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夏安居的迴響

    佛制九十日安居,立「前、中、後」三期,設前夏日為「安」,中夏日為「養」,後夏日為「居」。所謂「安、養、居」是標明結夏的內涵

  • 文:編輯部出處:活動報導期數:269期2012年8月刊

佛制九十日安居,立「前、中、後」三期,設前夏日為「安」,中夏日為「養」,後夏日為「居」。所謂「安、養、居」是標明結夏的內涵,約言可釋為:

  安,攝行動以入靜寂。

  養,修身心以入靜慮。

  居,護造作以入靜淨。

結夏安居,通常取夏暑炙熱之時;於佛制律法中認為夏季蟲蟻活躍最盛,出家桑蒙不宜戶外多作行動;故立「結夏」以「安居」,趁此機緣從事修養。尤其禪宗尚有立「坐夏、坐臘」的方法,應該是「進修」的增上學。

(以上資料出自白雲老禪師《心路歷程──桑蒙》一書,頁176-177。)

  除了安居期間常住自己有訂一些功課之外,菩提寺亦於七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大眾師皆摒除萬緣,收攝身心,一心精進,在住持師父 如念法師的規劃及引領下,除了有「靜坐、禮佛懺摩」的行修,還有“比丘尼眾學戒法”、“百丈禪師與叢林制度”、“百丈清規”、“惠能大師”等經論的探究課程,看似簡單但卻富含深義的提攜,不外警醒「自我」的「淨業」行為;無論是身、口、意的任何行為,都要能「以戒為師」,依教奉行,時時謹記“出家人的本份本事”,期以三學建立莊嚴的行止,獲得清淨的功德。

 

於研讀《百丈清規》中,大家看到了一個由各種歷史文化因素交錯,所形成的動態式的叢林規矩,教示僧人安頓身心,立身處世的規則。雖則時空轉變了,現今看來感覺有些制度與組織在運作上,似乎產生一些不適應時代和難可實踐的規矩,但是若能掌握佛陀制戒與古德建立叢林的真實精神,把握這些道理對於現代僧團的意義,相信可以善巧運用在日常的行持中,並開拓生命的格局。

這次的研討,循序漸進,以般若慧的開展為主旋律,逐一探討教材義理的核心重點,容許多元觸角的探索、解行並重。除了生動的講述、台上台下雙向的交流之外,念師父還透過投影片的播放,緊扣現代生活及新聞焦點,更顯活潑,激起眾多迴響。

以下的心得報告,可與大家分享:

 

 

 結夏安居的迴響

夏安居研讀《惠能大師》心得之一   寄

結夏安居期間,住持和尚尼如念法師帶領大眾師一起研討師父著作《惠能大師》,其中,討論有關如來禪與祖師禪如何界說?說得具體而更為明顯一點,也就是這二者的區別,如何去分辨呢?

自達摩祖師來到中國弘揚禪法,遞傳至六祖惠能大師,才正式有了學派之說,所謂「南頓北漸」,各立禪精神。然而,追本溯源,依其起始,有兩種不同的源流,分為如來禪與祖師禪的區別。

如來禪的淵源,依據《大梵天問佛決疑經》記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以示眾,而皆罔措,惟迦葉頭陀破顏微笑,當時,世尊謂:「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由於如來禪是《楞伽經》中四種禪法之一,是有經典可依據,有道理可申明,有方法可教授,有系統可依循;一切不離於如來所說所宣所行的事實,而依如來的道理和方法以行修學之,就稱為如來禪,如達摩祖師傳承者是。

中國祖師禪的一大特色是體取本來面目,六祖惠能便是建立這種中心思想的創始人,祖師禪不同於達摩祖師的四行二入,也不同於靈山會上的拈花微笑,倒與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在雪山苦行不得究竟,便設座菩提樹下,夜睹明星,頓然大悟而成正等正覺的旨趣完全脗合。依此,無經典可依據,無道理可申明,無方法可教授,無系統可依循,一切諸法,包羅十方三世諸佛所宣所行者明朗活潑,博大精深;惟上根大智的眾生可行修學之,在惠能大師的闡揚下,遂成為學派,稱為祖師禪;但六祖下,不一定皆為祖師禪行者,仍以如來禪行者為絕大多數。

