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內文試閱 三法印即: 謂行者知三界皆是有為生滅作法,先有今無,今有後無;念念生滅,相續相似生故,可得見知,如流水燈炎長風,相似相續故,人以為一,眾生於無常法中常顛倒故,謂去者常住,是一切作法無常印。 一切法無我諸法內無主無作者,無知無見無生者為造業者;一切法皆屬圍緣,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我相不可得故,如破我品中說,是名無我印。寂滅者涅槃,三毒三衰火滅故,名為寂滅印。 其次是諸法無我印,在這個娑婆世界裡,整個的諸般生物,不論四生九有,循環於生生死死的輪迴中;在生,只不過是物質的氫、氧、鐵、碳、鈉、碘等的組合體,(如經中所說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在死,物質分散,肉體腐蝕,還復本來。惟在生死,我居何處? 或許,有人以為思想意識便是我,其實,思想意識時刻都在生滅著,經中說:「念念分別」,迥然差異;無論前念、今念後念中,均無我的存在!就以情感變化來說,無論七情五欲,任何也無有我的存在。所以,我在一切物質或精神現象中,怎麼也覓我不得;這便是佛法中說:「諸法無我」的真理。 在宇宙一切生滅的假相中,由於人們執妄是真,認空是實,以至造成「貪、瞋、我慢、我疑」諸般妄想或惑業,而匯集成一股人生至苦的逆流,使得一切時空環境,無論身心內外,耽於迷茫的知見裡,往往執著不悟,以黑為白,以非為是、以邪為正,顛倒夢想,而長久地沈淪於物我一體的情感裡,纏縛住不得自堂;像生老病死,像愛離怨聚,像願違志敗等等,加以舉凡物欲利誘,感受思維,造作分別的事實,想想,的確是苦不堪言!無有些許樂趣! 我們知道了惑、業、苦的因緣成就,是:「因惑造業,因業受苦」,卻不知如何不為業而苦,不因惑造業,使得還復真如,寂然寧靜!?所以,佛陀留下的教化,標出「涅槃寂靜」之印,以使眾生修學心性,戒除諸惡,轉苦為樂,使煩惱成為菩提,為有情眾生而行利己利他的工作,造福人類社會,讓生命充實,生活有意,而達清淨、平和、輕安、圓滿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