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78期2013年6月刊
學佛行人,尤其出家人不只是修行辦道,還要脫胎換骨。
文/朴
學佛行人,尤其出家人不只是修行辦道,還要脫胎換骨。修行辦道只要老實修行如法辦道,那並不難,脫胎換骨,顛覆無始以來業習的自己,重塑一個新的自己,就不是那麼容易。塑是塑造也可以說是調理,我則是指每個人的那個「我」。為什麼要自我調理?一定是那個我有什麼地方不圓滿;有什麼方面的缺失,要把缺失重新塑造或調理,使其轉變為好的、沒有缺失的;而好的也可已經由重新塑造調理變得更好。不管是塑造或調理,都是一種修行,即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為。當然這過程必然會經歷辛苦、挫折、沮喪等等逆境的考驗。
我由五蘊(精神)、四大(物質)及十二因緣依業力而來。談我之前先說一個故事:
中國大陸北方,大部分家庭以馬為代步工具,譬如:到田裡工作、到市集辦事大都騎馬。有一個農夫,每天在田裡耕種,完後就坐上馬車回家,因為田裡的工作實在太累了,路上他迷迷糊糊、昏昏沈沈睡著了,可是每一次他都還是能準時回到家,因為那匹馬很清楚回家的路,所以才有一句成語叫做「識途老馬」。
有些人就像這個農夫一樣,從出生到老死,這一輩子怎麼過的?人生當中發生了些什麼事?該怎麼處理?好像迷迷糊糊,有一天過一天,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歸咎於宿命,什麼命運天註定,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另外一種人,他也是一輩子到終了,可是他的人生路要如何走?中間所遇到的障礙該如何防止?如何面對,卻是清清楚楚,就像那匹老馬一樣。
學佛行人既然已經捨掉了世俗的那些名聞利養,走行修的路希望重新塑造一個「我」,一個截然不同於過去的我,那表示至少已經清楚了今後要走的路,不管過去的路是不是走的跌跌撞撞或一帆風順,今後擺在眼前的是一條自己選擇的要去面對,去克服,去披荊斬棘的路。
自我調理,如果用現代語言來說,可以EQ管理來替代。EQ管理的好,情緒掌握的好,自我調理就比較容易,換言之在道業上也比較能夠提升。因為情緒反應或說情識作用和五蘊有著極大的關連。
有一對夫妻都從事教職,太太是國小老師,先生是國小校長,幾年前先生發現自己有了糖尿病,所以想趁政府優退專案辦理退休。但太太是個傳統女性,她認為工作應該是一個人生活的大部分,人不能沒有工作,更何況還不到60歲,當然就極力反對先生退休,但先生並沒有採納,還是辦理退休了。這時作太太的一下子沒辦法適應,就向女兒講了很多情緒話。有一天,母女兩為了一件事吵起來了,二個人越講越大聲,坐在一旁的先生,不希望她們吵得太兇,就出言制止女兒頂嘴,結果沒想到女兒更火大,話一轉,對著他爸爸說:你別再為媽媽說話了,他說你沒有了工作,也沒有社會地位,沒有人看得起你,你是個沒有用的廢人!
如果這件事的男主角是你,聽了這句話,會有什麼反應?
