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85期2014年1、2月刊
《大智度論》是詮釋九十品《小品般若》的論典,共一百卷,為西天第十四代祖師龍樹菩薩所造。
文/野人
《大智度論》是詮釋九十品《小品般若》的論典,共一百卷,為西天第十四代祖師龍樹菩薩所造。龍樹菩薩又為東土八宗共尊的祖師,高超的德養,及卓越的知見,可謂「宗通說亦通」,永為後代學佛者所宗仰。
雖然先師雲老禪師曾說:「禪定,簡單的說,就是有亂的機會,能做到不亂。」簡單扼要,一針見血,讓學佛的人很容易就能把握上手。但也只是概略的闡述。而什麼是亂?什麼又是不亂;為什麼會亂,如何才能做到不亂;不亂又有那些層次與內涵,不亂又有什麼功德、利樂與饒益。這些,在《大智度論》第七卷「釋初品中禪波羅蜜」裡,都有很深入又詳細的解說,能讓行者一窺禪那的堂奧,懂得道理就更好修行。
禪那有何重要性,值得大書特書?《大智度論》卷二十六更強調說:「定名一心不亂,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如水波盪,不得見面,如風中燈,不得好照。」闡明了禪那於般若智慧的無可替代和不可或缺性,所以古德才說:「有慧無定增邪見,有定無慧長愚癡。」定與慧相輔相成,才能成辦了生脫死,成佛成菩薩的大事。而佛法中的三無漏學,戒、定、慧,定學其實就是禪波羅蜜。禪那與定的關聯性,以下自有介紹。
而《大智度論》卷十七,原文共將近一萬二千三百字,可謂浩瀚淵深,又是文言文體裁,中間還夾雜太多的專有名相與名詞,能讓初學佛者望而卻步,既使勉強讀了,也會頭疼,更不能消化、吸收。因此,不揣簡陋,野人獻曝,用節錄及白話的方式,歸納整理出重點,並力求符合論主的原意。期望龍樹菩薩的大慈大悲,能讓更多的學佛者得到饒益。
經文說: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波羅蜜。
論主說,於禪不亂不味者,亂有粗與細,細又分三種。一、愛多,二、慢多,三、見多。愛多的人,得禪定樂時,心於樂生起染著而愛多。慢多的人,得到禪定時,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能修禪定成功,覺得高人一等,而生起傲慢的心。見多的人,以我見、邊見、邪見等入於禪定,而分別取相,認為自己所見的、所執著的、所取捨的,才是正確的,其他人所說的都是妄語。因為這三種微細的亂,而退失禪定,起貪瞋癡,是為粗亂。味,則是從最初得到禪定開始,就一心愛樂不捨,叫做味。
問:菩薩法,是以度一切眾生為職志,為什麼反而棄捨眾生,閑坐於林澤,靜默在山間,而獨善其身呢?
答:菩薩身雖然暫時遠離,而心卻常時不捨眾生,希望在靜處求得禪定,因定而開發真實的智慧,才有能力饒益群生。又菩薩先己行布施、持戒、忍辱三事,名為福德門。利用這些福德,生生世世利益群萌,使他們得到快樂。但快樂畢竟無常,最後還又受苦。因此菩薩發起大悲心,希望用常樂的涅槃利益眾生。而唯有依靠真實的智慧,才能到達涅槃城,真實的智慧,又不能離於一心禪定。因為禪是靜淨的思考,也是思惟修、功德叢林,更是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方法。先有了止,然後才能觀,觀就是深入的認識、瞭解,而後有所發現,化解煩惱,顯現菩提。自利完成了,才能利他究竟。
所以龍樹論主接著以偈讚禪波羅蜜說:「禪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禪為清淨水,能洗諸欲塵。禪為金剛鎧,能遮煩惱箭;雖未得無餘(涅槃),涅槃分已得。囂塵蔽天日,大雨能淹之;覺觀風散心,禪定能滅之。」
又禪定十分難得,行者一心專求,不懈不廢,才有得到的可能。諸欲界天人及神仙,尚且不能得到禪定,何況我們凡夫,而又懈怠的人。所以禪定之前,必須要有精進波羅蜜來幫忙輔助。
問:要行幾種方便,才能得到禪波羅蜜?
