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論孝道

佛教論孝道

師父與母親的對話

  色身,來自父母的生與養。

  法身,仰賴師父的教與育。

  色身,是生命的依附處。

  色身,必須具足慧命,纔能擁有法身。

  但是,色身為所有的眾生顧愛,故而強調生命的可貴,要好好的珍惜;然而,即使明知生命的可貴在價值,卻不定在意價值的內涵,纔能肯定其饒益性。

  因為,眾生的價值觀,定位於每一個體的自我意識之上。

  例如「孝順之道」。

  世謂:(孟小離婁篇)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一者、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二者、家窮親老,不為祿仕。

  三者、不聚無子,絕先祖祀。

  孝經中說:

  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通俗更言五不孝者:一、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二、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三、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四、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五、好勇鬥狠,以危父母者。

  綜上所述,於佛法中說:「偏於狹小,止於現世之孝。」故謂之小孝;下面的一段對話,當可分辨於「小孝」之餘,更有「大孝」之無上功德也!

  母:「小兒出家,原本沒有意思反對;後來聽人家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我應允出家,有謂『罪』將歸我;不知老師父有何良方,使得兩全其美?」

  師:「人,此生有父母,當然要孝順;但是,無始以來,每一眾生,經歷了同樣的父母,是否須要同樣的孝順﹖」

  母:「過去世的父母,怎能有機會去盡心,從事孝順﹖」

  師:「眾生因業輪迴六道,說不定舉目抬眼,凡所接觸的任何眾生,其中便有我們過去世的父母哩!」

  母:「難道都像現世的父母一般去孝順﹖那樣會造成什麼樣的局面!不是會很亂嗎﹖」

  師:「妳可曾聽過普渡眾生,饒益群命的話﹖」

  母:「聽過,這跟孝順過去世的父母有利害關係嗎﹖」

  師:「如果捨俗出家,現人天師相,以慈、悲、喜、捨的心量,加上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養,即可普渡眾生,饒益群命!」

  母:「度眾生就是盡孝心嗎﹖」

  師:「度、即是為之解脫。眾生隨業,輪迴六道,若值人道之時,為之宣演佛法,去纏除縛,即能淨業見道;以至於逕超三界,出離娑婆輪迴之苦,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則能完成無量功德,也就是化小孝而為大孝的最上殊勝行為!」

 

佛教論孝道

行孝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立論是不離於「心智」的;甚麼叫做心智呢?茲舉一例,以解答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韓伯俞是個孝子,他母親的性情很暴躁,當伯俞年幼時,往往心情不好就會發脾氣動輒動就會鞭打他,可是,伯俞從來都不反抗,而且非常樂意的接受挨打,連哭泣的情形都不會現露出來。

然而,有一次當他挨打的時候,他卻傷心難過,竟然放聲的哭了起來;他的母見此情景,感到極為驚異,便問他說:

「孩子!你以前受處罰,不曾見你難過,為何今天忽然哭了?」

伯俞聞言,抽搐著回答說:

「母親呀!以前孩子受罰的時候,會感到挨打的地方很痛,知道母親的身體很健康;可是今天孩子受罰,一點也不感到痛,因此,知道母親的身體衰頹了,這都是孩子孝養的不好,你想孩子怎會不傷心難過啊!」

從這個故事裏,不難看出行孝是啟於虔誠的「心智」,也惟有這樣,才能表現出發自內心的孝道,是沒有些許造作的。

有關慈孝,在佛教的經典中,在在可以看到這方面的經句,而且那些經句絕大多數是讚歎的;茲摘錄部份如后;

一、心地觀經云:

依慈父悲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得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日中,悲母死時名日沒。悲母在時名月明,悲母亡時名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如是之人,與供養佛所得之福,等無有異。

二、本事經云:

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其壽盡而不暫捨,供給衣食醫藥,種種所需,猶未能報父母之深恩。

三、六方禮經云:

父母視子(女)有五事:一令去惡就善,二教以書疏,三令持經戒,四使娶婦,五家中所有給與。

子事父母,當有五事:一常念治生,二早起依時作飯時,三不增父母憂,四當念父母恩,五父母有疾病,當恐懼求醫治之。

四、忍辱經云:

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

五、末羅末經云:

自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亦不如供養父母

六、四十二章經云:

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上之神也!

七、增一阿含經云:

孝順供養父母,功德之果報,與一生補處菩薩之功德一等也!

八、雜寶藏經云:

佛言:非但今日讚歎慈孝。於無量劫,常亦讚歎。

九、不思議光經云:

飲食及寶,未足能報父母恩。

十、善生子經云:

子視父母有五事,一念家事,二修負債,三解誡,四為供養,五令父母歡。

十一、長阿含經云:

夫為人子者,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所為,正業不斷。

十二、大方便佛報恩經云:

如來本於生死中,時於如是等微塵數,不思議形類一切眾生中,貝受身。以具受身故,常

修難行苦行,難捨能捨--勤修精進,戒,施,多聞,禪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萬行;不休不息,心無疲倦。為孝養父母,知恩報德故,今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典中如是經句太多,僅摘少分以證佛陀對慈孝之真實也!)

