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深處

    晨曦啟明星敲響梵鐘;幕簾捲起,宇宙的舞台,開始活躍了。燈下展讀「白雲深處」一如與智者談心…

白雲深處           白雲老禪師著作

 

觀想不是幻想

  觀、從根塵到識智,是思惟逐步提昇的一種修養;也可以說是「五蘊」的調理,促使「色、受」之後,從「我想」提昇至「非想」,終而增上為「非非想」的修行之道。

  幻、是虛妄的情識作用,於「五蘊」的變化作用,止於「色、受」之後的直接反應,是不折不扣的「我想」,完全陷入「色、受」的情識變化,淪於「我想」的感性作用。

  例如:天台的觀法,說白骨觀。

  多少誤解「白骨觀」的人,為了不執著色身的顧愛,硬把一個活生生、有生命力的身軀,「幻想」成一堆白骨,有的、甚至以醫學研究用的「骨骼標本」,作為「幻想」必然成為事實的體證實物;因此,偏邪了的「觀行者」,每以「白骨觀」作成「屍觀」,久而久之,周身內外,臭味四溢,散放著腐屍的氣氛。

  眾所周知,天台的「白骨觀」,其旨趣在「色身」的「顧愛」,乃是著重於「生」的現實中,不是「死」的死懼裡;基於「人」的「生」命與「生」活,在短暫的時空流變過程中,往往因為顧愛色身,發起「貪、瞋、癡、慢見」的情識作用,導引「財、色、名、食、睡」的欲望追求;結果,惹來無窮盡的困擾與煩惱,以至隨「業」所生之感報,更為火上加油,業的造作行為愈演愈烈,以至長久地出沒三界六道之中。

  因此,佛法中提示「觀、照」法門,主要的重點目標,即在修正「我」的「幻想」,調適因「顧愛」而生起的「染著」之情,促使「我想」而「非想」而「非非想」,務期破滅「我」的「幻想」;白骨觀的法要,即在以「觀想」的修養功夫,針對「幻想」的造作流弊。

  學佛行者,佛陀之教,舉凡道理和方法,歷經佛陀親體實證,乃是無上般若波羅蜜;吾輩修習者,但能依教如法,假以時日,必能在正勤精進的修行-耕耘之下,體證明妙大覺的圓滿結果!務期共勉之,切莫以自我意識而妄測佛陀的教誡!請虔誠憶念:

  南無大覺聖雄釋迦牟尼如來。

 

觀行先要止

  沉得住氣,冷靜一點。

  舉凡事理發生了問題之時,要解決問題,先得冷靜一點,沉得住氣;也就是

說,冷靜與沉得住氣,纔能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纔能化解問題。

  人,皆有自我意識,無論是分別而起,潛意識所發,總少不了色塵緣境;依

於這些,包括過去與現在,都有相互的因果關係,以及必然的因緣法則,於唯識

學上叫做:

  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

  這種現象,於法華思想中,以「止、觀」定行為,發動人的本有真性,可以

於萬境觀一心;有所謂萬境雖殊,妙觀理一,無論是托事、附法、約行,均能藉

止而后觀,而后維護行為。

  人、於問題發生之時,最完美的辦法,就是如何防患問題的發生;可是,製

造問題的仍舊是人,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事;因此,佛陀教人,即在於:

  不是計較或執著,而是認識與瞭解。

  然後,進一步:

  必須於中有所發現,方能把握突破的機會。

  因此,觀行之時先要止。

  止,是靜止,於色法轉變成心法,五蘊之色已經形成,在發動了感受之時,

首先建立起想與行之間的間隔,便即完成了「止」的工夫;於此間隔中,運動思

想,發揮智慧,從計較或執著,予以認識與瞭解,那末,必定有所發現;值此時

刻,觀的修養一經展現,於行而后識而所得的機會,便是把握突破的最佳時期。

  這便是觀行先要止的道理。

  學佛行者,每當業報顯現之時,大多數不是怨天尤人,便是追究後悔;無論

如何,對所現業報不儘不能消除,反而因業報之顯,於反彈的行為而更造新業。

  因此,佛法中提示:

  應於迷惑之時,如何從中覺悟。

  這如何之道,便在於「止、觀」之法,圓成自我之行為,不會業上加業,反

而可以清淨諸業,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禪林夜泊

  太過靜寂的山林時刻,對於來自塵囂的人,夜晚總是閤眼難眠的;聽著山風

,聽著蟲鳴,聽著秋末的落葉,飄然著地的嘆息聲--

  窗外的一輪殘月,山麓湍急的溪水,可惜缺少了門前一泓淺草湖,即使只是

一處小小的池塘,那份相映成趣的景色,應該會顯得更為靜謐,帶點迷惘,可以

逗引失眠人的遐思。

  禪林,這處不惹塵埃的道場,位於南橫公路,是正在興建中的南化水庫的上

游,座落風空子山腰,南向偏東,紫外線頗為豐富;尤其是晨起的日出,朝暮響

徹河谷的甲仙溪,以及禪林周圍的荔枝園,龍眼園,芒果園,相較亮麗的山水,

更是使人充滿了希望。

  翹首中天,已是夜深更漏,漸漸迷漫濕霧的時候;殘月也已失去了蹤影,寰

宇淪於一片淒黑,伸手辨不清指數,周遭但留陣陣襲人的寒意;不肯入睡的我,

趁此什麼也看不清的時辰,將思惟投入禪的世界--

  人、人的世界;似乎是一個不斷籌組問題的地方;長久地,朔古鑑今,永無

休止;即使愛好獨處,耽於寂靜,儼然遠離問題的人,一旦捨彼就此,安定了下

來;緊接著,隨之而起的,仍舊少不了重演問題,甚至產生新的問題。

  難怪,佛陀提示行者:

  「眾生唯有出離,方得清淨。」

  出離之道,不是逃避,不是否定,而是冷靜的面對,深入的認識,獲得突破

性的發現,才能入於出離之道,成就解脫之後的清淨。

  有人說:佛教但事出世,不重入世。

  其實,出世一辭,並非平常人所解,以為遠離塵世,遠離人群,躲在深山裡

,石洞中,其至不食人間煙火,孤寂潛隱,完全的任性自在;殊不知「出世」就

是出離,主旨在修行「貪欲」,不為世間的污染而束縛不安;基於造作的業因在

貪欲,往往「欲」望難填,不擇手段,造成傷害他人的行為,終究自己也受到傷

害。也就是佛陀所啟示的:

  「欲乃業之根源。」

  因此,佛法中告訴學佛的修行者:

  遠諸貪欲,首習少欲。

  少欲無貪,終必清淨。

  肯定地說:世人貪欲,修養無貪,不為所轉,即是出世;當然,於貪欲而成

無貪,乃是必須面對的問題,而面對之道,必須具備不犯(戒)、不亂(定)、

不癡(慧)三大條件,方能轉貪為少,少而後無,以至清淨。

  佛法中言出世,原本以住世之身,修養出世之心;根本上,從無出與入的「

斷、常」之說;一切行修功德,唯以「自度度他」是賴,也就是大乘教下的菩薩

行法!

  夜空,東方亮起了光華精純的啟明星。

  滿身的霧濕頗涼。

  黎明降臨了。

  禪思轉向了。

  睡意無從生起--

  有著太多的,不容許有「我」的事;沖淡了夜色的黑,禪思的沉,睡眠的睏--該是忙碌的時候了。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印製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