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止觀要訣

  靜坐 ~ 意念的把握

※ 靜坐的工夫是靜而淨地坐在那裡,達到身靜、語靜而意淨;靜坐的過程中可以察覺意念之起動,發覺意念之遊走,進一步做到守護意念完成成片的惺惺寂寂的工夫!

※ 不可以藉觀法而為靜坐的行為,因靜坐並具「淨」的要求。行觀法則可藉靜坐的功夫為依歸,然不可以引外道之法而行靜坐。

※ 惠能大師: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護助,無如不忘念,若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遺教經)

     若失念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遺教經)

 意念的整理

學佛行程中,強調莫要妄想,切忌雜念,時刻都要提起正念,方能促使身口意三業 清淨,而三業的淨,其樞機在「意」的整理,只要意念中能去除那些虛妄和雜亂的,那麼,餘下的便是正念了。

什麼叫做正念?凡是與道相應,跟生死有關的思想變化。

什麼是與道相應的?所謂現行,能所相應,制心而無染著,清淨作意於言行之中。

什麼又是跟生死有關?人的一生一死,乃是輪迴遷流的一次分段;名相中說分段生死,便是生命的必經過程,舉凡一切言語,行為,思想的生起,必須察覺其關連性。……

 

止觀認識 ~ 五蘊

意念的調適

 意是思量事物,念是心之起動。

 意是變化的力源,念是作用的分別。

 行者的修養,於意念的調適,在面對自己的變化力源,與作用分別,發現事物的真貌;……因為,意念於現前起動之時,舉凡任何的情識分別,於眾生而言是隨業而轉,於行者而言是轉業成道。

 因此,為了轉業而能成道,意念的調適,即是必修的課題。

意念如何調適呢?

仁王護國經: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

老禪師說:五蘊的一次變化過程,即是一個意念的生滅變化現象。

   色、受、想、行、識為五蘊之義,意念的變化就是情識分別;分別之時,可能有的現象,不外乎以下的兩種:

一、計較而生執著。執著的代價是隨業復又造業。

 二、認識而得瞭解。瞭解的結果是轉業復能淨業。

               

  或許,有人要問:「如何把握關鍵性的修養?」

  答案是:五蘊於「想、行」之間的修養工夫。

何謂五蘊?

 五蘊舊譯五陰、五眾、五聚等,為根塵(能所)相應後進一步引發的心識活動,屬精神內涵故曰蘊。

五蘊即我

我的發起,是情識作用的變動,無論是「業力」的感性或理性現象,以及「道力」的修養所得或「願力」的饒益功德。

 我,有「心、意、識」遷流現象之說。

 我,情識遷流的「緣起、過程、結果」往往展現「一念」之中;其時速有快有慢,自剎那以至漫長;其空間有大有小,充塞於芥子以至須彌。……

 五蘊,五是五種基因,蘊是陰或眾的綜合意思;陰是陰覆,積集義;眾是眾多,和聚義;綜合起來,就是五種基因所具內涵,蘊藏於一處,動則我顯,靜則我寂。……

 不過,五蘊的本身,原是空的,清淨的,凡所有境相,都只是一些過程,一些現象,一些自我的心意識作用而已;因此,阿含經中說五蘊。謂:

 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法。

 般若經中說:

 色蘊,色是質礙幻色,實是般若真空。

 受蘊,受是六根幻受,同是般若真空。

 想蘊,想是緣思幻想,亦是般若真空。

 行蘊,行是造作幻行,仍是般若真空。

 識蘊,識是分別幻識,總是般若真空。

 

學佛方程式

 當分別心生起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計較執著;必須去認識去瞭解,

 進而有所發現,久而久之,一定會有所突破。  

當心念生起分別的時候,不要忘了自己是個學佛的人,切忌只是計較、執著,應該深入地研究、分析、認識,並對自我有所察覺,返照於自我;如此不斷地修養自我,久而久之,必能漸趨於「覺」的圓滿。

五蘊間隔

 色受想行識五蘊的運作完成於一剎那間,而禪定的修養工夫表現於這五蘊變化的過程之中;想行之間的奧妙,在於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加大其距離,去思惟,去認識,在此間隔中發現「轉」和「化」的機會。

五蘊間隔──想行之間的奧妙

眾生的心念,便是五蘊積聚而成,五蘊也可說是意念的變化作用現象。當五蘊發起作用時,就是吾人的起心動念,亦可以說,是吾人的自我意識;基於「我」的意義,並具了「心、意、識」三大內涵。 (六波羅蜜經中說:集起念為心,思量性名意,了別義為識)

當然,五蘊的變化,雖然具有不同的層次,而變化的速度是很快的,有時,幾乎剎那之間;不過五蘊的作用,因有「業」與「道」相異的原動力,所產生作用的結果,自然也就不同。因此,於五蘊變化之時,無論色蘊中形成的內涵如何,於受想二蘊的變化,總不外是以業隨業生起作用,或以道化業轉變為功德,例如煩惱與菩提。

  業:色蘊中是煩惱,受想中依於業,則隨煩惱而轉,行識處於煩惱之中。

  道:色蘊中是煩惱,受想中依於道,則轉煩惱而成菩提,行識處於菩提之中。

由此可見,色蘊中所形成的內涵,全在受想的變化而決定作用;同時,更可以發現變化和作用之前,受想與行識之必須建立起間隔;如果,間隔能夠加大,作用的結果便有調整自我意識的空間,去發現是隨業而受迷惑?抑或是從道而得覺悟?這就是蘊藏中的機要,亦是行者與非行者的五蘊,於生起變化、肯定作用之時最大不同之處。

五蘊作用的十個認知:

五根是能處;五塵是所處;意念是印象;思念是煩惱;心念是自我。

六者、色蘊是誘因;七者、受蘊是情識;想蘊是遷化;行蘊是決策;識蘊是異果。

     老禪師說:禪定不是盤腿昏迷,更不是灰身滅智;習定的人,最忌耽著空境,意念亡失,禪定在調理散亂的思緒,維護正念。

簡單的說:禪定修養,在奢摩他──止於一念。禪定理念,在毘缽舍那──觀照菩提。

(老禪師說:空就是不計較,不執著。……就像是「煩惱」,如果不計較,不執著,煩惱便不會發生,則「煩惱」便成「空」相,心念則常住歡欣快樂之中,生命的時空裡,那會有不自在的道理!學佛之人,以「覺」為宗旨;人之所以「迷」,是因為計較與執著,唯有進一步認識與瞭解,纔能行之於菩提大道。)

※  止觀不是禪,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在學禪,過程仍不外自我意識。

 禪的境界即佛的境界,以思惟修、靜慮為內涵。

上一則 回列表頁 下一則
  • 千佛山台北講堂
  • 電話:02-89312611
  •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羅斯福路5段53巷1號
  • 地圖
  • 版權所有 ©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