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禪定、止觀

 

客問:什麼是三昧?三昧,自己不能夠感受,才說三昧,是不是已經失去了理性?如果是自己不能夠感覺的話,那麼不就連自己都不清楚嗎?

師答:三昧是正受,「正」是恰當的,「受」是別人的感受,不是自己的感受,如果自己還能感受,都不是三昧。三昧有很多說法,三昧本身在般若經內有一○八種,一般說三昧,可以用這種方式去看:一個人能夠心無旁騖,完全投入某一事物之中,不會生起別的意念,此種現象稱三昧。

自己進入到三昧境界,並不能感覺,別人確能感覺。比如說,你在想一個問題,想到入神了,旁邊有人叫你,你都聽不見。結果對方一推你,啊!你忽然問說,什麼事啊?這個時刻,你才是入三昧了。自己是在恰到好處的境界裡面,感受是別人的感受,並不是你的感受。像在畫畫,你的感受就是畫,如果人家在叫你,你還聽得很清楚,可見你的身口意並沒有完全投入在畫畫裡面;若是完全投入在畫的境界裡,你就不會聽見別人的叫聲,才叫三昧;它只是一種定的剎那顯現的現象,但不是「定」的境界,只是一種不亂的現象而已。

 

客問:制心一處與止觀的止於一念之間有何差異?

師答:止觀並不是三昧,止觀止於一念後,還要去發揮,並不是停在那裡;如果只是停在那裡,就是三昧。止於一念,還要去研究、分析、認識,還有好多工作要做;制心一處則停在某個意念裡面而去發揮。所以,止觀所得的結果,就是四禪八定;它是投入在某一個範圍中間,它不只是三昧,三昧是很平常容易做到的;比如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那就是念佛三昧,不是念佛定。

 

客問:那三昧的意思就沒有什麼內涵了?

師答:有啊!不一定是什麼內涵。可是四禪八定、九次第定是有固定的內涵。比如說,四禪裡面就有一定的內涵,四無色定裡面也有一定的內涵。而三昧呢?它不一定指什麼,只要你在做任何一事時能夠制心一處,即是三昧,如畫畫也可以入三昧,彈琴、寫字、寫文章、看書等等都可以入三昧,甚至看戲看到入神了,也都可以入三昧。所以,三昧是一個現象,它不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客問:入定了,是不是叫三昧?睡著了,自己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三昧?

師答:這些名詞關係太多了,我來多做一點分析。談「定」,定不是三昧,三昧是制心一處,制心一處並不叫定。定的解釋為不亂,可是它的境界有所不同。說不亂,它有個範圍,而三昧是沒有範圍的。為什麼說定、不亂有範圍呢?禪定中所謂的四禪八定,以及九次第定是有範圍的,它標出的範圍,凡是四禪定、四無色定,以及滅盡定,統稱為「定」。所以,我們說入定了,看你是進入四禪,還是八定,或是九次第定,它是在某個範圍的規定之內。如果睡著了,那不叫入定,應稱為眠,眠是生滅現象暫時停止的時刻。人的生滅現象,比如說,眼睛會看、耳朵會聽、嘴巴會講、手腳會動,全身都會有動的現象,這種動的現象暫時停止了,稱之為眠。因此,眠也不是三昧,也不是定,這都是佛法中須分別清楚的一些名詞。

 

客問:五蘊一剎那間完成,怎樣在受想之間加大距離?

師答:五蘊一剎那間完成,是在想行之間,不是受想之間,想行之間加大距離,建立起間隔,加大它的空間;建立起間隔人人都可以,可是加大空間,就得靠平常慢慢的修養。所謂一剎那之間完成,是講沒有修行的人,一般的人,是五蘊受想行識一剎那之間完成,一個學佛的人,是想未行之前,先建立起一個間隔,加大一個空間,如果一剎那之間完成的話,就跟一般人一樣,這中間連間隔都沒有,不要說空間了。

所以想未行之前,建立起一個間隔,慢慢把空間擴大,擴大後,運用你的思想,運用一些佛陀講的道理方法,以及熟悉這些道理方法。於想行之間,想未行之前,就是四禪八定裡面的「第八定」,想要提昇到「非想」,要增上到「非非想」,這不是一下子完成的,需要很多時間,在這個空間裡面去調理自己;空間愈大,下手的機會就愈多,這是一個基本的理論。

 

客問:「念」源於何處?

