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13講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一部經往往用某一些東西形容,像《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以金剛來形容。金剛形容的重點在哪裡?是在般若,就是在慧──智慧。所以像金剛一樣,要有那種威力把所知的障礙、煩惱的障礙,把這一些摧毀。摧毀絕不是說拿一把刀把它劈開,或怎樣把它毀壞,不是這麼說,而是要用智慧的方法。常看到一個經題,每一部經都會強調一些,說的並不只是一個文字上、概念上,就可以說出了它真正的法的所在。這裡談《金剛般若波羅蜜》,「金剛」只是形容詞,形容它的一種威力,要把這種威力發揮出來,一定要用智慧的方法,不是一種破壞的方法,因為佛法的目的,是不要造成傷害,還能夠得到利益,這個大前提不能捨棄。
後面說:「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以《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名字,佛就跟須菩提說:「要去奉持!」「奉」是奉行,是一種行為,這種行為要持之以恆,奉持是這麼解釋。後面說出理由:「所以者何?」──是為什麼呢?「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要瞭解這跟梵文有關係,因為梵文裡面的含義是說不要執著、不要計較,可是又不可以捨棄它,常有這一種語意在裡面。
波羅蜜如果只是到彼岸,講出一個名相沒有方法怎麼去?事實上看看般若波羅蜜,般若的本身就是一種方法,要用智慧!所以前面我提到波羅蜜有六種波羅蜜,就等於有六種方法,十波羅蜜等於就有十種方法;九十波羅蜜表示有九十種方法,要這麼去看!不能只翻成慧到彼岸。
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是講這部經的名字,可是金剛是一種威力,不是用威力去摧毀、去破壞,而是要用智慧,這是一種智慧的方法。所以「佛說般若波羅蜜」,只是以金剛形容所說的智慧方法。
為什麼講「即非般若波羅蜜」?佛又說是般若波羅蜜,可是馬上又說並非般若波羅蜜,不是矛盾了嗎?「即」就是等時、現時,「非」就把它當成否定,如果用文字這麼解釋,真的錯得很離譜!因為般若波羅蜜只是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不能照文字說「慧到彼岸」!不可以用這種方式。因為「即非」是一般從文字上認識,文字上用這種方式認識般若波羅蜜,事實上佛說的不是如此!要這麼去看這兩句話。為什麼?後面肯定說「是名般若波羅蜜」,因為於名字相還是慧的方法,要曉得方法不能表現出來,不能使它成為力量,那個方法只是一個名字,沒有用!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前面說慧的方法,所以這裡就提出問題了──「如來有所說法不?」如來等於是佛,圓滿的覺悟者,「有所說法不?」這幾個字,大家把握一個字就瞭解──有所的「所」;「所」通常說有範圍,或者是有一個定點,或者有一個目的,或有一個理想,都在「所」的提示之下。「佛有所說法不?」表示佛說法不是有一定的地方、一定的範圍、一定的對象,是這個意思。
須菩提就對釋迦牟尼佛說:「如來無所說。」為什麼他不講如來有所說法,要說無所說,所以要把握這個「所」字,「無」字,如果發現「有」的現象會造成傷害、造成障礙,這些「有」需要去突破,可是有的時候也不一定,並不是說每一次都可以這樣。這裡有所說法而說無所說,事實上,釋迦牟尼佛是隨緣境在那裡說法。
有時候看到什麼事,就說出很多的道理方法來,有時候偶爾想到什麼說出很多道理方法,也有的是別人問他,也有的是別人提出一些什麼事物來請教他。所以依「所」而言,它是不一定的、沒有一定的,如來不一定在什麼樣的範圍,什麼樣的時節因緣,什麼樣的對象,他是不一定的。
如果這麼說,佛陀說法不是應眾生的根器而說法嗎?這就是一個「所」的問題──眾生的根器。所以佛說法,沒有一個一定的;我們也曉得佛法無定法」,本來就沒有一定的方式。「佛法無定法」用現代的語言比喻很容易瞭解,醫生治病無一定的方法治病,或無一定的藥物來治病。
同樣的病不一定用同樣的藥,可以治好病,因為每一個人身體狀況、生活狀況、飲食狀況,甚至於他的運動都不相同,同樣的病很可能要用不同的藥來治。所以這「所」字能把握,就不會誤解它。
再看後面:「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微塵」,我們曉得隨便抓一把塵土,就已經夠多的了,可是有個問題,這一把塵土,所說的是什麼?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塵土,這個「所有」不是一把或者是多少,是分布在這麼大的範圍之內,這一些塵土的數目字是不是夠多了?這話的意思,先要把握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提這一個問題,這個塵土多不多?像常常看到講:「恆河沙」,像恆河裡面的沙子那麼多,甚至說無量恆河沙等數,都是用這一種來說明。這不是多與少的問題,因為「多」的指標是多少才叫多?「少」的指標又少到什麼程度?所以重點不是在於多與少,是告訴依於人的感受,如果只用自己的知識經驗感受什麼的話,他的確會有多、有少。
