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寺緣由

千佛山福慧寺位於美濃僻靜一隅,而美濃鎮是隸屬於高雄縣一個民風保守質樸的客家鄉鎮,居民勤儉刻苦,凝聚力強。簡約樸實的福慧寺,背倚綿延的翠巒叢林,遠眺繚繞的雲影、環抱群山,朝暮課誦的梵唄餘韻迴盪阡陌縱橫的小鎮人家;偌大前庭的旁側植花蒔草、朵朵恬香蓮荷、石桌石凳…,皆是品茗、休憩、觀景…的雅坐。

依傍山徑而上,山門入口處的左側,可見空曠的停車場及依山勢建造於大殿前側的一棟兩層樓式塔位建築,兩側花木扶疏,十分幽靜,每逢掃墓祭祖時節,散居左右各地的家族成員紛紛回寺焚香追思,此時此景讓幽靜的福慧寺平添幾分熱鬧的氣息。再往前行,一旁佇立信眾緬懷「開基祖三母女」的銅塑像,栩栩如生的刻畫穿著客家服飾的母挽著包袱,戴著兩名稚女前行,娓娓的道說蓽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前塵往事…。

三母女胼手胝足建寺;雖幾度遭逢風雨、山崩而傾毀,先後經歷五次重建工程,而今的建築於80年竣工完成了供奉觀世音菩薩的大殿工程。三母女亦於隔年披剃,逾五十幾載艱辛的磨練,母親(恆承法師)、於87年元月圓寂。

恆藏、恆慧兩位法師有感於年事已高,積極尋訪德養深厚的高僧接管寺院,然幾經波折,皆無法如其所願。後經由信徒的引薦而認識千佛山菩提寺,因景仰雲老禪師宣流佛法、續佛慧命的弘願,當各方條件、因緣具足之際,89年10月千佛山承繼福慧聖寺之寺務管理,更名為千佛山福慧寺,90年元月舉行晉山大典並禮請天岳山上鏡下印法師擔任送座大和尚,主持新任住持的陞座儀式。

願耕耘出佛法的綠洲

千佛山福慧寺在美濃當地是難得少有的佛寺,更是一處真正佛法留駐的僧伽之地;而大部份的美濃人對祖先深存孝思,心中卻少有釋迦牟尼佛,在這未受佛法雨露滋養的純樸山鎮,如何善巧方便地將佛法知見點滴傳遞,並隨緣的播撒菩提種子於美濃人的心田裡,可說是千佛山福慧寺常住師傅們共同的願景也是出家人的本份。

山林依然闃寂,風兒格外輕柔,空氣最是清新。佇立於大殿前偌大的廣場,遠眺隱據山間的美濃小鎮,遙望山巒迭翠的迤邐朦朧之美,直待萬物甦醒的多重奏鳴曲響起……。

園圃裡自己栽種的有機蔬菜,不論是芹菜、茴香、地瓜葉、芥藍、蕃茄……,每一株都肥美味鮮,連後山的野猴都為之垂涎。如遇有信眾赴寺用餐時,這道地爽口的原味,就是都會族群最嘖嘖讚賞的佳餚。

 心生念起處,緣聚起行,有緣人就來到菩薩的道場,儘管它在僻靜的山邊,在偏遠的小鎮。或許,都會鄉鎮有差別,齋食清淡不比俗家,但這裡有的是禪味法喜,隨時歡迎一掬品嚐!往昔的美濃小鎮素以農稼維生,而後代子弟為生活多遷徙外地,親近福慧寺泰半是在地的老人家,除舉行年度例行性的法會外,曾主辦「浴佛孝親朝山法會」;為回饋鄉里、關懷鄉親承辦「九十年度志工成長研習營~心靈舞動新世紀」、「銀髮飄香慶端午」義診等社會公益活動。94年度起更於每月第四週的星期日上午共修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藉由效行菩薩慈悲喜捨,剛柔並濟的德養,調伏動蕩不安的心靈,圓融事理,福慧俱足。近來,契應  雲老禪師延傳佛陀修行法要而上山參訪的年輕族群漸增,此為日後福慧寺邁向播灑菩提道種、深耕覺悟法苗的新里程。

電話:(07)681-2764 、 6814330

地址:高雄市美濃區興隆三街150巷26號
 

  • 千佛山福慧寺
  • 電話:07-6812764
  • 地址:高雄市美濃區興隆三街150巷26號
  • 地圖
  • 版權所有 ©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