師答:在人的自我裡面,究竟從那裡發生「念」?念有兩種:一種是「意念」,再一種是「想念」,意念是根據眼睛、耳朵直接看到、聽到,產生的一種自我意識,意識的發動叫做「意念」。想念是發動之後,再加以思考而發生了此自我意識,叫做「想念」。「意念」以佛法的名詞而言,是來自於六根、六塵,「想念」是來自我們的第七意識,或者是五蘊的變化,這就是分別,由此可見,「念」源之於什麼地方了。

 

客問:請問要如何才能把心靜下來?

師答:如果一下能靜下來的話,那是大修行人了,因為,人通常處在混亂之中,如果能做到不亂的話,不就是大修行人了嗎?然而,一直處在亂中也不是辦法,因此,當自己沒有辦法時,就需要佛陀的智慧--也就是佛陀的道理、方法來幫助我們。但是,我必須提醒大家,千萬不要人家告訴你一個方法,你就照著去做,那是不可信的。

我的作風跟一般法師不一樣,你問一個問題,我不會馬上給你一個答案,可是我會幫助你去認識問題、發現問題,最後讓你自己去化解問題。這是我幫助別人的方式,我絕不會說:你靜不下來,就去念佛、禮佛或者念咒,可是當你不念佛、禮佛或念咒的時候,煩惱是否消失?所以說,這只是暫時的依賴,時間久了,會失效的;而佛法是究竟之法,唯有把問題化解掉,才能不煩惱。我常說:學佛是一輩子的事,而且要配合個人的興趣、根基、環境、時間,學佛是要愈學愈歡喜、愈學愈灑脫、自在,而這些都是需要時間慢慢去培養出來的。

 

客問:請問師父何謂四禪八定?

師答:這問題太大了,四禪從四禪天到四禪定,從喜樂到一心、到捨、以至到覺,都不是幾句話可以說得清楚的。

談到四禪,首先要瞭解四禪天,才有機會到四禪定,我以法要的方式來講,可能比較容易暸解。四禪,從初禪到三禪是變化位,進入到四禪,才可以達到不亂,這只是說可以,並不是肯定,離開了四禪進入到定,才是真正的肯定。講四禪天,要以梵天所問經作為依據,講四禪定,要以佛陀的定學為基礎,而這定學就不只是一部經,它牽涉到各宗派,表現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如:法華、華嚴、三論、唯識等,所提到的四禪定都不一樣,而四禪天是相同的,所以,你提出的四禪八定,不是幾句話可以解釋清楚的。如果,你想進一步暸解的話,參考拙作「般若學疏義」,有比較詳細的說明。

 

客問:禪宗所說的開悟,是否已達到了經典上所說的四果?

師答:我先要提醒大家,聲聞乘並無四果,只有三向一果,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是三個向位,都可以向到阿羅漢果,果只有一個--阿羅漢果。比如:大學四年,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都是向學士位,四年級完成了才是學士,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只能說三向一果,不能說四果。

如果以學理而言,只有三向一果。就學理而言,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等是以二十七賢位來區分其修養,進入了須陀洹,二十七賢位就已經有了樣子,斯陀洹是走進了門,阿那含才是已經在門內了,只是還未擁有它,要達到阿羅漢,才是正式擁有了(也就是開悟了),以上是就學理而言。