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多!」為什麼?「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果瞭解前面講的那三句話,後面所講的說什麼,並非什麼,可是最後又肯定是什麼;例如,男人或是女人,男人有機會成為丈夫、成為父親,甚至於祖父,可是也是人家的兒子,這個男人並沒有變;女人,可能會成為妻子,會成為母親甚至於祖母,也肯定是人家的女兒!如果說這個男人非男人,是名男人,或者說這個女人非女人,是名女人,照剛剛講的這種變化情況,很容易理解,就看處在什麼樣的身分!這裡是指什麼而言?等於用一個名字來說它,男人肯定的名字就是叫男人,可是在某種情況之下,並沒有否定這個男人,只是說成為父親了,或丈夫或兒子,用這種方式就很容易把握這幾句話,不會有矛盾的地方。
後面說:「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現在談的世界就是這個地球,可是經典裡面談世界,不只限於一個地球,如果以現代天文學家取的名字完成的世界,最容易把握的是,經典裡講的一個世界是有太陽、有月亮;在一個銀河系統中間,不是全部具備有一個太陽、一個月亮。這個環境就是一個世界,究竟說這個世界是哪一個世界;至少現在知道,所謂某一星球它的生物存在的現象,除了地球還有更多正在探討。如果引據經典完成三千大千世界,大家不妨做一個統計;一千個世界加起來叫做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加起來叫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加起來,成為一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大家知道有三十二應身的說法;《普門品》裡,應以什麼身去度化,就現什麼樣的身,這叫做身相。所顯現的身相,其實叫做應化之相,通常到達菩薩十地完成,以至到佛的完成,都會具足三十二相,就是三十二身相。三十二相,不叫做變化之相,也不是神通之相;不是這位菩薩或是這位佛,一會兒變成什麼,去化度什麼?一會兒又變成什麼,去化度什麼?不是。是應化相應於眾生之相而去度化眾生,要這麼認識。把它當成一個變化之相,會不倫不類。
可不可以用三十二相見如來,世尊肯定地說:「不可以三十二相而得見如來。」因為「如來相」,如來的身相肯定是一個佛相,以身相去化度眾生,是以對方熟悉的身分以及職業,他的專長、智慧具備同樣的,用這種方式度化這個人的話,就是一種身相。
所謂的應化身相究竟說什麼?它是講要具備相同的知識經驗;要瞭解醫生的目的是幹什麼?是救人,不是殺人!如果換一個別的身分,要具備另外那個人的知識經驗。懂得他,再用他所熟悉的語言,熟悉的一些觀念,把佛法融和進去,他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得到利益。所以三十二相一定要瞭解是相應身,相應於對方,因為要幫助一個人,先要對對方的一切,他所具備的知識經驗,都要具備這些條件,才有這種能力幫助人家。後面這幾句話是:「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這個「非相」,「非」是不同於原有;本來我是這個相,現在因為什麼環境,需要用不同的知識經驗去說什麼。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這裡就是談布施的問題,假若以像恆河的沙那麼多相等的身命布施,「身命」是說什麼?不是講色身之命,「身」是以本體而言,「命」肯定說是一種運作,在這個本體上的運作,這身命不是命都不要了,「捨身救人」,不是那一種解釋。因為談布施,一定有一個本體性,在這個本體性的範圍之下,怎麼去運作。修養就是你具備的條件,把這種修養化成力量就完成功德。布施功德必須不會造成傷害的前提之下去做。佛法中最難的一份叫做隨喜功德,隨喜功德是隨自己的能力,也就是所謂身命布施,在這個本體上怎樣運作,而去表現的行為。千萬不要把身命當成身家性命,釋迦牟尼佛沒有那麼殘忍,釋迦牟尼佛是一個大慈悲的佛!
後面又說:「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這不是一個比較,不要用這種方式!像恆河沙那麼多的錢財物質布施,好像還比不上於此經受持四句偈的功德,不是這麼比較!因為身命布施也需要有智慧去運作,才不會造成傷害,如果懂得這意思,就知道為什麼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了。
尤其後面這個不能用比的,為什麼?以恆河沙相等的數目字布施,還比不上這經裡面受持四句偈,就是四句經文。可是不要忘了後面還有「為他人說」,為他人說什麼?要說出它的法義,使人能得到利益,才說他的功德的確比前面的功德要大。如果不能說出它的法義、利益,只是布施那麼多有什麼用?還不如受持經典裡面四句,這個功德比那個大多了,就會變成這麼解釋!「為他人說」不是一句話而已,本身要得到了利益,才夠資格為他人說,才能夠讓別人得到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