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81期2013年9月刊
驚天地者,出家不但要出離世俗家,且要出離三界家。
文/隱山僧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二、出家篇。
每一位出家眾,幾乎都有一段驚天地、泣鬼神,動人的出家故事。泣鬼神者,發現人命無常、苦、無我、不淨,不修行佛法出離三界,則難免墜墮三途,受惡趣的苦報。因而割愛辭親,捨俗出家,把世間的名利恩愛一齊放下,那份勇氣與毅力,真能泣鬼神。
驚天地者,出家不但要出離世俗家,且要出離三界家。不但希望自己能出離六道輪迴,也希望饒益群生都能同登彼岸。所以,出家能讓人天增盛,使阿修羅、三惡道及魔子魔孫減少,魔王因而生大憂怖。
師父雲老禪師說:「每一個人都有菩提種子,只是多與少的差別,及有沒有遇到緣境,讓他顯現。」果然沒錯。我雖有幸學佛,本來不敢奢望能出家的,因為自覺善根微劣,無法持戒清淨,只恐玷汙清淨伽藍。
因緣際會,參加一處寺廟的「梵網經菩薩戒本」講經說法盛會,為期三個月。當唸到經文:「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當下五內震動,勾起了我宿生的菩提種子來,且連續好幾天內心激動不已。感謝佛菩薩,激發起我的微弱出家善根。深深覺得,自己也曾學佛,發心想行菩薩道,只是因緣太淺。同樣是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而佛菩薩已能等視眾生,或做到眾生同體。登聖的初地菩薩,則能「視眾生如一子,得一子地」──出自《瑜伽師地論》。而我們凡夫眾生,只能想像一切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而行孝順之法。或是從對現世六親眷屬的慈悲,擴大成對多生累劫的六親眷屬的關懷與守護。
雖然如此微劣的菩提善根,但是一經發起,仍然能突破輪迴六道的隔陰之迷,一旦遇上了,就似曾相識,而再續前緣。深深覺得,所謂的慈悲,所謂的菩薩願,就是生生世世,永不停歇的對累世父母、六親眷屬的託付、承諾與約定。由於與他們結的緣太久,印象太深刻,因而對曾經許下度化他們的諾言與約定,能堅定的信守。
為了要度化他們,唯有成佛成菩薩,才有可能。師父雲老禪師說:「在家學佛,也可以成佛成菩薩。只是出家可以把修行的時間縮短。」因而我選擇了出家,不求人天、轉輪聖王、釋、梵、魔王的果報,乃至聲聞、緣覺、權乘諸位菩薩,唯求做佛,不求餘果。
師父說:「出家,只是換了一個身份,不是一出家了就是佛菩薩。」雖然出家了,無明煩惱依舊存在,也還是得吃飯過日子,和人打交道。雖然明知吃飯是為療形枯,補充營養,有力氣修行辦道,還是難免在色香味上執著挑剔。雖已放下名利恩愛而來出家,但只是暫時放下,並沒有完全根絕,緣境一來,仍是留戀不捨。而好逸惡勞,怕吃苦,喜享樂的壞習性依然故我,很難改變。最重要的是,永遠以自我為中心,把自我擺在前面,我相、人相等四相堅固,不是造成自己煩惱,就是造成別人煩惱。古德言:「三千長安,一步可達。」可能我根機太差,直到真正出家了,走在修行的路上,才發覺成佛的確好難。別說阿羅漢,或初果須陀洹,困難重重;乃至要把人做好,達到「不傷害別人,又能保護自己」,就很難做到。不禁感嘆:「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古人言:「民以食為天。」俗話則說:「吃飯皇帝大。」活著才能修行,死了就無行可修了。為了維持生命,好修行辦道,出家人也要吃飯。北傳中土的佛教出家人,縱使出去托缽乞食,也無人供養飯菜,只好自設大寮,由僧眾輪流煮食供眾,稱為大寮師或香積師。大叢林分的更細,上有典座,下有火頭、水頭、飯頭之類的大寮職事。
煮飯會成為煩惱,吃飯也會成為煩惱。尤其是在男眾道場,未出家以前,大家都是遠庖廚的君子。眾所皆知,天下第一關是山海關。而男眾的出家師父都同意,在寺廟裡,天下第一關,則是大寮這一關。大寮師辛辛苦苦,滿頭大汗煮好了一餐飯菜,沒幾個人願意捧場,剩菜那麼多,怎麼處理?又不能浪費常住物。大眾師饑腸轆轆的進了五觀堂,一看到又黑又澀又爛的菜,胃口全倒光了,反問自己:「這是那一國的料理?」拿起三兩重的夾子,心卻有千斤重,夾不下去。期待這位大廚師趕快下台換屆,大家好脫離苦海。那知才剛爬出火坑,馬上又掉入糞池。