師父在《學佛之道》之〈修持法要〉中說:

如來禪的修學法要是:1、漸修:北宗神秀所主張者。2、頓悟:頓然明心見性,為南宗惠能出家後所表現的一部份。3、透關:透過三關,就是本參,重關,末後生死牢關。4、話頭:宗旨在抱定一句「念佛的是誰?」或「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的有意義和無意義的話語,聚精會神的去默默參究;依之而生起疑情,直到覺悟為止,便是參話頭的樣子。5、禪七:一七或十七(七日一期)禪期,放下餘事,專心參究,而求尅期取證的一種修學方法。

祖師禪的修學法要則是:1、靜慮: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饒益,於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事物物;體取「正與反」二面的因緣生法,以第三者的立場,以無所為卻又無所不為的心情去觀察,去分析,去歸納,有時可以得到結論,有時會白耗精神;但不論如何都只能任隨它去!2、研教:百千言句,惟在一心,入佛知見,解佛知見,不著知見;卻也不違背於佛陀的言行,認取「何者是?何者不是?」的基本立論。然何者不是?並不是認佛陀的言句,而是取諸般思想的變化。3、研經,恒沙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佛陀是如此,我又何嘗不可以如此?4、探論:廣闊諸論,探討究竟,以增靜慮時的思想運用力,以補靜慮時的智慧發揮力;這樣才不至入於邪魔外道。5、持戒:是佛子的法身命脈,修禪者是佛子,自然不能例外。6、修定:是修養心性的最好方法,也是明見心性的最佳基礎,;此,修學「祖師禪」是「水中撈月」,「捕風捉影」的勾當。

在一週的研讀期間,非常感謝護法信眾的大力護持,讓大眾師得以暫放寺務,全心投入這研讀共修的活動,並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法界有情眾,皆共成佛道。

 

結夏安居的迴響

淺談六祖惠能大師的「自性」說

如安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半夜三更,為其解說《金剛經》開悟時,感嘆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翻成白話,大意為:「哪裡會想到自性本來是清淨的呀!哪裡會想到自性是本無生滅的呀!哪裡會想到自性本無動搖呀!哪裡會想到自性能生萬法呀!」當其在十五年後,開啟法宴,講經弘法,為眾破迷開悟時,始終強調「自性自度」。他說了許多為後世傳頌的法語,在在處處都強調修行從「自性」下手,茲大略列舉如下:

·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

·     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

·     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是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

·     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

·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     識自本心,即自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

·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     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

·     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     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若見諸境不亂者,是真定也。

·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     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

  六祖惠能大師認為「自性自悟」是修行唯一的一條路,他認為: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唯須自悟,但需求善知識指示方見。在《壇經》‧懺悔品裡,開示道:「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又「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即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那麼,「自性」是什麼?在《壇經‧付囑品》裡,提到:「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所謂「含藏識」依字義來看,是指人的如來藏識,或稱為阿賴耶識,意即第八識。在唯識學裡謂「阿賴耶識本自清淨」,吾人皆知阿賴耶識含藏無始以來種種善惡業等種子,只因煩惱塵垢所染,並非阿賴耶識本來面目,亦含藏成佛的如來種子,故也稱「如來藏」。

   在《壇經‧機緣品》裡提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意指人的自性具有三身即「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清淨法身」是指人的本性是清淨的,「圓滿報身」是指智慧,能念念圓明、念念自見;「千百億化身」是指人的行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念惡化為地獄,念善化為天堂,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不思萬法,性本如空。

   成就菩提道果必須具足此三者,及此是修行下手處,但不能離開轉識成智的過程,即《壇經‧機緣品》裡的偈:「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及「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悟任隨形。」依六祖的見地,亦即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六識為妙觀察智,轉七識為平等性智,轉八識為大圓鏡智;迷為識,悟則為智,修行不外從「意識」來轉。

  六祖在《壇經‧般若品》裡提到:「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因為「如來藏」含藏有成佛的種性,雖然六祖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但得待清淨後才能成佛,煩惱也得透過「轉識」方能見菩提。

  六祖所說的「自性」雖含藏萬法,若沒有透過去蕪存菁的過程,佛性便無法顯現;所以,「自性」不能當作「佛性」來解釋,亦即頓悟還須漸修,才能得菩提、證清淨法身、成佛道的機會。