看完了這些經句,我們可以消除許多人對佛教的誤解;最後,再舉一個故事,看佛教徒對孝道的思想與作為。

楊黼是「孝經註」的作者,有一次他離別父母,到四川去拜訪無際禪師,走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和尚(正是無際禪師),老和尚向他招呼,問他欲到那裏去?楊黼很坦誠回答說:

「我要去拜訪無際菩薩!」

老和尚搖搖頭,笑著說:

「你去尋找菩薩,為什麼不去尋找佛呢?」

楊黼聞言,感到很驚奇,連忙探詢道:

「要到那裏去尋找佛呀?」

老和尚非常嚴肅地回答說:

「你回家去吧!當你見到一個披著毯子,穿反鞋子,出來開門迎接你的,那就是大慈大悲的佛陀!」

楊黼依言回家,到達家門已是深更夜半的時候;他的母親從睡夢中突然驚醒,聽到是兒子在叫門,心裏異常高興,顧不得衣著整齊,連忙順手拿了一條毯子披在身上,匆匆地套上拖鞋,把左右腳都給穿反了,趕緊去把門打開。楊黼見到了母親的這種情形,顯然感悟到無際禪師的話;於是,再也不願外出了,一心一意在家裏侍奉雙親。(楊黼的一部孝經註,也就是在這種感悟的情形下完成的)。

 

孝在知恩

  很多人認為佛教最不重視中國傳統的孝道,因為佛教的出家人,出家之後,沒有婚姻關係,就沒有後代子孫,往往就以中國俗語所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來評論出家人。

  其實,佛教談孝道,除了當生父母之外,還有無始以來的父母。一般世俗的孝道是以當生父母為對象,不過佛教認為這只是小孝,佛教談無始以來的父母,是以什麼為對象呢?

  我們人,生生世世來去娑婆世界,歷經了太多的父母,也就是說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父母呢?如果計算到你這一生,應該經歷了很多的父母,所以,佛法從這種不能肯定的過去(無始),也就是不能肯定從那個時代、那一生、那一時開始,就已經有了你。

  如果說這一生我們要孝順父母,那麼無始以來的父母不就無法孝順了嗎?以出家人而言,捨棄世俗的一切,雖然暫時不能跟父母在一起,不能像世俗人一樣孝順父母,可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以無始以來作為對象。

  那要如何孝順無始以來的父母呢?我們知道父母也跟我們一樣,在這娑婆世界來來去去,以出家人普度眾生而言,在他所度的眾生中,說不定就有他過去世的父母,這種度的方法,它的主題在於離苦得樂,我們孝順父母,也是希望他們能夠離苦得樂,只是境界有所差別而已。所以,出家人對無始以來的父母以「度」的方式,是幫助他們離苦得樂的情感,稱之為大孝。這是我們講佛教以孝順的現實而言,應該是這麼解釋的。

  現在來談談佛教中有關孝道方面的記載,與世俗之間的確有所差別。韓伯俞是一位孝子,可是他的母親性情非常暴燥,韓伯俞從小跟母親在一起,母親對待他,動輒不是罵就是打,從來沒有好的言語,好的方法待他,幾乎是打與罵對待他,這可能是他母親的教育。可是韓伯俞對母親這種教育方式,不僅沒有任何反感,而且從來不反抗,還樂意去承受,甚至連哭泣的情況都沒有過。

  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有一次當他母親打他時,韓伯俞居然傷心難過,而且大哭起來,他母親感到非常奇怪,因為他從小到大,從來沒有這種情況,所以她就問韓伯俞:孩子,你以前受處罰時,從來沒見過你這種難過痛哭的情況,今天你為什麼會這樣呢?韓伯俞聽了之後,很激動的對母親說:以前母親打我時,我會感覺身體的疼痛,知道母親的身體很健康,可是今天母親打我時,我一點都不感覺疼,因此,我體會到母親的身體已經衰弱了,因為這種感受,使我感到對母親沒有盡到孝養,才會傷心難過。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來,韓伯俞不因母親以打罵方式對待他而產生反感,反而從打罵的過程中,發現母親的身體健康與不健康,這是我們平常幾乎沒辦法體會的。韓伯俞這種發自內心的孝道,的確不是平常人可以做得到。

  當然在佛門中有各式各樣的紀錄,經典裡也有很多關於孝順的言詞,心地觀經記載:依附父母親長養之恩,一切兒女才能得到安樂。這種父親的恩可以說高如大山,母親的恩,深似大海。另外本世經、六方禮經、忍辱經、四十二章經、增一阿含經,雜寶藏經、善生子經......種種,太多的經都談到父母的恩德及孝道的問題。

  尤其有部更有名的經叫大方便佛報恩經,是說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對父母的孝道,祂成道之前,母親就過世了,成道之後,對父親的孝順,父親生病了,祂會回去照顧祂的父親,為祂父親煎湯煮藥,後來父親過世了,釋迦牟尼佛還親自為祂父親抬棺材,這種種表現,可以說一位出家人,或者以往成就的佛菩薩,他們對父母親的恩德感報,這份孝心可以說是超乎平常人的。

  另一個比較熟悉的孝子陽甫,他是一位佛教徒,曾作孝經的註解。有一次他離開父母,到四川去拜訪一位禪師,這位禪師叫無際禪師。當他走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對他打招呼,問他要到那裡去?