答:卻五事,除五法,行五行。
論主說,何謂五事?所謂美妙的色聲香味觸。而財色名食睡當然也包括在內。首先要訶責五欲的過患,不要沉湎耽著其中,而荒廢修定大事。古人就有「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的警語。論主更進一步闡明五欲的危害:「五欲無益,如狗咬骨。五欲增事,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又引佛陀所說:「我本觀欲,欲為怖畏憂苦因緣,欲為少樂多苦;欲為魔網,纏綿難出。欲為燒熱,乾竭諸樂,譬如樹林四邊火起。欲為如臨火坑,甚可怖畏。如逼毒蛇。如怨賊拔刀,如惡羅剎,如惡毒入口,如吞烊銅。」又說:「著欲之人,亦如獄囚,如鹿在圍,如鳥入網,如魚吞鈎。」種種過患,廢修禪定,因此先要除卻對五欲的耽著。
五法是五蓋。貪欲蓋、瞋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蓋是蓋覆、障礙的意思,能障礙證得根本禪定,能蓋覆佛性、智慧,令不得顯現,不證涅槃。
一、 貪欲蓋。論主說:「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貪欲,無由近道。」又以偈頌說:「欲樂著無厭,以何能滅除?若得不淨觀,此心自然無。著欲不自覺,以何悟其心?當觀老病死,爾乃出四淵。」因此經中說:「二為甘露門,一者不淨門,二者安那般那(數息)門。」
不淨觀者,是四念處初門,所謂觀身不淨。觀內身如行廁,三十六物不淨充滿,外有薄皮覆身,假借食物、衣服、澡浴、脂粉維護與莊嚴,凡夫被它迷惑,認為淨妙,實則屎尿痰涎、膿血臭穢不淨。觀外身不淨,又以《般若經》的九想觀相,九種屍相為觀想對象。觀想人初死時的脹想、青瘀想,其次是壞想、血塗想、膿爛想,以及死屍被鳥獸所食,一片狼藉的噉想,最後是散想、骨想和燒想,剩下一堆白骨。想伊人在世時,如何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傾國傾城;或者如現代人所迷惑的六塊肌、人魚線、事業線,而今安在!只剩血肉模糊,一堆臭骨頭。是對治貪欲的最有效方法。九想觀能除去人的七種染著,即染著色、染著威儀、語言、形容、肌膚之親的細滑愛著,及上述五種兼有的染著,外加男女相,而捨離欲界的淫欲貪著。
四十八卷,論主總結九想觀相說:「初觀三十六物,死屍膨脹,一日至五日,是不淨觀。鳥獸來食,乃至與土同色,是無常觀。是中求我、我所不可得,如先說因緣生,不自在故,是非我觀。觀身相如此,無一可樂,若有著者,則生憂苦,是名苦觀。」
觀老病死者,有生必有死,一切生處都不離老病死,死是眾生最大的怖畏處,卻又無人可以免離。大般若經因此教人修死想,認清生命的脆弱、不可保信,不起計較執著。如何才是真修死想?有比丘說:「我於出氣不望入,於入氣不望出。」佛言:「真是修死想,為不放逸比丘‘。」──出自《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一口氣不來,就死了,所以要好好把握每個當下,不可以凡事「等一下再說。」或明天再說。」既然隨時都可能會死,還有什麼計較執著放不下的,還有什麼身外之物不能捨的。
二、 瞋恚蓋。論主說:「瞋恚者,失諸善法之本,墮惡道之因,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經典中也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說:「瞋恚之火,燒盡功德之林。」論主更勸人去除瞋恚,因為「若無罪果報,亦無諸訶責;猶當應慈忍,何況苦果劇。」瞋心多造殺業及惡口業,果報不出三途,誠然可畏。瞋恚又是色身醜陋、不端正的因,《辯意長者子經》言:「忍辱不亂眾,瞋恚不犯人;撾罵不還報,所生常端正。」應如何對治防範呢?論主說:「若欲滅瞋恚,當思惟慈心。」修慈悲觀,能化解瞋恚。
禪定和去除貪欲與瞋恚有什麼關係?因為色界初禪定以上,就已經離欲界的欲了,但只是伏,並沒有斷,要到阿那含三果聖人才是真離欲,欲心永不現起。而色界再也沒有可以引發瞋恚的緣境,因此無瞋。所以,想證得初禪定以上,離欲和離瞋是最起碼的修養。