   人人本具佛性,不待修便有,若沒有機緣顯現,等同無,舉例來說:生長在犯罪世家的孩子們,也許終其一生都在以犯罪為常的環境裡,沒有機會培養「佛性」,「佛性」顯現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那麼,「凡夫即佛」的事實,也只就存在於有緣修學佛道者的認知了,若有緣學佛者,執持「凡夫即佛」的事實,卻不肯修行,凡夫便永遠是凡夫而已。

    六祖說: 「凡夫即佛」其意是指:人人皆具有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煩惱即菩提」其意是指:轉煩惱方證菩提。所以,六祖開示:「無相懺」及一行三昧、一相三昧的修行法要,就是在教導修行從身心的貪瞋癡及我執裡去修正,這在《壇經》裡是處處可見的,絕不是不經過修行便可成佛的,六祖所稱的「自性」也絕非一般所說的就是等同於「佛性」,其理甚明。

結夏安居的迴響

   「無念、無住、無相」                 真常

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定慧品》開示道:「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由此,可知「無念、無住、無相」此“無”字一門是六祖認為見自本心、本性的明心見性之路,也是中國祖師禪者據以修行的依歸。茲就吾人所體會的,略述如下:

無念

    何謂「無念」?六祖在《壇經‧定慧品》說:「無念者,念而無念。」又言:「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又說:「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由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頓悟入道要門論》說:「無念者,一切處無心是,無一切境界,無餘思求是,對諸境色,永無起動,是即無念。」換言之,即遇一切境,能不起心動念,不起分別心,不起貪瞋癡念,且能念念於「覺」即是。亦即《壇經‧定慧品》所說的:「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可見「無念」究極處其實是「念念於覺」是修行的根本。

無相

 《壇經‧定慧品》論「無相」為:「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金剛經》言:「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言:「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所謂「相」即《金剛經》所說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修行便是指要破此四相。

     雲老禪師在其著作中談到“無相為體”時,標舉出《大智度論》說:「諸法實相,是一切法無相;是無相中,不分別是佛是畜生;若分別,即見取相,是故等觀。」眾生平等,不應是畜生而有所輕賤,也不應其是佛而起分別心,此亦即所謂「離四相而絕百非」之意了。

無住

何謂「無住」呢?《壇經‧定慧品》說:「念念之中不思前念,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住」是駐留意。「無住」無所駐留,但是對「念頭」卻保有智慧的觀照,不住著於六塵境上。六祖認為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便是「無住」。例如:有些人行善,不以此為傲,或人有對不起、冒犯我時,能不起報復之心,便是無住。雲老禪師的著作中談到「 無住為本」時說:「無住原為實相之異名,實相亦即性空,所以,於此空相中,本無所住,是立無住為本。」若能把握此「性空」意,於人我日用之間,常起觀照,就是「無住」的修養了。

綜上所說,無念、無相、無住,關鍵在於「無」字,雲老禪師說:「無,不是沒有。」而是要從「有」來突破,有念、有相、有住皆是煩惱,若能突破,便是「無」的狀態,但不是「沒有」,煩惱消失了,菩提顯現了,必須連菩提也不執著了,才是所謂的「無」。

此次結夏安居,是由住持和尚尼─如念法師主持,並與大眾研討《六祖壇經》,如念法師舉例生動,激起在座熱烈的討論,並運用投影機活潑教學。首先談「淡定」與「禪定」的不同;再論六祖惠能大師「定慧等持」的理念,念師父引用目前網路最夯的一小段影片,讓大家討論莊嚴身心最勝妙的戒律。她說戒定慧修持不好,是因為察覺返照的工夫做得不夠,以致隨著意念「生滅、生滅」而轉,所思所想都是自我的利益,無明迷惑因緣境而牽扯不休。在《六祖壇經‧定慧品》中,惠能大師開宗明義便說:「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定能生慧,慧能生定,定慧一體。」

《壇經‧定慧品》又說:「常生清淨心,定心而有慧;於境上無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無心,雙修自性證。」最後必須導歸「無念、無相、無住」,面對境界時念念歸宗,契入自性佛道。那麼該如何將「無念、無相、無住」的法義運用在現實生活中,利人利己呢?念師父舉了一則新聞進而做深入的導引:

有一家蛋糕店的蛋糕做得非常可口,賣點好到連中南部的人都競相搭車來搶購,誰知一次顧客發現玻璃櫥內有一隻黑黝黝的老鼠在偷吃蛋糕,新聞播出後引爆為話題。消費者覺得噁心,心想:「這家店怎麼這麼不衛生,真噁心!以後不買這家的蛋糕了!」記者想的是:「太棒了!又有新聞可炒!」至於記者問老板是怎麼處理這隻老鼠的?老板笑而未答,可見立場不同,一件事因為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想法與觀點。

念師父問大家看完這段新聞的“第一念”是什麼?在一連串色塵緣境中:“消費者”、“記者”、“老板”的發言,有沒有想到這隻老鼠是怎樣跑進櫥窗內的?還有當新聞播出後,大家有沒有想到老板及多家連鎖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員工的生活怎麼辦?聽說有一位記者的思惟不同於他人,他的新聞標題是:「一間店經過十二年的苦心經營,因一隻老鼠而毀於一旦!」讓我們知道原來店家是從代工慘淡經營起,多年的辛苦白手起家才有今天的局面,這番遭遇相信「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

最後念師父把話題引到法義重點,她問大家:讀了這則新聞要如何做到無念──也就是要有“突破性”、“開展性”及“饒益性”的思惟,莫從自己的觀點去看。什麼是「念而無念」?以下不同的說法便出爐了:

有說:「老鼠吃東西,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有說:「勸人家“眼不見為淨”,萬一還是“不淨”吃了拉肚子怎麼辦?」

有說:「非吃蛋糕不可嗎?萬一周遭環境難掌控,又有老鼠作怪怎麼辦?」

又:「店家不是已經釋出誠意公開說要歇業兩天,全面消毒、打掃環境嗎?何必吹毛求疵!」

又:「以人的“分別心”來看白老鼠與黑老鼠,一個可愛一個獐頭鼠目,為何差別這麼大?」

念師父等大家拋出不同的觀點後,提出一個問題:「老鼠偷吃蛋糕,人會大驚小怪,是否意謂著“蛋糕是你要買來吃的”,是你所在乎的;如果老鼠吃的是垃圾,想法會不會不同?」

總歸是「相」的問題,必須層層剖析,認識自己的意念,從「有相」著手,做到「離相」,乃至「無相」,時時與道相應!如果還是在人、鼠、蛋糕上面打轉,肯定沒有離開妄想塵勞的幻影,好比:大家都知道要吃得健康才能活得久,有沒有去思考活得久要幹什麼?生命的饒益性在哪?般若慧的開發如何下手?六祖惠能大師的“自性之道”,並沒規定許多修證的儀規,而是重視從實際生活中去體悟及修證,發現自己的真如本性。

 

 

結夏安居的迴響    

 六祖惠能大師的淨土思想   醒明

             

《壇經》在中國思想史上,深具影響力,其所揭示的修行觀念,為佛教傳統修行方式注入源頭活水,促使禪宗蓬勃發展。尤其將佛說的『隨身所住之處常得安樂』的「淨土觀念」闡揚得淋漓盡致;打破東、西方位與根器的利鈍,突破成道的緩速。無處不是提引學人了悟自性,去認識心中的淨土。

《六祖壇經》〈第三決疑品〉中,記述六祖惠能大師為韋刺史解釋,達摩祖師何以說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設齋,了無功德以及念佛往生西方的疑問。闡明凡夫對「功德」及「淨土」的認識僅止於「相」。由此導入「心淨則佛土淨」的「唯心淨土觀」並以〈無相頌〉揭示在家修行法。

如《維摩詰經》中說:「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就此「豁然」兩字,為眾生開出一條修行的明路。在結夏安居時,對於「六祖惠能大師的唯心淨土觀」的理念及行門,進行思惟後的心得,可以分為六點。今略說個人的淺見:

 

一、               自淨其意返觀自照,體悟自性,在在處處無不是佛國淨土:

  六祖認為在家、出家都不是成佛的必要條件,所以無須在虛妄假相上分別,但以「自淨其意」為修行的要務。因為修行無非在淨化自己的人格。淨化人格,即不須有時間、處所、身分的分別,只要在日常生活裡,行住坐臥中,返觀自照,體悟自性,在在處處無不可成道;不思善不思惡,淨土即在當下。