而禪定的說法,三向一果就不一樣。以四禪而言,入初禪,須陀洹的樣子已經有了,是覺、觀、喜、樂、一心的境界,也就是說雖然有喜樂,而不被喜樂迷惑,這是初禪的境界。二禪,是內淨有喜樂,可是不會顯現喜樂,是出離於喜樂的境界。三禪,在意念中已經沒有喜的現象,必須要捨、念、清淨,這是阿那含的境界。四禪,是面對苦不以為苦,可以進入空境,不會受到傷害,已經成為真正的定境,這就是阿羅漢的境界。因此,聲聞乘的離苦得樂,跟菩薩乘的離苦得樂是不一樣的。

 

客問:佛陀在歌利王時代修忍辱,被割截身體,不起瞋恨心,這是具備何種「禪定」境界之修養?

師答:佛陀在歌利王時代是個仙人,他修忍辱波羅蜜;被割截身體,不起瞋恨心,是何種「禪定」境界?既不是禪定,也不是什麼,他就是修忍辱波羅蜜。因為在那個時代,他是仙人身分,不是佛的身分,所以,不要把不同的兩者,放在同一時空,因他是兩個不同的時期。

 

客問:請師父解釋「定」與「覺」。

師答:覺悟的覺嗎?「定」跟「覺」是兩回事,如果用白話來解釋很容易懂,你要想在問題上去覺悟什麼,先要做到怎麼樣?最簡單的說法,如果一亂的話,就沒有覺悟的機會,這樣是不是很容易瞭解什麼是定與覺了?而「定」不是一定要「覺」。

 

客問:雜念多怎麼辦?

師答:雜念多並不表示是煩惱。雜念是亂七八糟分不清楚的,針對個人的問題,慢慢地還是可以分析,找出原因來。佛法不是武器,現實生活不是敵人,你不能因水就用火,因火就用水;所以說,不是拿武器打敵人,也不是拿佛法對抗現實,必須對症下藥,方能治病。

 

客問:妄想與雜念,如何分別?妄想雜念如何消除?

師答:先要瞭解什麼叫妄想?什麼叫雜念?「妄想」是不踏實、虛妄的一種想法,這個想法可說連自己都把握不了,說的難聽一點,好像在作夢,就是妄想。雜,是雜亂無章,是有內涵的。「雜念」是這個裡面什麼都有,沒有一個重點,你說要怎樣去消除它?像作夢一樣作了夢,夢到我在街上撿了錢,你醒來手上有沒有鈔票?那就是妄想。

所謂「雜念」,舉個例子,你要讀書,念那一科系最好?這個科系也喜歡,那個科系也喜歡,就表示完全不瞭解自己,因為你從來沒有分析過自己。如果說是從事行業賺錢,我們有一句話:「隔行如隔山」,不要一看到別人賺錢,也要跟著做,如果不熟悉,別人賺錢,你一定賠錢。像網際網路,在剛開始的時侯,看看有多少的網站,現在還剩多少?因為剛開始很新穎,投資一、二百萬,馬上就有回收,可是有沒有想過,網站上面不管是硬體、軟體,你雖然都很熟悉,可是有沒有行銷的概念?沒有行銷的概念,那怎麼去做?人家上了網,成了你的網友,有什麼好處,你能幫助什麼?為什麼那麼多的網站,一下子幾乎全面消失了,它本是應用科技的一種商業行為,不懂商業行為,不管行銷市場消費這些方面的話,是沒辦法存在的。

最近政府已經開始發牌照給一些固網的團體,人家本身就有一些消費者,有觀眾的基礎,甚至有行銷的市場,它還有產品。有一段時間,網際網路上面可以買東西,想想看你只是介紹到賣場,可以買到什麼東西,價錢如何?又何必上你的網站呢?他平常就已經去過那地方,如果真要送貨到家,他也不一定會上這個網站,為什麼?他到那個賣場去買,假使是八塊錢的東西,結果幫他送到家裡,還要加二塊錢,他要花十塊錢,你說他願不願意?這都是本身並沒有具備這些條件,看到這是很新的東西,尤其我們人很強調所謂的科技,但再好的電腦,再好的軟體、程式設計,那是人腦做出來的,如果人腦的本身不具備某一方面的知識經驗,你就是把科技戴在頭頂上,只不過是種相而已,沒有什麼用處,我常說有再好的科技,我們自己要能夠用得上,否則的話,就好像拿張綠卡,認為自己就是美國人一樣的錯誤。

