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第10講

普門品第10講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何謂「白佛言」?「白」是講的意思,所謂「道白、表白」即是講話。何謂「瓔珞」?只有珠寶加上一條鍊子,稱為項鍊。「瓔珞」則是很多珠寶串連起來,一串一串好幾層,常常看到整串鋪在胸口上的,稱為瓔珞。所謂「百千兩黃金」,意指瓔珞價值非常高。

無盡意菩薩告訴眾人,應當虔誠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所以率先而做。無盡意菩薩對佛說,我要供養觀世音菩薩,便從頸項間解下價值極高的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可是觀世音菩薩認為太珍貴,不適合接受。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仁者」是一種尊稱,意謂觀世音菩薩,可是,觀世音菩薩並不是叫做仁者。「仁」是善良的意思,而且可以幫助他人得到利益者,稱為仁。無盡意菩薩對觀世音菩薩說,希望能夠憐愍大家對你的一份供養心,接受這瓔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佛對觀世音菩薩說,應該憐愍四眾弟子以及天龍八部這份虔誠心,接受這瓔珞。於是觀世音菩薩接受這份瓔珞,分成二份,一份供養釋迦牟尼佛,一份供養多寶佛塔。

「佛塔」通常代表佛的意思,佛是指所有的佛。「多寶佛塔」不同於一般的塔,是用七寶、各式各樣珍寶裝飾的佛塔,塔內供奉佛菩薩,而不是現在所謂的納骨塔。觀世音菩薩把另外一份瓔珞,放在多寶佛塔裡面作為供養,讓其他眾生,包括四眾弟子、天龍八部等,甚至不信佛教者,有機會可在多寶佛塔前禮拜、供養。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自在」是沒有障礙,有障礙則不自在,其中包含物質以及精神。「神」是平常人無法理解的,稱為神。「自在神力」,並不是力氣特別大,而是這種自在無礙的力量,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觀世音菩薩即是憑藉智慧修養的力量,遊化於娑婆世界。「遊」即是遊化,不定時間、空間、地點,「化」是度的意思。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普門品從這裡開始,談很多偈語的問題。「爾時」意謂那個時刻。「偈」,通常有三個字、四個字、六個字、七個字,甚至於八個字。以相同的句子、相同的字數,四句組合為一偈,好比中國古詩,四句而成為一首詩。無盡意菩薩用偈語的方式問釋迦牟尼佛。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世尊」即是為世間所尊重的一種稱呼,事實上等同於佛或者是如來,因為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也是人間的導師。妙相具的「妙」字,意謂殊勝微妙,包含圓滿的意思,也就是具足美好以及莊嚴之相。

所謂「佛子」,是指佛的弟子或者稱為佛弟子。凡是跟隨在佛身邊,不管是菩薩、羅漢、出家、在家四眾弟子,或者天龍八部、各種官員、各種種族,只要親近佛者,皆可稱為佛子,觀世音菩薩也屬於佛弟子之一。這段是無盡意菩薩向釋迦牟尼佛提出問題,您的相目美好而且莊嚴,現在請問您,觀世音菩薩依於什麼因緣,叫做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

  「具足妙相尊」意謂佛或者觀世音菩薩,皆具有美好、莊嚴而且受世人尊敬之相。「偈答無盡意」是釋迦牟尼佛以偈回答無盡意菩薩。

 

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

所謂「汝聽」,不是用耳朵聽;「聽」,通常說聽聞,其實就是你應知道的意思。「觀音行」即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行為,而且這種行為善應於諸方所。何謂「諸方所」?「方」意指方位,東南西北上下十方,「所」則是地點,譬如國土或者某一個地方。善應十方所有的國土,稱為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

「誓」即是誓願,所發起的願;「弘」是大的意思。「弘誓深如海」意謂觀世音菩薩發起有如深海般的大願。所謂「劫」,是指不定的時數,也就是無法肯定的時數,以小而言,為一因一果的時間,大者一生一世的時間,皆稱為劫。譬如三大阿僧祇劫,何謂「一大阿僧祇劫」?即是從生到死,一生經歷無法計算的時間、空間、因果。「歷劫不思議」也就是歷經無法計算的時數,不是但憑想像可以思考的。

  

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所謂「侍」,並不是當侍者照顧佛,而是值佛,值與侍是相同的意思。這裡的「佛」,意謂因智慧而圓滿覺悟,而不是那些已成就的佛或者名相上的佛。「侍多千億佛」即是觀世音菩薩經過恆久的修養,完成圓滿的覺悟,才能發起清淨的願力。如果未具備高深的修養、圓滿的智慧,不可能發起清淨願。願一定要能夠做得到,端視個人修養。所以觀世音菩薩歷經無法計算的時數,從修養中圓滿覺悟、智慧。

談到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神威之力,是經過修行而完成修養,也就是本身具足智慧圓滿、覺悟圓滿的條件,才能發起弘願,普度眾生,而且不分對象,所有眾生凡有需要者,觀世音菩薩皆可幫助他們。經典上常提到智慧如海、弘願如海,其實是指無量無邊、非常宏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