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的觀法與行修

靜坐之後,如何照顧自己的思想意念?如何能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可以從四念處下手。

所謂「念處」:念、是能觀之法;處、是所觀之境。 

基於五蘊的變化與作用,依「業我」於是發起顛倒(執著我與我所,呈現顛倒夢想),於是順樂逆苦而造作;所謂顛倒,即著「我」--色、受、想、行、識之業作情識反應,執著「色」則起「淨」倒,執著「受」而起「樂」倒,執著「想」而起「我」倒,執著「行」而起「常」倒;為令行者修行四念處觀,即在去除此四種顛倒──業我的內涵。 

為「道我」而修行念處,則具轉化煩惱,出離業作輪迴的可能();五蘊的調適要能做到於「業」中顯「道」,才能去業的束縛(煩惱、不自在),成就道的解脫自在() 

聲聞行者,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所謂五停心觀:一者不淨觀,對治貪欲太多的人。二者慈悲觀,對治多瞋恚之人。三者數息觀,對治多散亂之人。四者因緣觀,對治愚癡之人。五者念佛觀,對治障重之人。)因五停心觀在息止行者的亂心,是為奢摩他;復依四念處觀法──如此觀行在啟發行者之慧思,是為毗缽舍那;然後再入空、假、中三觀;然此為天台宗之觀法,老禪師所教的止觀法要不同於此,為實用止觀,止於自心生起的任何一念,去做研究、分析、認識。  

傳統四念處觀法

一者身念處:旨在觀身不淨;二者受念處:旨在觀受是苦;三者心念處:旨在觀心無常;四者法念處:旨在觀法無我。 

老禪師的四念處觀行法要:

基於止念觀照的妙用,立五蘊「間隔」的修養,於斯間隔中,發揮「觀照」於「察覺」而至「返照」的功夫,必須仰賴四念處的行修為依皈,避免發生虛妄偏離之誤。

因此,止念觀照,全在五蘊中「想、行」之間的間隔修養,利用較長的時間,發揮寬廣的空間,促使自我意識的「想」,而能提昇為「非想」,甚至增上為「非非想」的禪定境界。

所謂四念處者,其實就是行「觀」之法,茲分別概述之:

一者、身念處──依身、語、意為造作之工具,有所謂我身、我語、我意的自我行為表現,發起計較與執著的強烈意識,尤其是垢淨的分別意識;因此,為了破除強烈的分別意識,提示「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合的假體;唯有突破(出離)垢淨的分別計著意識,以佛陀的教法為依皈,務期成就清淨寂靜的「法身」;方是於「身念處」觀行的修養,切忌但作「觀身不淨」的偏離之法。 

二者、受念處──受、源自五蘊中之受蘊,是情感反應的我意識作用,發起於色塵緣境,具有理性與感性不同的層面,往往依「業力」而分別反射「苦、樂」的情緒;因此,人我的表現出親疏,好惡等感受,構成因業而再造業,或者是隨業而轉,不能控制的後果,甚而至一些無可奈何的;所以,世間的苦受與樂受,當知來自過去所作的善惡之因,如今得感苦樂的果受;是為「受念處」觀行的著手處,切忌但作「觀受為苦」的偏離之法。 

三者、心念處──心為主宰,總括了般若、真如、緣慮、思量、意識等作用於能知與所知的肯定;所謂煩惱、菩提、迷惑、覺悟等,全在「一念」之間,分辨於「道」的修養,或者是「業」的造作;所以說,於「心」的「處」,不祇是調適而已,必須充實「摩訶般若」的殊勝修養;猶若善財童子的參學,文殊師利法王子的累世功德,方能深體微察,透悟無生寂靜的饒益性;是為「心念處」觀行的旨趣,切忌但作「觀心無常」的偏離之法。 

四者、法念處──依事論理,從理言事,是謂之法;如唯識論中說「以自體任持,軌生物解,悉皆為法」,則知,法於「佛」的出離理念,是突破了「有體」與「無形」的限制,極窮於因果的關係,因緣的法則;擺脫沙界一切相對的窠臼,逕入絕對圓融的境界,也就是究竟無礙的真如之道;是為「法念處」觀行的道諦,切忌但作「觀法無我」的偏離之法。

 

四念處觀行解析:

