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與老鼠──小故事的啟示 

                                                                                   文/慚愧

 如果東西不見了,完全沒有線索可尋,那麼,請不要去責備身旁任何人,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去處罰所有的人。這樣子並無法遏止小偷,情況並不會好轉。你只使會迫使好的僕人離你而去,使得小小的不幸演變成更大的不幸。

以前,有一位販賣各種食物的人,建了一間倉庫,儲藏各種東西。由於老鼠為害倉庫,他就訓練了一批貓來捉老鼠。於是老鼠不敢輕舉妄動;這位朋友過著安寧的日子,貓兒日夜巡邏,一切似乎很順利。但是,問題來了;這批貓兒之中有一名小偷。其實貓就像人一樣,你能期望什麼呢?甚至身為檢查員的貓之中也有敗類。嗯,那麼就逮住這名小偷吧!這是第一要務。然後單獨處罰這名小偷,但是對其餘的貓要公平。但是,我們這位商人卻要處罰每隻貓!這個透露狡詐意味的命令一旦傳到貓們的耳中,所有的貓兒無論該不該罰,都逃出那間房子,沒有一隻留下來捉老鼠。這正是老鼠所等待與欲求的──完全不再有貓,食物很豐富。不到一個月,老鼠們把倉庫的東西都吃光了。

心得感想:

對人要看長處,適才適用,不要引狼入室;對事要察覺返照。此故事凸顯出「想行之間加大間隔」的重要性,不能以眼前看到的、聽到的就信以為真。若用自我意識加以斷定什麼,必須知道多方求證的必要性。老和尚曾說過:“本山門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的作用,曾經被外界誤解義趣。應該是說:只要對方想來這寶山學習,都有機會來挖寶,而當你覺得學成了,當然可以去他方繼續參學,因此外界錯誤的解讀會間接造成其他人的錯誤的認知,影響到本山的風評!

因此意念間的決策會響整個事件的命運走向,故事中若主人秉公處理,只處罰一隻貓,對其他的貓來說,也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既可賞罰分明,亦可確立威信,然而主人對 “公平” 錯誤的認知,讓其他無辜的貓兒給嚇跑了,落得兩頭空,真是得不償失!若主人能在想行間拉大距離,把自己當下的意念內涵好好止觀一下,透過研究、分析、認識,做出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對方的決策,才是具有般若智慧的決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