整起事件裡面,沒有辦法控制情緒的有二個,妻子對丈夫的情緒,因為不能明白丈夫的想法而以自己的認定,認為先生太懶、不想工作、生活沒有意義,她就不會設身處地的替丈夫想想,先生工作近40年,現在身上有了慢性病,加上政府優退,而先生也想規劃退休後的新生活,可是作妻子的不這麼想,而是完全的以自我意識去認定先生的不是,於是說出了實在不好聽的話。
第二個情緒沒有辦法管理、消化的就是女兒。當著爸爸的面,把媽媽和她講的情緒話全都抖了出來,唯一在情緒調理上還可以掌控的是爸爸了。雖然爸爸聽了這些話心裡也不是滋味,喔!原來我在老婆的心目中是個沒有用的廢人。但他並沒有激烈的反應,否則當時一定雞飛狗跳,弄得一團糟了。
人,尤其受到刺激的緣境一來,情緒往往不能把握,不是有句話說:生氣無好話。不過,也不要忘了,就是在這種逆境中才是考驗我們修養的機會。
重塑的過程就是要先能管理自我的情緒。從世間的角度來看,管理需要具備一些條件:
以知識經驗為基礎:知識經驗越豐富,也就是蒐集的資訊越多,越能從中研究、分析、認識、了解。例如:前面的例子,這位作妻子的她的想的層面,如果能廣泛些,不是只有平常的工作內容考量,也許不會說出難聽的話。
有了知識經驗作基礎,懂得道理了,就要有方法慢慢提昇自己的修養。先改善自己不要企圖要去改變別人。曾有一次,老和尚上完金剛經,一位女眾信徒是位母親,來問師父如何能修到親屬圓滿?她所說的親屬圓滿是要聽她的話才是圓滿,不聽就不圓滿。可以想見,以現在年輕人自主性這麼強,怎麼可能凡事聽母親的,一定會產生摩擦。這位母親如果能了解年輕人所想所需要的,可能就不會用命令或強迫式的方法來跟子女溝通了。老師父說過一句話:要以自己的修養去影響別人,不要以自己的個性去要求別人。一個有修養的人,她所散發出來的言語舉止,不是從外表可以衡量的。
一個人在過了40歲以後,要為自己的臉孔負責,因為相由心生,發自自己內心的修為,展露于身于口,是可以讓別人感受出來的。
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給予自己信心,同時也是尊重自己。一個自我肯定的人,也是成熟的人,她的情緒很快可以平靜,同時也會為別人設想,她是具有同理心,不是永遠把「我」擺在第一位。有一個人過馬路的時候,不小心被路邊的人孔蓋絆倒了,摔得還不輕,這人很生氣,爬起來以後對著這個人孔蓋很狠的踢了二下就過馬路了,可是當他才剛過馬路之後,又折回原處把人孔蓋蓋好,別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說:她是個大人尚且被路邊不平的鐵蓋摔成這個樣,萬一是個小孩摔倒出去,正好有車子過來那怎麼辦?情況可能更嚴重,所以他想了一想才又折回去把蓋子蓋好。
一個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人。他絕不是凡事以自我意識為前提,否則的話他一定氣呼呼的可能那天他說話語氣就很衝,很容易得罪人或作什麼都不順心。
西方國家對情緒的處理,也提出一套說法:
感覺-Feeling:如冷、熱、喜歡、討厭…,常常是以聽到或看到以後自己立即有所感覺為反應。
思考-Thinking:一個沒有思考能力的人生是黑白的,因為他對很多事,不是討厭就是喜歡;不是對就是錯,完全立於二分法去看事情。換言之,就是完全以自我意識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思考是沒有空間的。
分享-Shareing:把自己的利益和別人分享,以佛教的說法就是回向。要和別人分享就必須有許多工具(知識),例如:看到一篇文章或看一場電影,覺得不錯,想和別人分享,憑什麼?如果對文章內容不深解,要如何分享?這些工具來自學習,也就是當自己蒐集的資訊越多,知識經驗越豐富越能夠和別人分享,所以分享可以說就是把智發揮了力用。
如果從佛法角度來看自我調理,就要談到五蘊了。
色、受:色塵(一般說如元素或材料)組合之後有了法塵,法塵要加以運用也就是產生作用才是色法。例如燈具是由許多材料(色塵)組成(法塵),但燈擺在店裡面它還是一個法塵,必須買回來了加以運用才是色法;因為會把燈買回來表示心已經和這個燈相應。色法是啟動心識作用的誘因,一旦色法完成,色蘊就起,也就是色心相應後,五蘊發動有了受、想的變化過程,然後採取行動,產生結果。
