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有順境、逆境、塵境、幽境、真境、妄境、詩境、文境、意境、內境、外境等。

境,在佛法中說,我們的意根生起變化會產生作用,是由於涉及到物質體裡所包含的精神內涵,就稱為境。例如我的眼睛看著你的眼睛,我的眼睛是根,你的眼睛是物質體。反之,你的眼睛看著我的眼睛,你的眼睛是根,我的眼睛就成為物質體。從眼睛的直接相接觸中可以發現它的精神境界,如眼睛是鳳眼,眼睛很明亮清澈,眼睛充滿血絲等,有種種的差別,這就是精神作用的現象。

人在順境的時候,好像不用費什麼力氣,便能事事如意,大展鴻圖;此時,不但個己神清氣爽,鬥志高昂,連周圍的人也會受到感染,幹勁十足,而夢想也隨之膨脹擴展,自以為世界上沒有什麼辦不到的事。

一旦,逆境來臨,如果外在的障礙、困難與內心的憂慮、不安不斷地增加時,即使現況並不是想像中的灰暗,而這樣的日子仍讓人痛苦難耐。

人都有趨吉避凶的心念,不願意面對逆境的磨練;然而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鮮少能夠一帆風順、一路順遂地達到目標,尤其是學佛修行而欲了生脫死者,唯有業清淨了,才能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

人因為業而來到這個世界,所以在人生的過程中,會有那麼多的不平衡、不公平、顛躓的現象,正是業的種子顯現的內容,如何突破、化解這業的逆境,於其中所展現出的智慧與修養,便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價值。

在唯識學中談到所緣境,就是指所關係的緣而產生的境界、內涵。有性境、獨影境、帶質境之分,雲老禪師在「解惑篇」裡有詳盡的說明:

1.性境:性是本質,尤其是以物之本質所代表的意義,例如以顏色來說,紅色代表歡喜、喜氣,黑色代表悲傷。又以煩惱的本質來說,就是身心不安,如果能從煩惱中體會些什麼而覺悟的話,此時所得是菩提,不是煩惱;以本質來說,是一個不定的內涵,或者是道,或是善,或是不善。

2.獨影境:是依一些道理而用心在某一事上,怎麼鑽也鑽不出來,就是所謂的鑽牛角尖。例如學佛的人有了煩惱,如果不去面對煩惱,只是在煩惱中拼命找菩提,就是鑽牛角尖。又我們自以為學佛很好,但畢竟好在哪裡?如果不從佛法中已獲得的知見,去改正自己的缺失,只以自己的觀念與感受去認知,而沒有實在的下過修持的工夫,都是獨影境。又現在的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康、幸福,可是由於誤解了幸福的涵義,以為不讓子女吃苦,免除子女的辛勞,盡量滿足子女的予取予求,為他們設計生活,舖好前途之路,子女就會得到幸福,這是以強烈的自我意識去分別影像所發起的,所以稱為獨影境。

3.帶質境:是從自我意識所產生的迷惑、疑問、臆測,除了原有的而另外附帶不同的性質,例如由煩惱再去產生的煩惱,就叫帶質煩惱。就像沒有錢的人,需要錢而不以正當手段去獲得,卻以偷、搶、騙的方式得到,就形成了帶質的煩惱。所以帶質境是依於性境的熏習,加上自我的感受,而表現對事理的看法,例如罵人不帶髒字,或話中有話等;當然,主要影響的力量,來自分別於人際的親疏關係。

境,是自我知識分別而有,由於每一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接受的熏習,擁有的知識皆有差異,也就是近什麼就染什麼,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各不相同,就像家庭背景,社會風氣,民族特性,時代潮流等,都能構成不同的自我分別意識。例如在非洲的土人部落中,一有孩子跌倒時,大人即悄悄地在其旁跌一次,然後示範如何手支大地,霍地爬起的方法;孩子看了也依樣畫葫蘆,不假他力而奮然爬起來。這種無言的身教(熏習),使孩子們培養了堅強體魄與經得起辛辣考驗的耐力。

此外,意境是理性的認識,而事相是情識的分別。例如:「你為什麼生氣?」「他羞辱我。」第三者會說:「為什麼要羞辱他?」然而旁觀者卻發現:「為什麼會被羞辱?」這些都是事相上的分別,總不離於是與非,或者對與錯;但是,如果深入的去認識:羞辱人者,有一個我。被羞辱者,也有一個我。第三者和旁觀者,同樣有一個我。如果說只有:「我為什麼要羞辱他?」「我為什麼被羞辱?」那麼,第三者和旁觀者的「我」便不會生起;同時,「我」不羞辱人,「我」不被羞辱,則「我」亦不會生起。如是觀照,我無我,則是非和對錯俱不起。如是觀照,則沒有事相的發生,自然無從去分別。即使事相已經生起,如果不以分別而計較,反而從分別中去認識;同樣,諸「我」亦將消失,所以從意境而覺悟自我的真義。

其實,語言、文字的意境,或責難,或勸告,或玩笑,或諷刺的間隔,畢竟很難劃分得清楚;想通了,「我」即不起。總之,學佛的前提是:沒有問題,不製造問題;有了問題,去化解問題。(參閱「老禪師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