曾經,我也食不下嚥,成了苦主。轉念一想,我也當過火坑坑主、糞池池主。與其要求別人,何不要求自己。又古德曾說:如果沒有修行,沒有福報,雖然待在寺廟裡當清眾,只負責吃飯,都會吃出煩惱。這麼一想,除了慚愧,還是慚愧。因此發願,不只是要修習智慧,還要努力培植福德資糧。
人在山門好修行,尤其是當大寮師。因為佛是天中天、聖中聖,僧是人天師範。用心煮好每一頓飯菜,以「三德六味,供佛及僧」,大眾師吃得開心又健康,有力氣修行辦道,既結了善緣,又完成了功德,所得福報無量無邊。難怪施主都會常來寺廟打齋供眾。在家居士都懂得把握這修福報的難得機緣了,出家眾反而當面錯過,豈不太可惜了。
以前當大寮師時,總是滿腹委屈。好像當個男人,還要像女人一樣,嫁入寺廟,供奉這一群很難侍候的公婆。倒不如離家出走,自己住精舍、茅蓬算了。師父卻說自己一個人住,「無行可修」。又說:大修行人,都是從大叢林中熬出來的。而對理想、目標的堅持,和不服輸的個性,也不允許我繳械投降。同樣是十月懷胎,娘生父養的,祖德們能吃得苦中苦,我為什麼不能!又檢視我為何而來出家?無非是覺知世間是苦,無常逼人……因而情願出家,忍饑耐渴度春秋,以求出離。如果貪圖逸樂,自己一個人住比較自由自在,又何必出家。要想出人頭地,付出的本來就要比別人多;如果根機又比別人差,就如放牛班的我,比資優班的祖師們,所吃的苦還要加倍,否則,如何縮短差距。
何況師父還說,過去的大德們,都發願進大寮,煮飯菜供養出家人,一修福報,二調心性。而文殊、普賢、觀音、彌勒四大菩薩,過去因中修行,也都發心當典座,供養神僧。菩薩修行要成就兩足尊,福與慧缺一不可。古人也說:「只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只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瑜伽師地論》更闡述菩薩修行福報的重要性。「謂諸菩薩依止福故,雖復長時流轉生死,不為極苦之所損惱。又隨所欲,能攝眾生,為作義利。」師父的弟子,都發願在娑婆世界行菩薩道,或生生世世做比丘、比丘尼,荷擔如來家業,不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修行成佛的路,很漫長、遙遠,如果有了福報,可以使我們少受很多的苦。因此,為了理想與目標的堅持,我決心要把大寮的職事做好,以栽培福報。
經典中常說:「家如樊籠。」的確沒錯。父母、子女、夫妻、手足,恩愛甜蜜。雖然出家暫時放下,那份吸引力仍然非常強大,緣境一來,如磁吸鐵,想不被繫縛也難。所以古人有「出了家,就忘了家」的警語。古德也說:「山中修行半年,塵世一日盡去。」而師父則開方便門,父母年老生病,可以回家看顧。除外,沒事想請假回家,師父還是不准的。乃至生病,想回家調養,師父也還是堅持弟子在寺裡把病醫好。
為什麼不准?試想看,請假,回家,這兩個名詞有語病。出了家,寺廟就是我們的家,還要回那個家?從來只有向學校、工廠、公司或上班的單位請假,不曾聽說有向「家」請假的。現在千佛山也有很多都市道場,隨緣接引眾生,但師父也不希望常住眾在那裡待太久,最好是半年輪調一次。因為容易使俗情變濃,而道念轉淡。
記得剛出家時,那份道的熱忱,連自己都佩服。三年八個月的漫長歲月裡,都一心向道,從未回過家。即使父母私下埋怨,都沒回去看他。心裡有點自責,仍然堅持理想。因為我知道自己根機太差,俗情太濃,好不容易才出家得成,怕一回家,又被恩繩愛索給纏縛住了。
直到父親肝癌末期,我轉調嘉義講堂,希望能就近回去看望他。但只看望兩次,父親就往生了,少不得請了九天的喪假。按理說,辦喪事的家庭,不同喜事或大拜拜的熱鬧與溫馨,有的只是哀慼。但是強大的恩愛習氣,或者說俗情,卻讓我不想再回市區內的嘉義講堂,遑論是偏遠的甲仙天岳山。由於父母都已亡故,兄弟必須分割財產,我的戶籍設在天岳山,所以專程從嘉義坐車到甲仙辦印鑑證明。經過天岳山時,我不敢相信,我竟然能在這樣的地方待那麼久,莫非瘋了!
