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法之最(增訂版)

    由於佛法無定法的理論,往往發生無從下手的錯解,以為佛法止於玄妙,但以「不可說」與「不可思議」...

  • 定價:$290 售價:$261元
  • 加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精采內文試閱

菩薩乘十地

1歡喜地---已滿一大阿僧祇劫,破見思,證我法兩空,發大歡喜心,菩提之道,成就施波羅蜜。
2難垢地---斷修惑,漸離毀犯,遠諸染著,入住清淨,成就戒波羅窗。
3發光地---開啟智慧,知迷轉覺,如暗室顯現光明,照見法忍功德,成就忍波羅蜜。
4焰慧地---運用智慧,轉業成道,於煩惱中發現菩提,安住精進,成就勤波羅蜜。
5極難勝地---正受不惑,假實分明,所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成就定波羅蜜。
6現前地---住欲界不為欲損,面對染淨不生厭喜,如蓮華不為污泥染著,成就慧波羅蜜。
7遠行地---遠諸阿僧祇劫,以慈悲為願行,為苦難而犧牲,自度更度群命,隨緣境卻不變道心,成就方便波羅蜜。
8不動地---無住、無相、任運自在,五欲八風,悉無所動,如明創顯相,如虛空心念,湛然無礙,成就願波羅蜜。
9善慧地---如法奉持,善能說法清淨安住,普利眾生,十力圓具,融會貫通,十足真如法界之境,成就力波羅蜜。
10法雲地---從一切智至道種智,增上為一切種智,舉凡善巧隨緣,起心動念處,悉皆平等一如,完全饒益功類,已現究竟圓滿,無量無邊,徹然覺悟之境,成就智(一切種智)波羅蜜。

註:十地位,初地破見惑,三至十地斷修惑,也就是不執著已修之功,不懷疑所修之德,亦即是斷除思惑的修養---作者。

四念處觀法

  聲聞乘行者,修五停心觀,而后修四念處觀;依於五停心觀,在止行人的散亂,依於四念處觀,在發起行人的智性。

  菩薩乘行者,修五停心觀,而后修四念處觀;依於五停心觀在止亂心,是奢摩他法,依於四念處觀在發慧,是毗缽舍那法。

  法界次第中說「念處」,謂:

  念、是能觀之法。

  處、是所觀之境。

  基於五蘊的變化與作用,依「業我」而發起顛倒,為「道我」而修行念處;五蘊的調適即能於「業」中顯「道」,去業的束縛,成就道的解脫自在。

  所謂顛倒者、關係「色」多而起「淨」倒,「受」多而起「樂」倒,「想」多而起「我」倒,「行」多而起「常」倒;為令行者修行四念處觀,即在去除四種顛倒。

  如何是四念處觀呢?

  一者、觀身不淨,身為染著之體,亦為貪欲之源;於己於他,同異斥吸,無非分別計量而生固執,追求滿足故;實則來自父精母血,逐一諦觀,悉皆污穢;因此,為遠貪著,故觀身不淨。

  二者、觀受是苦,受為領納之用,往往厭苦貪樂;於己於他,違逆順適,無非分別感受而生固執,追求快樂故;實則苦樂之相同時,逐一諦觀,作用而已;因此,為遠自傷,故觀受是苦。

  三者、觀心無常,心為主宰之相,識心遷流變化;於己於他,生滅無常,無非體性流動而生固執,追求恒常故;實則時空差異不定,逐一諦觀,識心作崇;因此,為破主觀,故觀心無常。

  四者、觀法無我,法為行識之境,善惡構成業我;於己於他,約法計著,無非利害分別而生固執,追求有我故;實則根識源於業力,逐一諦觀,自我主意;因此,為破無明,故觀法無我。

  無論如何,四念住處,當以「般若」為體用,方能見「菩提」之道果;所謂「真如」之相境,在淨業而顯道,總不外解脫自在,入無生法忍,從有餘而寂靜,般涅槃之究竟!


中道義之識

  三論中論中道,謂:

  就所作之理,是正觀、是中觀。

  就能證之智,於偏謂之中,於邪謂之正。

  三論典藉,集十二門論、百論、中論。

  三論宗之血脈,遠朔自文殊菩薩,次為馬鳴,三為龍樹,以至龍智、清辨、智光、師子光等;另一說,謂龍樹而提婆;羅而多沙車王子,然後由鳩摩羅什,譯三論於中國,故羅什乃中國三論之初祖,並授弟子三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道生等稱關中四傑。迨後,於北齊初,法統凋零,幾為之絕;經僧詮復興,授法朗、辨公、慧勇、慧布等,較為傑出;但仍以嘉祥吉藏稱之為大成。

  三論法典,立正破偏,是其要旨:

  十二門論、盡破大乘之迷執,唯申大乘之實理。

  百論、盡破障蔽大小乘之外道之執,唯申大小乘之兩正。

  中論,全論二十七品,前二十五品,破大乘之迷執,申大乘之實理;後二品,破小乘之迷執,申小乘之實義。

  不過,破立之道,仍以八不中道,或八不正觀,或八不中觀,總歸「中道」而言義理,即所謂:

  不生不滅 不常不斷

   不一不異 不來不出(去)

  如是八不,諸經論中,有六有八,更有十者,以至十二;如是「不門」,皆攝一切法。

  涅槃經二十七說:

  「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

  智度論五說:

  「如說諸法相偈、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因緣生法,滅諸戲論。」

  不業瓔珞經下說:

  「二諦義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生亦不滅。」

  智度論七十四說:

  「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非有非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中論疏二說:

  「八不者,蓋是正觀之旨歸,方等之心骨也;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原。迷之、則八萬法藏,冥若夜遊;悟之、即十二部經,如對白曰。」

  止觀六說:

  「橫門者、如中論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一論明八門,諸經論則無量。」

  中論歸敬頌說: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八宗綱要下說:

  「八不妙理之風,拂妄想戲論之塵;無得正觀之月,淨一實中道之水。」

  中論偈說: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三論玄義中更說四種中道:

  「一對偏中,對於大小學人,斷常之偏病而說中道,謂之偏中。

  二盡偏中,大小學人,有斷常之偏病則不成中,偏病苦盡,即中顯,謂之盡偏中。

  三絕待中,對於素來偏病故有中,偏病既除,則中亦不立,非中非偏,為度眾生而強名為中,是曰絕待中。

  「四成假中,以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曰非有非無故說有無,如是之中為成有無之假,故謂之成假中。」

  雖然如是,天台止觀三說:

  「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雙照二諦(空假),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觀。」

  綜上所說,中道之體、之相、之境,闡述頗強;但是,中道之用,於「覺」之用,似手很難把握,其「中」有「道」的饒益性,不容易幫助學人,於「煩惱」的現實苦中,獲得「菩提」法樂的道果;因此,若以八不中道,作深入的探討,則可以發掘「八不」之「中」,其中的確具有效用之「道」!

  例如:

  不生不滅---於生之中具有滅道。

  不常不斷---於常之中具有斷道。

  不一不異---於一之中具有異道。

  不來不出---於來之中具有出道。

  進一步說,可以於「中」發現,必有其「道」;若能發現,則八不的「不」,便很容易詮釋其要旨,攝取「中道」的實際饒益性。

  不是麼?亦如中論偈所言: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肯定的說:「生法、是空」,但名假相,其「中」因為有「道」;即生滅、常斷、一異、來出等,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