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73期2012年12月刊
你我本來不是同一國度的子民,卻在讀佛學院時,變成同一國度的佛弟子,你拿出你的包容,我拿出我的謙虛,達成共識
文/釋蓮鼐
1.你我本來不是同一國度的子民,卻在讀佛學院時,變成同一國度的佛弟子,你拿出你的包容,我拿出我的謙虛,達成共識,居然可以像一股清澈的流水,拼成了一條菩提大道可以通往解脫的指標。
2.你我登山而去,讓書冊留在空桌上,讓斜陽平躺在門口上,讓門隨意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卻無人應聲,你我都未返回。
3.你我各自孤獨,各自藏匿在種子庫,互相看不見,因為一看見,就會引發各種情感反應,而且會愈來愈多,染淨著對方,但業中有道,看誰先轉業成道,轉迷成覺。
4.你我想到很遠的地方,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一起登上鞦韆架,玩著往上搖的盪鞦韆遊戲,前一秒你超越我的肩,後一秒我超越你的頭,才會看得到虛空下渺小的一世界。
5.你我同住同行,是同參道友,也非同參道友,是單,也是雙。你我同相同體,是色身,也是法身,是真,也是假。你我共修梵行的道,一齊力爭上游,一齊逆水行舟,是悟,也是覺。
6.你我的身體各個寄存在不同的盒子裡,然後一個寄往山河大地的空間,一個寄往無限量的時間。沒有誰知道將來會被引發,像打開一道生死門,誰會是依然無動於衷的人。
7.你我用心靈相觸,通電,訊息如當頭的棒喝,給予剎那間的醒覺,隨後即是無明的困惑,有轉業成智的覺,有細水長流之悟,還有你我兩人之間佛法的甘露水。
8.你我相繫,以風鈴的形式,懸於風和雨之間,八風更迭。風雨的順逆迴轉,你我只得隨著分解風鈴的組合,形式變為顛倒,難以相聚,難以捨離。
9.你我都被“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文字意象所震撼,然後終生執著那一片業幻,你從五蘊的右端進,意念蜿蜒,我從左端進入,末那抉擇,卻從未發現,從未停止生死輪回的流轉。
10.你我已無意分辨「煩惱即菩提」和「菩提即煩惱」有什麼不同,正如先有男或是先有女的爭執,雖然把這些寫入是因緣與因果的顛倒,但你我仍然願意在黑暗的房間裡尋燈。
11.你我陷入虛妄的變幻中,心先浸染變善變惡,而意念失去平等,只有三毒如濁水,緩緩,下沉。你最後帶著慈悲躍出,我則選擇了喜捨,只有菩提還在考慮。
12.你我走在回程,與回不去的業我告別,與改變容貌的法身敘說三際,沿途造作行為如同許多泡沫,陪著你我隨念而化解,最後解脫之門,則是成佛之道永遠的受持。
13.你我用筆墨各寫一個最有意味的字「生」和「死」。我把字遞給心,心把字給門;你把字交給“念”,念把文字交給“識”,然後,分別被染垢和妄慮盜走,再也尋不回。
14.你我脫離一個完整的色身後,再想重新編寫時,已變成一首樂章的休止符,情識是沒有脈絡的,最適合寫成詩,只要有了像種子的形式,就等著隨緣的生滅變化,讓佛子模倣,模倣佛陀的姿勢。
15.你我晨起,將無明的心摺疊,打包在一個旅行箱裡。將五識的相續識貼在心房鏡子,梳理出你我同一個方向的模型。像虛空藏暫住的一顆種子,業或道映在你我的臉上。
16.你我被夜色侵襲,被不同的意念佔領。緣境,像是發芽的種子,只是,開在焦土上,把識田中的道我呼喚出來,你的八識裡猶有空性,棄置的外殼仍含藏著一個覺的我,我們在覺悟中。
附:文本參取詩人蘇紹連的“超友誼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