 

二、               修淨土必須具備許多功德資糧:

對於「功德」,六祖惠能大師鉅細靡遺的解說,例如:能認識自性就是功,能等視一切眾生就是德。念念之間沒有滯礙,常能見到真如本性的真實妙用,這就叫做功德。念師父也提示:功德要在自性中發現,在自性中修養,成為一種力量。“功”就是要去累積,經過漫長時空的修行,其不只靠布施種福田而已。就如《壇經》中說:「念念不間斷就是功,心行平直就是德;自修心性就是功,自修身行就是德。」

 

三、心懷驕慢,不知謙虛、柔軟,西方極樂世界便很遠:

六祖惠能大師認為:內心謙虛卑下就是功,外面依禮而行就是德;從真如自性中建立萬法就是功,心體遠離一切妄念就是德;念念不離自性就是功,應用萬端而不染著就是德。如果要尋求功德法身,只要依照這樣去做,就是真正的功德。否則西方極樂世界便很遠;真正修功德的人,心裡絕不會輕慢他人,自高驕縱,而是普敬一切眾生,慈悲喜捨。

如果還會輕慢他人那表示我執並沒斷除,自然不會有“功”;心性虛妄不實,自然無“德”。念師父提到一位《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當別人羞辱、咒罵他,他還是謙下的向眾生頂禮,邊走邊說:你們都是佛!你們都是佛!我要向你們頂禮!

 

四、自性有迷覺,自然“佛與眾生”有別,首先須守好六根門頭,照顧好自己的身口意:

《壇經》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貪欲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所以修養心性的下手處就是先去除貪欲,心中存貪欲邪念,就會招來無明煩惱。一則新聞:一間店的前面有一塊空地,空地的主人一直想以高價拋售給店主老板,由於出價離譜,交易失敗;地主便使出惡計,心存不良,將通往店面的道路圍隔起來,讓老板無法做生意。像這樣的人不願奉行十善,如何得見西方?常說“稱名唸佛”要唸到一心不亂,如果處處是冤親債主,處處自設障礙又礙他,怎能達到「一心」?雲老禪師的法語:「心存和樂氣,念起無怨尤」,就是要我們好好照顧自己的起心動念,心常行平直。

五、若能了悟無生無滅的頓教法門,見西方淨土只在剎那之間:

雲老禪師在著作《惠能大師》中說:「心欲修,性欲養,修心則明,養性則現;心性得修養,必能得明現,心性得明現,則能得成就;因此,心性一如,成正等覺。」故欲見自本性,必先明了心性,才能得大圓鏡智!

 若依相上說,有生有滅、有遠有近,有快有慢,西方好像距離我們娑婆世界有十萬八千里,其實這十萬八千里是象徵眾生的十惡八邪,所以便說西方遙遠,這是隨“相”隨“心”而說的。若說西方淨土很近,是為根性銳利的上智人隨“性”而說的。一個人如果能夠認識自己的自性佛,便能念念見到自己的本性,於瞬間便可到達西方淨土,見到阿彌陀佛了。

總說一句,「人有兩種,法無兩般」,隨其心淨佛土淨,西方在心,凡夫愚人不能了悟自性,那是不認識自己身中自有淨土,才會發願往生東方或西方;覺悟的人到那裡都一樣是淨土。所以,人的根性雖有利鈍兩種,但佛法並沒有兩樣。隨著自心清淨,自然佛土清淨。所以不是地方不乾淨,是人的心不淨。試問:如果東方人想去西方,那西方人想去哪裡?

所以一切相對的名相與觀念,都是緣於人的計較與執著才會被創造出來。最初造出東西方位是為了溝通方便,哪知眾生起了兩般分別,惠能大師就是為了打破眾生在東西方位的執著,所以才做此論,但他並沒有否定西方,只是強調心性修養的重要,說明「東方人只要能使心清淨,就沒有罪業;反過來說,即使是西方人,如果心不清淨,一樣是有罪過的。」

 了解這些道理而能奉行修習,真如覺性自然大放光明,外照六根門頭清淨無染,內外澄澈如同清淨的西方極樂淨土一樣;可見佛淨土不在他方世界,就在自己的“心”中,正所謂「即心即佛,見性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