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要

                                                                           文/如云

  修行,旨在修心,但看得到的只有「行」,意即指隱藏其內的那一份心境。人,用語言、文字來形容那一份心境的種種現象,再詳細說明其衍生的法理義。目的是要讓修行者明白道理,才有修行的準則。

但、明白道理、卻不一定能如實的依理而行?其中便指出一個無法照見的盲點。

修行之要,首先一定要明白、進而照見此盲點,否則所有的修行,全部在此盲點中進行,是完全自我意識的表現。這個盲點、指的就是「果得欲心」。修行人的心中,如果充滿了欲望,雖了解道理,但卻無法如理的實修實證,顯現其法義。在「明白道理、又無法落實」的情況之下,就很容易誤解經義,而不自知。

所謂「知道道理好修行」,因此修行人在開始之際,就應該先明白「經中所顯示的法義、均是應無欲而顯」,在自己有欲的心境下、所領悟的、當更細心觀照,以免認定為實,行之有年,修正更難。

針對這個「果得欲心」,要如何去對治呢?世尊具體指出了一個方向,就是經首所示『如是我聞』此法行。一般解釋為「如我所聽聞,確實無誤」,但、若以一個法行的角度契入,便可發現其義指「如我當下一聞聲,即知義的這個直契法行」。從這個直契的法行中去觀察

(一)            能聞之性、唯一不變。

(二)            自心於了知法義之後,是如何的變化?

  如此,就能漸進發現「四相」「三心」,一生起,即可照見。修行之人,若在「我相」之中,而不自知,等於在執著之中修行,但「執著」其實是會感覺到進步的。這裏就有一個關鍵處,「自知、或不自知」。自知者:所指的進步,即謂「發現更細的執著」。不自知者:所指的進步,即謂「修行有成」,但其實很可能是徒增一執。應此「不自知」之心意,要再回心,難度更高。

一個修行人,在其心中所存,一個是「發現更多的缺失」,其心自當謙卑。另一個是「我愈來愈進步了」,其心自當意滿。其後續的成就,可見一般。

要從何處契入觀察「三心,四相」呢?在《金剛經》中,有一句話「於意云何」,令聞者自覺、內照己心意識,不需多想,當下即可觀察自心的妄造。

從「如是我聞」,到「於意云何」已經指出方向與法行了,時時刻刻,點點滴滴,自有其作效果得。如果一個修行人,忽略此處,一心思索,研究經義,通常無法領悟經義直指之處,因為其指之處,均是心意識的法理義,只

留給「善分別自心現」的人來領悟。「用心思議」的人,只能「知道法理的表相」,法義實境,是無法領悟的。因為「心行」不同,心義,必然不同。人之領悟,必然是在自心能顯其義之當下,方可領悟。

既然知道從「於意云何」處切入,去觀察自心,但千萬不可忽略「如是我聞」此中之法行,倘若偏離此法行,則對所觀察到的「於意云何」,必然會不知不覺的執著,而導至欲心當前,而來修行,便會落入偏邪而不自知。

依此方向,來看《金剛經》中的對話,應可進一步的明瞭,世尊,提點、於意云何,須菩提言、觀察自心之所得,世尊,再提點其中的盲點,並直指正確之法理,並顯示依法而行,自然而顯的法義實境。才會有「是...即非....是名....。」這些文句,是在直指心行之義境,不是供修行人來研究的,如果讀經的人,能如是契入,必能如是信解,如是受持。

前述所言,乃藉經文解讀上的差異,去點出一個人性上的盲點──「以果為因的思考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