尊者的面貌與甘露沁涼


尊者的面貌----------十八羅漢

如果從玉佛沿著長廊再走幾步,可以看到齊聳於玻璃龕內的:「開心、歡喜、平和、弘法、善慧、拂塵、獻華、供果、天耳、長眉、捧缽、飛鈸、降龍、伏虎、托塔、御象、達摩、馴獸」十八位尊者彷彿向你走來。

一下子就抓住你深刻的眼神,想像在佛教故事裡,他們遊方行化的,傳奇的故事多麼膾炙人口,引人發想。如今,它們就生動的佇立於知客室,以矯健的步伐,閒閒迴身、擺臂、旋腰,一一呈現道的完成。

只見雕刻犀利、拙實,耐人尋味。在羅漢石雕的前面,還另立一尊千手觀音坐像與觀自在菩薩的立像,喻示菩薩有十乘位階,通達如塵如沙的尊行歷程,因此菩薩圓具了自在的教化,基本上與羅漢的歷二十七賢位,入三向一果,有「共與不共法」的差別。所以,羅漢仍是個自了漢,須迴小向大,再來人間修大乘菩薩法,引度眾生,成就佛道。


因此,菩提寺將十八羅漢緊臨著菩薩塑像,實有羅漢至菩薩乘,增上的深刻意涵。但羅漢的修養境界實已堪受人天尊敬供養,故名「應供」,在轉角處便是本寺的「五觀堂」(齋堂),抬眼即見「五觀堂」的雲板,表露聖賢與眾生融和之親,羅漢上齋堂「應供」的典故逸事,各自交映內心世界,遊戲人間的修持。

瞧!他們抖擻著眉毛,一一放出心頭自在春,期勉人人都可往「勝境」大步邁進,具足成就再携手共赴紅塵結眾生緣的大願。佛經中是這麼說明阿羅漢的,說他們身心清淨,無明煩惱已斷,故名「殺賊」,就因為已了脫生死,證入涅槃,所以亦稱「無生」。但於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淨,隨緣教化度眾,故在中國寺院中,常供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和五百羅漢。還有,佛陀臨涅槃時,有囑付十六大阿羅漢,自延壽量,常住世間,遊化說法,守護正法,作眾生的福田,所以佛寺叢林常有羅漢的雕塑。



十八羅漢乃世人於十六羅漢外另加降龍、伏虎二羅漢。「羅漢」這個詞,是「阿羅漢」的簡稱,梵名(Arhat)。「阿羅漢」是印度話,簡單的意思是:「值得尊敬的人」。所以我們有時稱它叫「尊者」,也就是稱讚阿羅漢是個「智慧和德行都很有成就的聖者」。如何?菩提寺十八羅漢的樸雅、簡拙的印象是否已鑴刻於你心?予你一見如故的感受?唯菩提寺的十八羅漢是最近才又重新漆繪,與先前的感覺又是一番不同的體味。

甘露沁涼的許願池

  一踏進菩提寺的側門,一座名為「許願池」的半圓形人造池塘矗立在眼前。池上坐著一尊笑容滿面的彌勒菩薩,彷彿是位親切的知客師,歡迎著每一位到來的信眾。彌勒菩薩底下有一座水瀑,鎮日流瀉出汩汩的清泉,輕輕叩問旅人的心扉。波浪式的玻璃藝術花紋,耀眼的寶藍色,在光和影的舞動下,水流呈現出晶瑩剔透、光彩亮麗的美感。旁邊鑲嵌的玻璃荷葉,似在風中搖曳。

池中一隻金黃色的烏龜翹首仰鼻,脖子掛著一個叮噹,逗趣可愛的模樣,與袒胸露肚的彌勒菩薩相映成趣。水池是清澈見底的,只見一塊塊圓形的硬幣靜靜地躺在池底,訴說著眾生心中最虔誠的願望。傳說來這裏許願的人,只要硬幣投中烏龜脖子上的叮噹,發出清脆的「ㄎㄧㄤ」聲,願望就會實現。

望著小水瀑,錚淙的清泉聲鎖住整片廣場,思緒在此時沉澱下來,呼吸也隨著瀑布的脈博流動。站在這關廟最高的山頂上,眺望山下點點屋舍,你可以灑脫地將塵世喧囂踩在腳下,讓佛菩薩為你灌頂加持,拂去一身的塵勞,讓忙碌、焦慮的心情回歸到原點。


彌勒菩薩

這尊彌勒菩薩原本是供奉在客堂前,其法相寬額大耳、笑容可掬、坐姿自在。很多人也許不知道,這尊彌勒菩薩的背後也有一段趣味橫生的典故。他─是出自雲老禪師的作品,原本這尊彌勒菩薩是立姿,最早被安置在三寶殿前,由於菩提寺各大殿堂工程陸續擴建,後來被請來客堂前。隨順時節因緣之變化,雲老禪師信手拈來,將原是立姿的彌勒菩薩活像變魔術般,直接改造成坐姿相,運用麻絨混合水泥、沙等材質,把外貌重建地天衣無縫!

彌勒菩薩,大肚能容十方,笑顏蕩開宇寰。教人莫起貪瞋,莫懷愁慮,行住坐臥,蕩蕩無礙,觸目任意,皆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便是人間好時節。彌勒菩薩與本山系的祖庭─天童禪寺,曾有段趣妙的淵源,在臨濟第三十代祖密雲圓悟禪師時,彌勒菩薩當下化身一兩耳垂肩之胖比丘,大剌剌游走寺內的五觀齋堂,戲弄了當時寺中的知客、常住大眾師,鬧的大家既驚又懼,直到方丈和尚─密雲禪師出面禮迎,才識破玄機!

有空不妨走一趟菩提寺,享受既寧靜又藝術的寺院之美。

 

上一則 回列表頁 下一則
  • 千佛山菩提寺
  • 電話:06-5958106
  • 地址:台南市關廟區松腳里旺萊路466巷1號
  • 地圖
  • 版權所有 ©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