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難得

八十華嚴經卷六十四云:「得人身難。」梵網經菩薩戒序亦云:「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亦云:「人身難得,如優曇花。」又雜阿含經卷十五記載: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其頭,當得遇此孔不?」阿難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圍遶亦爾,不必相得。」佛告阿難:

「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可知人身難得,但這句話的主要含義在告訴我們,要珍惜,並莊嚴這難得的人身,切莫耗費生命在毫無意義的生涯中,也莫隨意傷害、糟蹋人身,如自殺之類。

近來,由於經濟持續的不景氣蕭條,造成許多或大或小的公司、工廠倒閉,也有以裁減員工的方式來維持其運轉。因時潮如此,所以大部份的人也都預料到未來的日子,不可能像那段曾有過「台灣錢淹腳目」的方式,生活在豐裕不乏中。事實上,因經濟因素導致不少人失業,然有些人無法面對生活上嚴重經濟與社會的壓力,而自覺走投無路,乃選擇了自殺的絕路,認為死了事情就百了!卻把所有的痛苦與煩惱遺留給與其關係密切的父母、妻子、兒女來承擔,這是多麼不負責任的行為。

又目下的年輕人時有飆車、逞兇、追求刺激、嗑藥、偷竊、搶劫、打架等無奇不有的行為現象,如美國校園槍聲四起,台北西門町街頭刀光劍影,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和中輟生殺人,舉止斯文的大學生被殺,數理資優保送生選擇自殺而未留下隻字片語。這些青春的生命,猶如朝陽的燦爛,應是多采多姿的歡唱歲月,卻因不知人身的難得與生命的意義,而以殺盜婬的行為方式,傷害自己並傷害別人,也帶給親人永遠的傷痛。

其他,如因天災人禍而發生的種種悲慘的命運,導致有些人生活在苦難裡掙扎和承受業報,這些人包括了受害者的許多關係人,有老年、少年與幼童等。然而也有快樂的、健康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安和與平靜的幸福者。依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來說,人們的容貌、思想、行為、夭壽、貧富等遭遇是絕然不相同的,不管是富貴或貧賤,端正或醜陋,安樂或恐怖等,都是因各人所造作的業因不同所致故。

以佛法言:得到人身,其際遇離不開樂多於苦,或苦樂各半,或苦多於樂這範圍。由於不明白為什麼要承受這些苦與樂的原因,也不明白苦與樂是累世集合而成的,更不知道怎樣去滅除這種苦果,當然就不知道如何去修行而解脫苦的根本道理。因為不懂得佛法中「苦、集、滅、道」的道理,所以不學佛的人,就會隨著苦樂的感報而又再造作苦樂的業因,所謂因迷惑而造作成業,因業而招感苦樂的果報,又因苦而迷惑、造業、感果,如此的循環不息,故永遠輪迴於苦海中,無法離苦得樂,眾生可憐即在於無明。所以,一旦失去人身,要再得人身的機會,猶如盲龜浮木般的微渺。

要解脫輪迴的苦,就必須學佛修行,六道中只有人道的眾生才能修行、清淨業,其他的五道眾生無此機會,所以經典強調人身難得。既得人身,佛弟子怎可不在乎呢?而欲保住人身,就必須持守五戒善因:一不殺生:不殘殺有情感反應的眾生,如知痛苦,懂愛恨,會流血掙扎等各種情感表現的生命。不殺生是為了培養慈悲心,殺生是殘忍冷酷的行為。不管是己命或他命,以至畜生之命,怎麼忍心去傷害或殺害呢?

二不偷盜:凡是未經允許或給予而刻意獲得的行為,都是偷盜的行為,如偷竊、搶劫、巧取、豪奪等。人有偷盜的行為,皆是貪心和懶惰,全處於不勞而獲的心態所致。人所以擁有什麼,是從耕耘而有收穫,亦即所謂酬勞,絕不是坐享其成的。

三不邪淫:在家學佛容許婚姻關係,但不可以有夫妻之外的行為。邪就是不正的意思,淫就是過多的意思。即使夫妻間應有的相互尊重,於禮亦不可以任意逾越。

四不妄語:凡虛偽不實,巧言欺騙,是學佛者所不許的。人與人之間建立在一個信字上,無論任何的情誼關係,虛妄不實的言語,往往發生在有所欺誑的時刻。所以在律法中提出了口的行為不可以兩舌(是非)、惡口(狠毒)、妄言(虛假)、綺語(浮滑),這些言語都不是學佛者可以行為的。

五不飲酒:酒最容易亂性,酒能喪失神智。自古以來,往往因酒而誤事者,比比皆是,或傾家蕩產,或聲敗名裂。酒不僅傷害身體,混亂意念,最明顯的是吵架鬧事,因為飲酒而破壞情誼,甚至反目成仇。不過學佛的人,於酒也有方便,如以酒調製藥物,為了治病,作為藥用。又現代人的交際應酬頻繁,佛法中是可以容許善巧方便的,也就是應酬交際目的在世間情誼的維繫,為了禮貌可以適度應情酬對,但不可以藉此機會醉酒,造成傷害。  既得人身,當學佛法,學佛主要在追求覺悟,培養智慧。基於人的組合,源自無明,因無明而生迷惑,因迷惑而造業。要突破人的問題,根本在於無明的問題,唯有明了才不會迷惑,也就不會造業,所以佛陀的教法在覺悟,但是覺悟之道,必須具備智慧,智慧的泉源,則在於佛陀的道理方法。

學佛的人,必須三學(戒定慧)具足,從有漏失的凡夫眾生,修養至賢聖,以至成佛,捨此,別無其他成就的道理方法,而成就功德,就像聚沙成塔,來自正勤精進,恒久努力的工夫,以及循序漸進,如登梯子般一級一級的往上爬。人身難得,願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