妄想雜念要排除,最要緊的還是自己本身要去面對自己,比方說,想什麼?為什麼這樣想,這樣想對你有什麼好處?你該怎樣去面對它、分析它、認識它,才是最要緊的。可是也有很多高僧大德們會跟你講:妄想雜念太多,你去念佛、持咒、拜經,那叫做答案,這個答案是不可信的,可能你們會想這個老和尚居然會講這種話,念佛、持咒、拜經都沒有效,那學佛幹什麼?念經也好,念咒也好,念佛也好,只是自己不能做主之前暫時的依賴,不要使你的身口意、自我意識走偏了,而暫時依賴它,可是這不是永久的辦法,學佛真正的目的,是要去知道經典裡面,它的道理方法在那裡?這些道理方法對我有沒有幫助?

講到這裡就聯想到一個問題,常有人問:師父,我學佛,究竟學什麼最好?專門研究那部經典最好?我都會告訴他:「三多」政策--多看、多聽、多問,因為現在的人有很大的缺失,比方說看一部經,看不懂就看註解,可是往往看一個人的註解,認為就是這樣,那不行,如果看同部經,要看不同人所寫的註解,多看些註解,不一定夠,還得翻些佛教裡面的工具書,不管是佛學辭典、三藏法數、法苑珠林等,很多的參考書籍。有時候專有名相搞不清楚的話,結果變成什麼?常說一個笑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結果講「般若波羅蜜」,然後般若波羅蜜後面還「多心經」,好像那個人「心」很多,那就是名相沒有搞清楚。

至於說「看」並不夠,還要聽別人講,同部經典,聽不同人講那部經,看了聽了,你一定有問題,有問題之後,要多問,問一個人還不夠,為什麼?如果他本人修養夠,對佛陀的思想理念的確都能把握住,如果遇到這樣的人,那是你運氣好。如果遇到自己都不會的就麻煩了,同樣的問題,最好問不同的人;常有人說,一個問題問不同的法師,為什麼告訴我的都不相同呢?我說那沒有關係,你把那些不同的方式加以組合起來,多看多聽多問,是現代最科學的讀書方法,多蒐集資料,可做比較,當然一開始做比較,不一定都可信,這沒有關係,至少比較所得,是多不是少,把那些比較以後,再加以選擇,選擇後,可能還是有很多,然後再比較、再選擇,最後就可得到你認為對自己有幫助的,自己也很喜歡,而且自己的條件也具備的話,那就是你所需要的。可是往往大家會認為學佛要這麼麻煩嗎?這跟在學校做學問有什麼差別?不要忘了,佛法中間也有佛學,你有佛學裡的一些認知,而後要進入佛法就比較快,我常說一句話:「懂得道理好修行」,如果一點道理都不懂得,人家告訴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最後呢?可能他本身能不能得到好處,我們都不知道,那你跟著跑,就得不到好處。

我們看看臺灣這些年來,最早大家以念佛為主,拚命多念佛,為什麼?一句佛號念好就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以為那麼簡單,其實如果不對淨土經典,及過去一些高僧大德的心得,有些概念的話,是去不了的。以後慢慢轉變為禪宗最好,大家一窩蜂去學禪,學什麼禪呢?學土地公,兩腿往那裡一坐,閉著眼睛如此而已,認為那就是禪。以後又有了仁波切,大家一窩蜂去學密,最後那些仁波切很少留在臺灣,臺灣現在甚至還冒出很多本省籍的喇嘛,我在西藏待了八、九個月,從來沒有看到女性的喇嘛,臺灣很多,這都是什麼呢?亂了,西藏的密宗沒有了,又慢慢回復到日本的東密,五花八門,這個問題出在那裡?因為人家怎樣說,就跟著怎麼跑,如果這樣學佛,幾乎快變成一條牛,被人家牽著鼻子走。

