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焰口法會

三向焰口法會

三向瑜伽焰口簡稱為三向焰口,古梵密法有三向焰口,而一般藏經內無從找到此名詞。
通常所知道的焰口,僅對非人(即鬼道眾生)施食普度。所謂三向瑜伽焰口,是向天、向人、向非人,故稱三向瑜伽焰口;也就是除了非人鬼道眾生得饒益外,人道及天道眾生均同霑法益。

焰口施食一法,緣起阿難尊者於林間習定,夜見鬼王口吐火燄告知阿難之壽命將盡,且後便生於餓鬼道;阿難聞說心生惶怖,疾往佛所請示免苦之法,佛陀示以方便法門-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設依此而為,如法廣布,必令群生獲福無量。
唐朝的三藏法師,不空和尚,他把「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翻為漢文,把焰口施食介紹到中國,然後根據焰口經把密法中印、咒、觀相應於身、口、意的三密加持的瑜伽法儀加入,成為「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之初本。

瑜伽是相應的意思,密法中之所以產生力用即以三密相應於三業,以印、咒、觀的行修,加持身、語、意三業的污染,期能得到運作的清淨。加持的方法,則有如來自證和行者修養的不同,這是淺顯的解釋。

若做深一層的認識,則所謂的相應,是說行者與如來同以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為體,以大、三昧耶、法、羯磨等四曼陀羅為相,以行修和加持為用;分別依地、水、火三者相應於身,依風、空二者相應於語,依識相應於意。

基於行者與如來於法性上原無差異之處,眾生因無始業惑纏縛,無明煩惱的困擾,必須依賴三密行修,藉如來的法力,能使「業」和「密」相應,互涉互入,入於無二無別,圓滿功德,才是依「瑜伽」之法,成就無礙融通,轉色身而為法身的「即佛」悉地的相應境界。

因此,三向瑜伽焰口,不僅是冥陽兩利,天龍八部亦當護法,同霑其利。凡參與法會者,不僅以報親恩,超薦先亡,亦可滅罪增福,延年益壽,誠屬難逢殊勝之功德力。並由金剛上師梵密行法加持三向,使冥陽眾生普霑法益,領受饒益功德,殊勝因緣難逢。

千佛山三向瑜伽焰口最大的特色,重視的是內涵,是實際的饒益功德價值,僧人必須憑藉修養,才能惠施天仙、神鬼和幽冥界地獄道的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