  楊黼坦然回答:我要去拜訪無際禪師。老和尚搖搖頭,問道:你找無際禪師幹什麼呢?陽甫說:據我所知,無際禪師是位菩薩。老和尚說道:你去尋找菩薩,為什麼不去尋找佛呢?陽甫聽了,感到很奇怪,趕緊問道:那裏才可找到佛?

  老和尚很嚴肅的說:你趕快回家去,當你回到家裡,見到一位披著毯子,反穿著鞋子,出來迎接你的,就是一位大慈大悲的佛陀;其實這位老和尚就是無際禪師。

  楊黼聽後,就趕緊回家去,當他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深更半夜了,他的個性很激烈,敲門敲得很重,喊也喊得很大聲,他的母親在睡夢中聽到後,知道是兒子在叫門,心裡非常高興,顧不得衣服整不整齊,便披了一條毯子,匆匆忙忙套上了鞋,穿鞋時剛好把左右腳穿反了,趕緊為兒子開門,陽甫見到母親這種情況,頓然之間,感悟到老和尚的話,從此以後,再也不願外出,一心一意在家裡照顧他的母親。這是佛教裡特別提出的兩件事,告訴佛弟子對父母孝養的情形。

  佛教講孝道,包括佛陀的情況,都是告訴世間人,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只是以孝順當生的父母作為標準,在此特別說明。

 

有一位師備禪師,俗家姓謝,他父親以捕魚為業,為墮水喪失生命;師備因此發願出家,期報父恩。

出家後,崇尚苦行,芒鞋布衲,食僅養身,從來不敢奢定,或生貪欲之心;與他最要好的同參道友,便是一代善知識──雪峰存禪師。雪峰以其苦行,叫他做備頭陀,二人相處甚善;唯備辦陀心存參方之志,一日攜帶行囊出嶺,行至嶺腰,忽然割傷了足趾,鮮血淋漓,一陣疼痛,使他豁然得悟。

從此,他打消了參訪的念頭,決意依恃雪峰,咨求心要;後來發明大事,得證心印,圓成了出家佛子學佛的本份。不久,備頭陀於睡夢中見到了亡父,親耳聽到他父親說:「我兒出家,了明心地,吾已得生天道,特來告訴你!」

這就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最好結果,遠勝侍湯奉藥,喧寒問暖的世俗小孝;然而,如果僅是出家了事,不兢業於學佛之道,不僅報不了父母之恩,反而枉受施主四事供養,累欠債務,無以償還。

所以,出家佛子,為了父母,也為了自己,千萬不可顢頇混日,懶散放逸;時刻以道業為重,以生死事大,在常住正常的生活中,利用公餘(常住常務),正勤精進,如救頭燃喪身一般,才不辜負捨俗出家之初願!

 

孝 順

  孝,本具善、畜、好、養等多種意義;唯世俗習慣,謂恭儉以事親,是云孝道。而且強調完美的孝,是以順從為標的;因此,說到孝,自然就把順連貫在一起;所以通常稱之為孝順。不過,孝順除了奉侍父母之外,凡是美好的德行,亦稱之為孝;善意的作為,亦稱之為順,也就是說,一切美好善意的言語和行為,都可以叫做孝順。

  子女待父母,當感生、養、育等辛勞與艱苦的恩澤,所謂無有父母則無有我;如春暉般的慈愛,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唯有待到自己有了兒女,纔能體會其間所付出的辛酸、往往,多少杵逆舛敖的不孝子女,亦因此刻而能恍能大悟,悔不當初,以至產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情懷,悵然擁住無可奈何的嘆息。

  父母待子女,從來只知如何的付出,在他們的意念中,永遠存在著的都是希望,縱或發現兒女錯了,嘴裡嘮叨不休,甚至給予責罰,但他們會為未來的希望,而代替身心中難免引起的不安;當然,也有多少父母,過份的寵愛子女,逾情的偏袒,因而使家庭、社會、國家增添困擾,甚至發生危害的事,不願為秩序而強調法治,或者表現大義凜然的風範,即使有,也只是以之能標榜的極少數;但是,他們的內心中,只因為子女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必然地無條件去保護,去關注,纔會發生許多的社會問題。

  不過,父子母女的人際關係,在佛法中的認定,同樣是一種因緣關係;因此,相對之日,少不了互慧的權利和義務,於孝之道,仍然以「孝順」為倡導;如佛陀侍父之藥,荷父之棺,往天道為母說法而得度等。也因此,湘僧不時奉善信們說:

  「父母於子女應開導孝順,切勿要求孝順;子女於父母必須要孝順,切勿罔顧孝順。」您以為然否?!

參考書籍—白雲深處師父與母親的對話

迴響集-佛教論教道

白雲的話-孝在知恩

生命組曲-報父母恩、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