身、受、心──分別是自身與外界色塵緣境接觸時之外、內、中三區域之反應。

禪門有一故事:世尊因黑氏梵志,獻合歡梧桐花,佛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吾今兩手俱空,更教放下個甚麼?」佛曰:「吾非教汝放捨其花,汝當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卻,無可捨處,是汝放身命處!」梵志於言下悟無生忍。 

佛陀教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此即法,依法即可轉移自我身心之執著,亦即可以轉「業我」為「道我」。故身、受、心為業識範圍,觀行中則以法為依歸,比方觀行之時,要守兩個原則──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如此,是則:

於身起觀時,如何才是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

於受起觀時,如何才是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

於心起觀時,如何才是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

知道法在哪裡,才能見道!此乃大乘法要關鍵之所在。

 

學佛要記得一個方程式:

當分別心生起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計較執著,必須去認識、去瞭解,進而能有所發現,久而久之,一定會有所突破;進而做到,將能力發揮出來,完成饒益的結果。

當心念生起分別的時候,不要忘了自己是個學佛的人,切忌只是計較、執著,應該深入地研究、分析、認識,並對自我有所察覺,返照於自我;如此不斷地修養自我,久而久之,必能漸趨於「覺」的圓滿。

 

再談五蘊間隔

色受想行識五蘊的運作完成於一剎那間,而禪定的修養工夫表現於這五蘊變化的過程之中;想行之間的奧妙,在於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加大其距離,去思惟,去認識,在此間隔中發現「轉」和「化」的機會。

五蘊的作用,因有「業」與「道」相異的原動力,所產生作用的結果,自然也就不同。因此,於五蘊變化之時,無論色蘊中形成的內涵如何,於受、想二蘊的變化,總不外是以業隨業生起作用,或以道化業轉變為功德,例如轉煩惱為菩提。 

業:色蘊中是煩惱,受、想中依於業,則隨煩惱而轉,行、識處於煩惱之中。

道:色蘊中是煩惱,受、想中依於道,則轉煩惱而成菩提,行、識處於菩提之中。 

由此可見,色蘊中所形成的內涵,全在受想的變化而決定作用;同時,更可以發現變化和作用之前,受想與行識之必須建立起間隔;如果,間隔能夠加大,作用的結果便有調整自我意識的空間,去發現是隨業而受迷惑?抑或是從道而得覺悟?

    五蘊作用的十個認知:

   五根是能處;五塵是所處;意念是印象;思念是煩惱;心念是自我。

  六者、色蘊是誘因;

七者、受蘊是情識;

想蘊是遷化;

行蘊是決策;(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想若轉化,行即改變,是為轉化之樞機。)

識蘊是異果。(業或道)

 

如何覺悟自我

   不要儘在乎別人說些什麼?

  最要緊是自己正在做些什麼!

人、往往在聲色中分別苦樂;但憑自己所謂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完全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而認為,或接受,或拒絕,或喜樂,或痛苦,或愛,或恨……

云何是聲?是色?

聲、以耳而肯定感受。

色、以眼而肯定感受。(佛陀:令汝流轉,心目為咎。)

禪法中的障道警語是:

聲色之所顯,耳目之所到,無非是相、是住、是業識之所分別;所以,金剛經中強調:「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從「有」的「覺知」,務期做到「無所住心」,方始入於湛然清淨之心!

別人說些什麼?不是問題!自己做些什麼?纔是問題!

修行辦道的人,莫為「聲色」而茫然,當從「修養」而覺知;不然,難得的人身,將會全部耗費於「業識」之中,結果,不僅苦了自己,更苦了多少關懷你的人! 

因此、個人的修養,源自行為表現於「身、語、意」之時,必須修正行為,才能培育德養;也就是說,於身之造作,於語之言說,於意之想法,不可但憑自我意識,停滯於聲色所直接感受的反應之中!

何以故? 

意念之所起,顯魔顯佛,全在自己,僅以顯魔顯佛的差別之相,即可以發現頗具「修養」的機會;既然是全在自己,自己已經擁有了選擇的權利,為什麼要遠佛而就魔呢? 

因此,學佛在學智慧,唯獨有了智慧,才有覺悟的機會;禪法中的要旨,即在:運用思想,發揮智慧,方能進入覺悟之境!

上一則 回列表頁
  • 千佛山台北講堂
  • 電話:02-89312611
  •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羅斯福路5段53巷1號
  • 地圖
  • 版權所有 ©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