色法之會啟動心法,是因為來自「欲」的力量,才會有變化的過程,最後分別出是貪、嗔、喜歡或討厭的結果,所以心法就是五蘊的變化作用,前三者是變化階段,後兩者是行而後產生結果。
想:想與行建立起間隔。這個想包括想念與憶念,憶念是過去的印象。間隔愈大,思考的空間愈大,就能夠調理的越好。如何調理?就關係到老和尚的心地發明-止觀法門。止就是要在「想」這個階段未行之前產生作用,要止於所要調理的那一念,然後運用知識經驗,加以觀照,亦即「運用思想 發揮智慧」。但社會中多數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或挫折失敗,想了很久,他也有想啊!一直想,但最後卻選擇做出傷害性的結果,像自殺、傷害別人、燒車洩憤…,為什麼?因為他對於所發生的這件不如意不順心的事,處理的知識經驗不夠,才會鑽入死胡同,走不出來。
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雖言間隔,其實五蘊的變化仍在一剎那間完成,建立間隔不是指時間拉長,而是一剎那間所想的層面越廣,間隔就越大。
這個間隔中間會有很多非想,每一個非想都是一種調理,想行之間的間隔是為運用所培養的知識經驗,進而研究、分析、認識、了解,然後觀照菩提,以捨棄那些與生死無關與道不相應的知識經驗,就如同電腦垃圾筒中的資料,雖然捨棄卻不是否定,去蕪存菁後之「智」必須加以力用才是慧,否則仍只是世間智而已。所以非想要以「闍那」作基礎,這個想才會越來越圓滿,最後化解了煩惱。
西方國家認為分享的工具就是學習,以佛法來說就涉及到五根五塵的接觸,來蒐集資料,這個動作就是不斷地學習、閱讀或聽聞…,然後將這些資料存入第八識加以運用。比較這二者的差別,就可以知道佛法是多麼精細,它抽絲剝繭把我們的心一絲一毫的變化,剖析得多麼清楚。西方人習慣從感覺開始,卻忽略了為什麼而感覺?為什麼會感覺?所以這種感覺也是一種自我意識。另外思考的基石是什麼?以及學習的內涵如何運用?事實上都沒有像佛法告訴我們的那麼清楚、細密。
唯識論中說「我為主宰」,既然是主宰,許多人就會經常表現出對、錯、好、壞、愛、恨…等各種不同的相對的情識作用。有一次,和老師父抬槓,老和尚反對一般人說的: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可是我卻試圖扭轉師父的說法。為什麼因誤會而結合?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尤其男女朋友),剛認識的時候只要是對對方有好感,都希望進一步討好對方,因為要討好對方,勢必隱藏自己的缺點,盡量表現自己的優點,所以是因誤會而結合;等到真正結合了,相處久了,總認為都是自己人無所謂了,於是那個我就浮上來了,缺點畢露。對方了解,哦!他原來是這樣的人,久了以後,小摩擦變成大衝突,覺得這種缺點沒法忍受也不想適應、配合,於是選擇離開。
我這麼口沫橫飛向老師父闡述自以為了不起的見解。那時師父只淡淡的說了一句:就是因為了解才更好相處啊!我聽了這句話還不以為然,可是到了晚上,一個人比較清淨可以思惟的時候,我反覆咀嚼老和尚的這句話,突然覺得很慚愧,完全都是自我意識。因為,若是因誤會而結合,相處之後儘管有什麼缺點,了解了,的確應該更容易去應對;更可以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去化解,而不是反依於自己的認定選擇離開,因為離開只是一種退縮逃避的行為,並不是真正的了解而分開。
五蘊調理的前提必須建立在戒、定、慧三無漏學上。老師父獨到的止觀法門即是: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這個間隔就是讓我們在有犯的時候,能夠深思熟慮如何才能不犯;在有亂的時候能夠依於冷靜的判斷而不亂,這不犯不亂都需要依於智而發揮慧的力量來辨識。
所以見山是山 見水是水 - 自我意識
見山不是山 見水不是水 - 有了道的修養的樣子
見山是山 見水是水 - 自然性 灑脫自在 不停留在根見上。
世尊出生的時候,說了一句:「天上天下 唯我獨尊」,這個我不是單指釋迦牟尼佛本人,而是每一個人的「我」,這個「我」把握好了,從此刻盡未來際都可以受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