當時,我並沒有被自己的念頭嚇到,而是早在預料之中,所以我提早預防,並設法規避世俗的緣境,只是沒料到,俗情竟是如此的強大。古德才會說:「道念若同於凡情,則成佛多時。」再仔細思考著那句話:「山中修行半年,塵世一日盡去。」我在山中修行了三年八個月,而在家中九日,就全部破功。古德的名言,的確是經驗談啊!也進一步堅信我當初,縱使父親埋怨,也不回去看他,堅持出了家,就該忘了家的理念,是正確的。
而後於民國九十三年,從嘉義調回甲仙,至今將近九年,我都不敢再回去。且除了看病、出公差、公事之外,絕少離寺外出,這不是標榜,也不是假清高,而是治重病,非下猛藥不可啊!我深深體會到,俗情濃能障道,是危機,也可能是轉機。危機者,順著習氣繼續沉淪;轉機者,時時警惕自己,不隨順俗情,使熟處變生,培養道念,讓生處漸熟。
名利,是很可愛的東西,尤其是利。古人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除非佛菩薩及阿羅漢,世上沒有不愛名利的人。只是分別愛的多,愛的少;取之有道或無道,或者說是理所當然的,無可厚非的,或強求得來的。有名,利就跟隨而來。有了利,就進而想買名。
俗話說:「錢可通神。」又說:「金錢萬能。」有了錢,日子可以過得更富裕、快活。在家居士為了生活,及對家人的責任與義務,甚至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不得不追求名利。捨俗出家的人,追求的是了生脫死,成佛成菩薩的解脫道。而名聞利養,卻是最障道的,因為有了名利,就會把火宅、牢籠的三界,誤認成溫馨、幸福的永久家園,不求出離。
《四十二章經》,佛說:「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遺教經》中,佛也說:「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有少欲者,則有涅槃。」古德也有同樣的金言:「窮釋子,口稱貪,卻是身貧道不貧。」「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連自我的計較執著都要捨了,何況身外之物的名與利。
又佛子初發心,為求無上正等正覺,乃至不求人天福報,轉輪聖王等等的果報,何況是小小的名聞利養。無常偈說得好:「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世間一切有為之事,難免無常敗壞,枉費之前的苦心營求。《瑜伽師地論》又說:「諸有領受興盛事者,後時衰損定當現前;諸有領受衰損事者,後時興盛難可現前,諸興盛事皆是難得易失壞法。」人天福報的興盛事如是,名聞利養也一樣,究竟又能維持多久。
何況出家人,是佛法的專業修行人,四事供養全仰賴信施檀越。「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如果不努力修行,以報施主恩,反行邪道搞名聞利養,以後拿什麼還?古德言:「阿羅漢應供,吃的是自己的;須陀洹應供,吃自家父母的,還須心存感恩;凡夫僧應供,只是暫時借用,日後要用修養來還。」如果沒有修行、修養,甚至連人身都不保,墮落三惡道。在地獄,就用粉身碎骨還;在畜生,就論斤秤兩,用血肉還,或犁田拉車,出賣苦力還;在鬼道,就只好忍饑耐渴,口吐火燄還了。所以古德才說:「世間何事最堪悲?袈裟之下,失去人身最堪悲。」不只是要受三惡道的苦,還需償還欠施主的宿債,豈不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