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深處有人家

    元宵節的煙火還此起彼落的響著,就接到北區召集人黃玉真居士的電話:白雲書坊要請翔師父開課,講授《普門品》,有沒有興趣來聽課咦?白雲書坊請教授師開課,這可是新鮮事兒!

  • 文:編輯部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16期 2007年 7月刊

                                                                                           文 / 台北白雲書坊書香讀書會員

前言:上了一堂翔師父的課,覺得其中有些內容,能幫助佛子們更容易把握老和尚的法要,摘要為文,提供參考。
元宵節的煙火還此起彼落的響著,就接到北區召集人黃玉真居士的電話:白雲書坊要請翔師父開課,講授《普門品》,有沒有興趣來聽課咦?白雲書坊請教授師開課,這可是新鮮事兒!

91年五月我們一行五人參訪天岳山梵音禪寺,翔師傅是當時的當家師。午後大夥兒在寺前涼亭喝茶聊天時,翔師父「突然」出現,主動參加聚會,一聊就談了兩個小時,法味濃郁,大夥兒猶如醍醐灌頂、心開意解。但因為隔天還要上班,雖然意猶未盡,還是得打道返回台北,這是與翔師父法緣的開始。而後陸續在華德禪寺、台北講堂,總是儘量把握難得機緣,向翔師父多所請益,也解開了許多心中的疑惑。(之所以用「突然」二字,是因為事後黃玉真居士說:她之前也與 翔師父見過好幾次面,從來沒聽他說過話,沒想到他會主動的參與聊天,更沒想到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像長江黃河、滔滔不絕)

「普門品」這課程, 雲老禪師剛於電視宏法中講過,自己也請購了DVD再看過一遍,近日也在思索著相關的問題。問題的發生是因為這次參與護摩法會時,當大眾唱誦著觀音十九字聖號時,心中感受到人世間種種無奈,唯賴菩薩慈悲加護,方得以離苦脫難。可是,老和尚一直以來都是教我們要「運用思想、發揮智慧」,自己要「自在,做得了主」。這「仰賴與自在」二者之間如何調適、如何圓融?在聽 老和尚的課時,心中就一直在想:「若以般若法門,如何看待普門品的內涵?」嗯,就帶著這個問題去向翔師父請益吧!

三月十八上課了,點點人頭有三十來個,直把書坊擠得水洩不通,書都要搬到地下室和騎樓下擺著,人才勉強進得來書坊,真是盛況空前。
翔師父開宗明義的說了:先談談四無量心,而後由四無量心進入普門品,可以更容易把握普門品的法義內涵。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慈悲是拔苦與樂的行為表現,喜捨則是以「歡喜心、捨我」的精神內涵。之所以稱為「無量」,就像父母對子女的關愛一般,是沒有條件的付出;是依於自己的修養,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沒有最低的標準,也沒有最高的限制,不以「多少」來談慈悲。

「慈」是與樂,給的是「究竟常樂」;「悲」是拔苦,拔的是生死苦。世上的樂,都是欲愛之樂,而我們也知道,世間法都是相對法,有樂的存在,就可預見苦的將起。人有了慾望,就會有不滿足,而生起煩惱,依於佛法,則可由煩惱中見菩提,而生法樂,但這還不究竟。
「喜」是以歡喜心行布施供養,六波羅蜜法中的「檀那波羅蜜」、菩薩十地的初地「歡喜地」都是有其次第,強調歡喜心的重要性。
「捨」不是捨棄、施捨,捨的是「我」。菩薩「無我」,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菩薩的心中沒有自我,但有眾生。
我,也是眾生中的一員,所以菩薩也要能拔自己的苦,與自己的樂;也就是當緣境來臨時,要能歡喜承受。

人之所以有苦、煩惱,是計較執著的緣故,執著於自己喜怒哀愁的感受,計較對方的應不應該。所以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每一個人總認為別人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同時每一個人也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光是在是非裡打轉,於事並無助益。
老和尚經常說的,要抱持「讀」的態度,去面對人與事,從中去學習、認識,如此可以出離自我的煩惱,突破我執,也就是煩惱障。但是問題仍然存在,還沒有解決,此時心中要有兩個我:我的想法與感受、以及對方的想法與感受。以這種修養,則可突破所知障,也就是法執。

翔師父說到這裡,喝了口茶水,此時有一居士即從座起,問曰:「敢問翔師父,老和尚曾舉的一個毀謗的例子,說既然是毀謗就不是事實。我總感覺:毀謗的內容雖然是不真實,可是所造成的傷害、旁人的誤會卻都是真實。請問 翔師傅,能不能用剛剛所說讀的內涵,來檢定毀謗所造成的傷害?」
嗯,這個問題問得不錯,頗有點法味。

翔師父說了:毀謗的造成,首先要去認識它的因果關係與因緣法則。就現實而言,我或許可以不在乎一個人的毀謗與誤會,但如果讓周遭很多人誤會,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很大的傷害。這就還牽涉到「業的修養、與道的修養」。業的修養就是當業報顯現時,要能歡喜承受,有了這種修養,才有機會進入道的修養。

人有感性與理性,這些均屬於業的範圍。感性與理性並不是相對法,人常常要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取得平衡,其實人要嘛就是感性,要不就是理性,二者並不存在平衡的關係。「道」不在感性之中,也不在理性之中。要把握的是:是「誰」在感性?「誰」在理性?
實際上,什麼是道的修養?要是能做到「就事論事」,那就是「道我」。可是,如果把「就事論事」掛在嘴邊的人,那卻是一種傲慢!

探索佛法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轉眼間到了下課時間。課後仍有許多居士圍著翔師父問問題,我的心中因有些感觸,也就先行離去。本來以為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只要我好好學習普門品,他會以三十二應身來救我、渡我。聽翔師父的意思,好像反倒是佛子們應該學習觀世音菩薩的四無量心,才有機會顯現觀世音菩薩的修養,以三十二應身的去自立立人、自渡渡人。
或許,我原先的疑惑「仰賴 VS.自在」早已經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