學佛是修理自己,不是修理別人,如果從來不去面對自己,就好像很多夫妻,有的太太信佛教,先生不信佛教,有的先生信佛教,太太不信佛教,信佛教的人都希望另一半也信佛教,往往因此造成家庭的爭執,信佛教說佛法如何好,佛教如何好,可是不信佛教的另外一半,他(她)可能會講:你說佛法那麼好,你的修養和脾氣、個性、缺點,為什麼還是那麼多?因此,與其要求別人信佛,還不如以自己的修養表現,引起人家來信佛,比什麼都可靠,為什麼強調要修理自己?人來到世界,有太多的問題,如果自己的缺失、問題,根本沒有改變,不是在學佛,只是在發心、作功德、布施、供養如此而已,只是參加一個團體活動,你並沒有得到好處。

所以,談到妄想雜念,尤其是妄想,比較容易把握,因為它完全是沒有值得鑽研的東西。可是雜念呢?好像每樣都有道理、都有需要,亂七八糟一大堆,真正學佛,要像廚師,會專門做一樣真正拿手的菜,絕不是叫你去切個大拚盤,那個大拚盤不要廚師,人人都會切,人人都會把它拼湊起來,可以這麼說,你自己能做出來的一道菜,這就是「正念」,如果只是切個大拚盤擺在那裡,以為這就是學佛,那並不是學佛。

 

客問:意念的清淨與覺有什麼關連?

師答:意念的清淨,有時候是空境,依於念生念滅,只是種現象,現象中有好與不好的念,好與不好的念,都會消失掉,但是以「念」來講,都是不清淨。只能說於修養過程中有「念」的生滅相,分別好與不好,不能作清淨與不清淨的取捨。

 

客問:「定」和「止」在掌握上有什麼不一樣?

師答:定是從我們的喜、怒、哀、樂的反應上,怎樣保持一份冷靜,即是當喜、怒、哀、樂發生時,在此機緣下,如何保持冷靜、不亂。止,前面提到在很多意念發生時,這些意念會引發你起分別,引發你喜歡、討厭......的情感作用,怎樣停止在一個意念上,單單停止在一個意念還不夠,還要去研究、分析、認識,進一步去觀照,所以「止」是在「觀」以前抓住重點的方式。

 

客問:開車時能否制心一處?

師答:開車時就開車,不能忘了路邊標誌、紅、綠燈......,這整體就是制心一處。如果開車還念南無阿彌陀佛,還想極樂世界,會出車禍,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是一心二用。平常走路也好,我認為做事時就做事,像在廚房切菜,如果邊切邊念佛,可能本來吃素的,最後會把自己的肉放進去。雖然我不太贊成你做什麼事時都分心念佛,但有空不會發生問題時,隨時都可以念佛。如果太計較、執著,即使是法也會成為法執,執著於法也不清淨,而且我常說,我們要解脫,本來就夠不自在了,如果還因為什麼而把自己綁得緊緊的,還解脫什麼?應該愈來愈灑脫,愈來愈自在,才是真正學佛。

比方走在路上,你們也好,或是其他出家人會跟我打招呼,我根本沒看見,如果你認為這師父真奇怪,跟他打招呼,他理都不理,那你只在疑而後起煩惱;因為你沒有考慮到我這八十幾歲的眼睛,視力可能怎麼樣?現在寫字愈寫愈大,一方面為使後座的看得見,一方面字寫小了總覺得這字寫出來是兩筆。平常不只對我,與別人打招呼也一樣,總感覺對方怎麼理都不理,是不是什麼地方得罪他了?說不定他根本沒有注意到或視力上有問題,有很多因素存在。所以,凡事有時多客觀地想一想,很多問題便會化解。

