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部
山林依然闃寂,這早課後靜謐的破曉時分,風兒格外輕柔,空氣最是清新。佇立於大殿前偌大的廣場,遠眺隱據山間的美濃小鎮,遙望山巒迭翠的迤邐朦朧之美,直待萬物甦醒的多重奏鳴曲響起……。
這一刻,置身千佛山福慧寺清晨的沁涼中,任誰都要不由自主地舒展開肢體,隨著深深的吐納,活絡一身筋骨。這如畫的山寺景致,這質樸的僧家氣息,就這麼日日月月地在天光透進大殿、瀉入窗格的晨曦中,見證常住僧眾活潑而淡泊的、每一天的行修生活。
時時處處,恪盡本份
總在天還不亮的四時二十分,香燈師準時敲響節奏分明的板聲,第一陣是起板,啟告大眾「止大靜了」。陣陣板聲劃破長夜的靜寂,寺裡的每個人開始活動了,不再維持安靜,常住也依於各人職事,開啟了一天的作息。該上殿的上殿去,該往大寮(註1)準備早粥的,身手俐落地燃起爐火,在熊熊焰火裡蓄備常住大眾這一整天的活力。
大殿裡,僧眾莊嚴嘹亮的梵唄音律悠揚,句句流露佛子對諸佛菩薩大覺圓慧的讚頌。除此,朝暮課誦對僧眾另有深層的意義:這是出家僧眾回報十方信施恩德的本份,願以朝暮二堂功課的盡心,對天、對非人眾生供養。並在日常執事餘暇時,用心學習,精進體取,踏實地行修,依佛陀諄諄教誨的法要,刻意修正身、語、意的行為造作,如此日積月累,盼在自我心性的修養上不斷提昇,源源掘發粹煉的心得,才能與更多的人分享,讓自我、他我一同得到佛法的饒益。這是剃髮染衣、步入僧伽行列的佛子至心的想望。
和著早課的梵唄聲,大殿西側的另一角落──「大寮」,如火如荼地忙碌著,大寮師周旋在火焰與柴米油鹽醬醋水的點滴計較中,為常住大眾烹調齋食。這是住眾色身活力的泉源,所以,如何顧及大家的營養,學習烹調出恰當適中,為住眾提昇健康,算是大寮執事的大寮師,最是費心之處。
在最平常的地方用心
常住於千佛山福慧寺的僧眾,是有福的一羣,可以品嘗到園圃裡自己栽種的有機蔬菜,不論是芹菜、茴香、地瓜葉、芥藍、蕃茄……,每一株都肥美味鮮,連後山的野猴都為之垂涎,寧冒著被鞭炮巨響突襲的驚險,也不肯錯過美味的蔬菓。遇有信眾赴寺用餐時,這道地爽口的原味,就是都會族羣最嘖嘖讚賞的佳餚。
如果齋堂內大寮師在細熬慢燉煮成的百合蓮子粥旁,擺上一小碟香菜末,不須納悶,這香菜末是讓大家隨喜添加的。如果有人說:「為什麼不直接灑入粥中?那不是更省事嗎?」是的,灑入粥中是最直接方便的,大寮師卻費事了些,因為他在小地方用了心!佛法的追求在於圓滿無缺失,所以圓融無礙。如果這一小碟香菜末能夠滿足每個人對味覺與口感的喜好,也顧及他人對味覺與口感的適應,促成營養的攝取,達到色身的健康,它的整體表現就是圓滿的,是完整的,因為大寮師的心裡有「我」也有「他」,更有細膩的心眼,有智慧的修養表現。難怪自古名言所謂「翠竹黃花皆佛性,清池明月照禪心」;僧家之地,何處不蘊藏佛法真諦義呢?
願耕耘出佛法的綠洲
千佛山福慧寺位於美濃僻靜一隅,而美濃鎮是高雄縣的一個純樸客家鄉鎮,民風保守,凝聚力強,尤其值此掃墓祭祖時節,平時散居海內外的家族成員必定返鄉齊聚,同赴祭拜祖先,那份濃濃的客家族性與特質便在這追思的季節裡完全表露無遺。千佛山福慧寺的「極樂園」是依山勢建於大殿前側的一棟兩層樓式塔位建築,兩側花木扶疏,十分幽靜,每逢掃墓祭祖時節,隨時會有成群的家族人等來寺焚香追思,因此這四月天裡,極樂園環境維護的執事相當忙碌吃重,尤其例假日。也因為如此,所以這時節每遇逢假日,常住大眾也主動加入協助的行列,共同承擔執事之重。
這之間便有人打趣著說:「美濃人雖對祖先深存孝思,心中卻沒有釋迦牟尼佛。」確實,這未受佛法雨露滋養的純樸山鎮,千佛山福慧寺在當地是難得少有的佛寺,一處真正佛法留駐的僧伽之地。所以,如何善巧方便地將佛法知見點滴隨緣傳遞,在美濃人的心田裡播撒菩提種子,於此佛法沙漠盡心盡力耕耘出一片綠洲來,就是千佛山福慧寺常住大眾共同的願景,也是僧伽本份。
法味無限好,僧家最豐饒
落日餘暉中,走近大殿光潔的玻璃門,就看見殿內供奉的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容顏。投射燈柔和的燈光下,菩薩溫暖的笑,輝映著這片綠野山林,長伴學行淨業解脫的佛子;剛柔並濟的慈光,透顯菩薩的智慧和願行,無分無別地光照芸芸眾生。
心生念起處,緣聚起行,有緣人就來到菩薩的道場,儘管它在僻靜的山邊,在偏遠的小鎮。或許,都會鄉鎮有差別,齋食清淡不比俗家,但這裡有的是禪味法喜,隨時歡迎一掬品嚐!註1:寺院內烹煮齋食的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