三、 昏沉睡眠蓋。論主說,睡眠蓋,能破今世三事,就是欲樂、利樂及福德。又能破今世後世的究竟樂,與死無異,唯有氣息。所以古人說睡覺為「挺屍」。《佛遺教經》說:「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師父雲老禪師也說,過去在大陸叢林流行一句話:「寧願胡思亂想,也不要昏沉打瞌睡。」胡思亂想,表示心還在動,說不定能從胡思亂想中間,理出正念的頭緒來,還有見道的可能。昏沉打瞌睡,則是失念、忘念加空亡,不運用思想,怎麼發揮智慧,又那有見道的機會呢?那和木頭、石頭有何差別。
四、 掉舉惡作蓋。掉是沉掉,心情低落,提不起精神來。舉是心思高舉飛揚,無法駕御。是形容內心的擾動、散亂,情緒隨著緣境高低起伏,平靜不下心來。惡作就是悔,後悔不應如此,或作或不作。論主說:「悔者,如犯大罪人,常懷畏怖,悔箭入心,堅不可拔。」二事都能妨礙得到禪定,所以非去除不可。論主更引偈頌說:「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後世墮惡道。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捨;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若有二種悔,不作若已作;以是悔著心,是則愚人相。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儒家也說:「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已經知錯悔改,心就清淨了,便要懂得放捨,不應該繼續念著。
外緣、俗緣太多,或法務較繁忙的人,一坐禪,最容易掉舉惡作。才靜下來,紅塵世俗的人事時地物,像跑馬燈似的,在心頭播映,想停也停不下來。好的就高舉,不好的就沉掉或惡作心悔。雖然住在寺廟或寂靜處,身已經遠離五欲及人群,心卻並沒有遠離。所以《大般若經》才說,雖身居於憒鬧之處,心如果能修遠離行,才是真遠離。
五、 疑蓋。疑是於法不信。論主說:「以疑覆故,於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無故, 於佛法中空無所得。譬如入寶山,若無手者,無所能取。」更以偈頌說:「疑故不勤求,諸法之實相,是疑從癡生,惡中之弊惡。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定實真有法,於中莫生疑。」
棄捨五蓋,如同負債人還清了債務;又如重病之人得到痊癒;又好比從饑饉之地,到達富樂豐收之鄉;更像從牢獄被無罪釋放;於惡賊刀下,免離一死得到救贖。修禪的人,除卻了五蓋,內心能得到如上的安穩及清淨快樂。
五行,就是行五種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支功德,所謂覺、觀、喜、樂、一心,成就初禪。
(一)欲。就是很迫切希望於欲界中出離,很希望得到初禪。
(二)精進。名為離家持戒,初夜、後夜專精不懈,節食攝心,不令馳散。按《瑜伽師地論》的說法,一天分晝三時,夜三時。夜三時,初夜分三小時,後夜分三小時,中夜分六小時則是寢息的時刻,大約是晚上九點半,到清晨三點半。叢林寺廟開大靜、止大靜的時間,就很符合中夜分六小時寢息的要求。
(三)念。則是念初禪樂,知欲界不淨,狂惑可賤;初禪為尊重可貴。
(四)巧慧。觀察籌量,欲界樂,初禪樂,輕重得失。
(五)一心。常繫心於緣中,不令分散。譬如修不淨觀的九想觀,緣就是九想觀;修安那般那,緣就在出息與入息。又如繫心於鼻端或眉心或耳垂,緣就在鼻端等三處。
問:為什麼不說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四無量心,諸定三昧等種種的定為波羅蜜,偏偏只說禪為波羅蜜呢?
答:這些定的功德,都是思惟修,禪就叫做思惟修,說禪就收攝一切,說其餘的定,則不能完全包括。因為四禪中,智與定相等,而又受樂。未到地定以及中間禪(無覺有觀三昧),智多而定少;無色界定多而智少,這些地方不能像四禪一樣,能有樂受。又四禪有四無量心、五神通、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無諍三昧、願智三昧等等。又佛得道及捨壽,如是等種種功德妙定,都在四禪中。所以禪名為波羅蜜,其他的定不名為波羅蜜。
問:修何事,依何道,能得初禪?