尤其在家學佛就如我剛說的,平常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把空閒用在學佛上。因為一般人把空閒放在吃喝玩樂上,像到卡拉、舞廳等處,而學佛人如能省下這些,空閒時看看經或修學什麼法門,這對在家人而言,是個真正的修行人;可是我要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只顧自己,你身邊還有很多關係人,你不能不管他們,平常就很難得在一起,遇有假日,就必須花時間去陪他們。像週六下午有空,可以和家人在家裡聚一聚;週日上午你要去聽課,那就和他們約好下午出去玩,並非要整天不可。如果你說我要學佛,我不要整天和你們搞在一起,那就變成怪人,而不是學佛的人了。很多人一學佛以後就把自己孤立起來,好像其他人都是凡夫俗子,不要用這種態度。我們利用空閒,也不要忽略家人,所關心的人--父母、妻子、兒女,我們不能把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棄之不顧,這都是學佛必須要把握的;千萬莫把自己孤立起來,孤立起來會引來很多閒話。

比方出家,很多人說「出了家就忘了家」,我最反對這種說法。出了家怎能連家都忘了?家裡還有父母,怎能忘記?不是這麼說的,而是出了家,不要老是把自己的情感、時間擺在過去世俗的感情上,並不是去否定那些。在家學佛亦如此,並不表示學佛就須把自己的時間用於經常跑廟,廟跑得愈多,表示學佛更多,自謂到處參學,那不是參學,那是逃避他的家庭。在家學佛有機會聽點道理很要緊,其實真正修養,還是自己在家裡,在現實生活裡,學了佛法要融和在現實生活之中,才能去修養自己、改變自己,而使別人感受到學佛的好處--怎麼他的個性和為人處事,都與從前的他不一樣!使人感覺到有親切感、親和力。我曾在「思路」中說:不要以自己的個性去待人,要以自己的修養去影響人,這都是我們學佛必須要有的觀念。

 

客問:四禪的喜樂與慧之關係如何?

師答:談喜樂是依於佛陀的道理與方法而說,喜樂是以法喜作為成就,不是以感情之喜作為成就;故不是感性,也不是理性,而是以法而得到利益的喜樂。四禪是以佛法的修養而完成不同的境界,開始先須發起菩提心,這涉及到法的問題,即離不開佛陀的道理方法,就是慧,運用這些慧,使自己在生命的過程中,遇到什麼樣的環境,可能表現的程度,而顯現不同的境界,這種境界有四禪,有四無色定,即所謂的八定,還有九次第定,即滅盡定,就是受想滅。

 

客問:何謂滅盡定?

師答:談定是依於五蘊而說,五蘊的受、想不生,就是所謂的滅盡定。

 

客問:佛法中常談到「觀」,應如何下手?

師答:觀,由假而觀,這「假」是以佛法的立場說的。以人的立場,亦即以人的能力則認定是事實,是真的;比如:電燈,依人的反應會說:「電燈就是電燈嘛!」但佛法說它是假,因為它是許多東西組合而成的。是否有這些零件組合就有電燈了?還要有電流、發電廠、及輸電的設備......;這是人所能接觸到的,但還不是真實,真正的真是完整的。就以此例言,即使關係的零件、設備你皆知,電你知否?「可以手碰而知!」但可是觸了會麻的皆是電?所以說是假相。

觀假相,不是去否定依於人的能力,所認定的真,乃是因人的直覺反應往往只是粗的現象,不能發現什麼,所以要進入微細現象去察覺、發現,這也就是觀。比如:同樣是說一個「好」字,其中的含義可能差別很大--或是因小孩糾纏,無可奈何地說「好!」,或是得罪人家,對方心存報復地回你一聲「好!」,或是讚歎之詞......,所以很難直接發覺其真正的內涵,必須深入地想想,才能明了其真義。又如:看看日光燈,不只是看它的光色,還能聯想到--明明像月光,不像日光,為什麼叫它日光燈呢?再如:現在的黑板都是綠色的,為什麼叫黑板?可見其中有其緣起、過程,及究竟表現的內涵,叫觀,而要能發現些什麼,就要從觀下手。

