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內文試閱
92、般若不是搬洛
智慧是事業與前途的本錢, 也是學佛成佛的靠山 。智慧人人都有,只是高低不同。因此,誰都希望擁有超人的智慧,不顧一切地到處表現智慧,來強調自己。
於是,多少人往往變得迷信智慧,誤解智慧,因而侮辱了智慧,也就是說這些人,不識智慧為何物!
智慧,在佛法中是兩個分別詞,應分開來解釋。
智:梵語「闍那」,或「闍剌那」(羅),意思是指知識與經驗,凡對人與事所擁有的知識與經驗,統名之謂智。
慧:梵語「般若」或「鉢剌惹」,意思是說,對事理的處斷,能夠依據所擁有的知識與經驗,而施展出來。
可見,智是慧的條件,慧是智的功能,依據條件的優劣,就可確定處斷事理的份量。也就是說,知識與經驗愈豐富,處斷事理時愈臻理想,尤其是佛法中的禪法,強調禪通三藏,也就是說明這個道理。
因此,佛陀的智慧,是肯定性的圓滿無缺。
這裡,且舉例說明智慧的緣由:
佛法中有「煩惱即是菩提」的說法,所謂煩惱,就是面臨人與事的問題而發生了困擾,使得身心失去寧靜與安祥,形成煩身惱心的情感狀況。
這種狀況在佛法的立論中,認為煩惱的生起,原本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如果,能夠面對現實,認真研討,小心探究,必定會發現人之所以煩惱的各種因緣,基於因緣的種種關係,在自我的知識與經驗中,才能產生深一層的認識。就這樣經歷了「認識」的過程之後,重新展現於自我眼前的情感狀況,自然不同於原有的煩惱狀態。
這種不同,正是突破了困境後的一些覺悟。
簡單地說,一個人煩惱發生了,卻能夠不隨著煩惱而使身心陷入不安,反而可以從煩惱中發現問題的癥結,如此,煩惱不就轉變成菩提了麼?(註:菩提是梵語,簡譯成覺悟。)
好了,大家對智慧已有一些概念,現在又回復到本題。
先談般若的面貌,般若一詞,在佛法中可用大圓境來比喻,它的運作功能,及其形成的架構內涵,且以三大類型來說明:
實相般若:這是眾生本來具足的良知良能,依照佛法中「理體」的概念,如果能做到遠離一切虛妄,那末,便不至於被現實迷惑。
觀照般若:為了證明理體的實性,必須觀察虛妄的因緣關係,照見如何突破的樞機,這便是完成般若的必經過程。
方便般若:除了實相和觀照的常規,通常在事理分別的方法上,最好的辦法就是善巧方便,依此而通達圓融,這是般若表現的面貌。
不過,這些並不是般若的全部,以般若的法義來說,必須深入佛典中的般若部,包括:方便離言說相、離心緣相、迴絕中邊、超越所有拘泥限量、遍一切處,融會貫通,以達理為依皈,行解相應,最後獲取禪悅法喜的大般若自在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