答:依不淨觀、安那般那(數息)等諸定門。
初禪頌:「離欲及惡法,有覺并有觀;離生得喜樂,是人入初禪。已得離淫火,則獲清涼定;如人大熱悶,入冷池則樂。」
論主說:「持戒清淨,閑居獨處,守攝諸根,初夜後夜專精思惟,棄捨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禪。」
所謂諸欲,就是於所愛著的色等五欲,思惟分別。惡不善法,就是貪欲等五蓋。覺觀者,初心粗念是名為覺,細心分別是名為觀。又於二十三卷,論主又補充說,初於緣中,心發相,名為覺。後分別籌量好醜,名為觀。有三種粗的惡覺觀:欲覺、瞋覺、惱覺。也有三種細的惡覺觀: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簡單的說,就是思念親人、家鄉的種種如意、種種親愛;及我現在還年輕,離死日還很遠,等到快老了,再來精進修行也不遲,因而懈怠放逸,不修死想。又有三種善覺觀:出要覺、無瞋覺、無惱覺。以善覺觀除遣惡覺觀,而得初禪定。
六種惡覺觀,與《瑜伽師地論》的六種尋思名相完全相同;尋思、伺察是覺、觀的異名,所以有覺有觀三昧,又稱有尋有伺三昧。但後者分析的更微細,又加上輕蔑相應尋思,及家勢相應尋思,共有八種惡尋思,擾亂行者,不得入於禪定。而出要覺等三善覺,《瑜伽師地論》說的更清楚明白,讓人一看便懂,即所謂:出離欲尋思、無恚尋思、無害尋思。
初禪有五支功德:覺、觀、喜、樂、一心。何謂初禪得有覺有觀?論中說:「得初禪中未曾所得善法功德故,心大驚悟,常為欲火所燒,得初禪時,如入清涼池,又如貧人卒得寶藏。行者思惟分別欲界過罪,知初禪利益功德甚多,心大歡喜,是名有覺有觀。」一心者,繫心專注於一緣中,不令分散。樂者,得輕安樂。善者,遠離欲界身心的粗重與過罪,得初禪的利益功德,心大歡喜。
二禪頌:「攝心入禪時,以覺觀為惱;是故除覺觀,得入一識處。內心清淨故,定生得喜樂;得入此二禪,喜勇心大悅。」
二禪有四支功德:內清淨、喜、樂、一心。於二十三卷,論主說:「三種善覺能開三昧門,若覺觀過多,還失三昧。」因此覺觀雖是善法,卻會嬈亂定心,行者想遠離此種嬈亂,故而訶責覺觀。譬如水雖清澈,有波浪則無所見。又如累壞的人,想要休息睡上一覺,周遭的人吵鬧叫喚不停,難以入眠。覺觀若滅,內心清淨,更能繫心一處,而得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二禪。所以說內清淨,就是覺觀滅,知覺觀擾亂定心,有過罪故除遣,而得內清淨。相信捨離初禪的覺觀,所得的利益又大又多,所損失的甚少,更能繫心於一緣中,故稱為內清淨。
而初禪名為離生喜樂,二禪名為定生喜樂,二者有何差別?因為初禪之前,是欲界心,欲界沒有定,從欲界剛入初禪,所以不說定生喜樂,只能說「離欲界之生,而得初禪之喜樂」。二禪之前,本來就有定,捨離覺觀後,入定更容易,也更持久,更無障礙,所受的喜樂也更大更多更深,所以才有因定易入,定心更堅固而生大喜樂這名詞,以有別於初禪的離欲界心而生的喜樂。
三禪頌:「患喜欲棄之,亦如捨覺觀;由受故有喜,失喜則生憂。離喜樂身受,捨念及方便;聖人得能捨,餘人捨為難。」
三禪有五支功德:捨、念、智、樂、一心。論主說:「行者觀察喜的過患,就如同覺觀,隨有所喜之處,有喜便有憂。譬如貧人得到了寶物,歡喜無量,一旦失去了,憂愁亦深,喜便轉而成憂,是故應當捨離。離此「喜勇心大悅」,行捨、念、智、受身樂。此樂唯有入道的聖人能得能捨,一心在定,便入於第三禪。捨者,就是捨二禪的喜心,而不生悔。念、智者,既得三禪中的樂,有念能守護心,有智能分別,不令於樂生起愛味染著的過患。受身樂者,初、二禪雖受樂,不能徧身,此三禪樂,則是徧身受樂。聖人能得能捨者,三禪受樂,世間第一,能讓人心生起染著愛味,凡夫少有能捨者。所以佛說行慈得樂果報,三禪天中的徧淨天為第一。
四禪頌:「若能知樂患,見不動大安;憂喜先已除,苦樂今已斷。捨念清淨心,入第四禪中。欲界中斷憂,初二禪除喜;是故佛世尊,第四禪中說;先已斷憂喜,今得除苦樂。」
四禪有四支功德:不苦不樂、捨清淨、念清淨、一心。論主說:「行者觀察樂的過失,亦如喜一樣,知心不動處,也就是不為苦樂憂喜四受所動的四禪,最為第一。若有動處,必然有苦,因而以第三禪樂動的緣故,而求第四禪不動處。」
不苦不樂者,前三禪已斷憂和喜,四禪又斷苦與樂,所以得到不苦不樂。因第三禪樂動故說苦,所謂樂是無常,有得必有失,失則是苦,是故第四禪說斷苦樂。捨、念清淨者,第四禪中無苦無樂,但有不動智慧,四受皆捨,故捨清淨,念不為四受所動,念也清淨。一心者,繫心一緣,如同前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