金剛經說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難道人有五種不同的眼睛?眼在假相上沒變,但確實有差別,不是有了近視、散光......乃是你的知識經驗,可從你的眼光上去判斷什麼,不是眼睛可以判斷,因為眼只能接觸並不能分別。總之,從事物某一點上深入探討,還要有所發現,才能進入到觀;否則只是憑自己看到、聽到的決定一切,就只是在聲色上打轉,所以才談到有觀的課題。

 

客問:不淨觀是怎麼觀的?

師答:不淨觀教你觀察人的九孔、八萬四千毫毛排泄的都是髒的,修此觀目的何在?因你太執著男女之色才叫你行不淨觀,以使色的欲念減低;佛法中談觀,絕不是要將活蹦跳的人硬當成白骨、死人。若不能把握此點,就成了否定;佛法不是否定,乃認識、瞭解問題以化解問題。   

 

客問:經云「制心一處」,問:「制心者誰?一在何處?」

師答:這種問話好像是有點禪的味道,事實上,如果你硬要把「制心一處」分開,還有「心」、還有「一」的話,就已經不是「制心一處」了。因為「制心一處」的本身並不談一個心與一的關係,是講心涉及到人的身口意;是以身口意往往分開來,不可能放在同一個,或者一個目標,或設定在某一思想裡面,所以,我們身口意的行為表現往往是分散的,而身口意事實就是人的心,這心就是講自我,身口意的本身會亂。假使以天臺的止觀而言,怎麼樣「止於一念」,怎麼把自己的身口意專注於同一目標之上,這叫「制心一處」,如果要問「制心者是誰」?那「心」就是自己的「我」,你要問「一在那裡」?如果你還沒有找到「一」的話,就要想辦法時時刻刻注意到你的身口意,怎麼能夠擺在同一目標之上!能做到,那麼你的「制心一處」就完成了,如果做不到的話,而你還在問「制心的是誰」,那就等於說,是別人修行辦道,好像跟你沒有關係了。

 

客問:請教師父,在修行法要提到,聽到不重聽的話,當修行止觀,調理自己的情緒,但是我在這方面的調理比較少,就像在發問問題之前,就會莫名的緊張、心跳加速,這時候該如何運用止觀的方法觀照?

師答:所提的問題不成熟,你沒有找到障礙的關鍵點,為什麼緊張?因為你什麼都還不會,至少不是很圓滿,才會緊張,在知見上建立起基礎,實際去體驗,自然就不緊張了。我常說,當有問題不要人家告訴你一個方法,教你怎麼去做,而先要自己去認識問題、認識障礙,把問題、障礙搞清楚了,還需別人教你怎麼做嗎?這不需要了,因你已經學了很多的道理方法。不要搞錯,拿佛陀的道理方法當武器,把現實生活當敵人,拿武器打敵人,你就是犯這毛病。

釋迦牟尼佛講的道理方法是培養智慧,一旦有了問題,去面對問題、認識問題、了解問題,把問題搞清楚了,就知道如何利用佛陀的方法去化解;把握不住的話,學佛一輩子都很累,為什麼?一天到晚等待釋迦牟尼佛告訴我怎麼做,那還學什麼?尤其修行是從身口意上面去著手,身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的行為會產生偏差,趕快去修正叫修行,久而久之,你累積了一些修正的過程,就能完成一些修養。

所以,你根本走錯了方向,一直是一個問題找一個答案,我常說:佛法不會告訴你答案,只能夠幫助你分析問題、發現問題,最後化解問題。舉個很平常的例子,我餓了怎麼辦?自己吃飯,那我要吃什麼飯?比如說山東人,假使有麵粉、饅頭,甚至一個窩窩頭都可以吃飽,你拿起窩窩頭猶疑這能吃嗎?那不是學佛?學佛不是用那種方式,搞錯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