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86期2014年3月刊
界與微塵,原本總體,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如一切眾生之妄念,若有所得,即非一合相,若無所得,是名一合相。
文/智惇
師父在《金剛經集義》(第三版)中〈金剛經禪論〉的導言250頁說:「六祖的禪法,前期思想啟蒙於金剛經,以五法中的如如不動,三性中的實相圓成而至人法俱無,究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無相』立論,而產生『轉識成智』的壇經法要,『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的旨趣;以『不立文字,見性成佛』的佛的禪法的大覺聖智境地。」惇以為在這段經文字中,壇經三個法要「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是得自無相而立論,念者,往者已去,來者無常,所以念茲在茲,又念者思,思來自想,想必有相,此即無念為宗之謂也,乃突破相的念。(註一)
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二者,都與無念同於無相以立論者一也。至於不立文字,見性成佛,在《壇經》中強調六祖不識字,固不論六祖識字與否,不立文字者,乃不藉文字,只要見性就可能成佛,所以在佛陀的禪法,只要具大覺聖智的根機者,就有見性成佛的可能。
智惇從發心出家,等了五十年才能如願,可見根機之差,師父以禪為修行的生死法門,智惇忝不量力,也要效尤,但學不躐等,還是要從師父著作有關唯識法相的漸修中以打好基礎!師父以五十歲才著書文字弘法,我現在起還要三十年,115歲才可以著書文字弘法呢!恐怕等不及了,不過仍有方便,師父允許我可參考師父的著作,說自己的心得(註二),這也就是我的衲衣下的足跡,言語表述,福慧寺住持若巧法師已命我去試講一次,有第一次,也許有二次吧!
現在來說老和尚著《金剛經禪論》中的一合相理,「經文」如361頁,老和尚說:「界與微塵,原本總體,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如一切眾生之妄念,若有所得,即非一合相,若無所得,是名一合相。」
釋曰:三千大千世界原為一合相,為何要去碎為微塵,疑?按含靈本有佛性,如三千大千世界猶一合相,卻因無明妄念,從中分別而有所執,佛性遮蔽,淪入娑界,如雲門三句,第一句函蓋乾坤句,本是一合相──圓悟云:「本真本空,一色一味,非無妙體,不在躊躇,洞然明白。」然而老和尚作白雲野頌句:「雷雨風電,日月無光,乾坤如何函蓋。」惇曰:「茶壺裡的風暴,已非一合相了。」師父的頌,具有破前六識之迷,亦是突破因明現量之桎梏。
以下有(禪論中老和尚的14問答),說明一合相理:
1、問:「一合相之形成如何?」答:「界塵總合,雖假不壞,於中逕取實相。」
惇釋曰:「界者範圍,塵是範圍中之方分(註三)。兩者各不相涉,雖屬假合而不壞,是為一合相,從中可以直取實相。」
2、問:「於世界而說微塵,何異於境上說妄念?」答:「如來所說世界是境,所說微塵是妄,但境不是世界!妄不是微塵!」
釋曰:世界是境,但境不是世界,說明本質相同,相及作用有別,微塵是妄,妄不是微塵,亦說明本質相同,相及作用不同,猶如煩惱即菩提,菩提不是煩惱,本體本質都屬現象,但相與作用不同。
3、問:「何以故?」答:「如雲中有水,水不是雲,如水中有月,月本不是水。」
釋曰:雲與水,水不是雲,如水中有月,月不是水,都說明本質相同,所表現的作用和相不同,雲是水氣的因緣和合,水是液體,水中月是水的清澈寧靜所映之天上月影,本質本體都是水,可是表現的作用和相有別。
4、問:「有得無得,於一合相上為何起分別?」答:「一合相本無分別,分別起於有無。」
釋曰:有得的有是一合相,起於有無分別,無得的無,即然是一合相是無分別,何來有“有”?
5、問:「由何而起?」答:「心意識作用!」
釋曰:意者以己之心,察人之言語,便是以推知人之心志何若。心動、意念起分別作用生。
6、問:「如何作用?」答:「念之變動,淪於境相。」
釋曰:念乃過去事,今之心動,起而思,思為之變動,於是念茲在茲,淪為境相。
7、問:「念由何起?」答:「心境遇合。」
釋曰:「心動牽引往事記憶,與現境遇合,念茲在茲故。
8、問:「心由何起?」答:「五蘊相應!」
釋曰:談佛法不能離人的我,根塵觸第六識參與而識生,法塵起而我與之相涉,進而色法,到五蘊相應。
9、問:「有不相應者?」答:「寂靜之時!」
釋曰:人我寂靜之時,前六識不起作用故。
10、問:「於定別耶?同耶?」答:「定法繁多,唯正受三昧者是。」
釋曰:看電視亦可以進入三昧,隨著劇情喜怒哀樂,然並非正受。正受者,梵語三昧或三摩,華言調直定,亦名正受、正定。
11、問:「何謂正受三昧?」答:「禪定之異名。」
釋曰:《大乘義章》謂,禪者思惟修,亦云功德叢林,心,定者,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正定者離於邪說,故說為正。三摩、三昧本是一名。傳之音異,此名正定,正受者,見下問答。
12、問:「是否定空境?」答:「否!梵語三昧,義譯為正受,所謂正受者,離於邪亂,無念無想,納法於心或謂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或謂因前思想漸微,細微覺想俱亡,惟有定心者前境合,是名正受,或云三昧。
釋曰:此或為禪定的入門工夫。
13、問:「同於一合相?」答:「一合相者,經文中云不可說,正受三昧,於文字中可以論說,二者並言,譬如菩提與悲智,眾所周知,菩提成於悲智之修法,而悲智不是菩提道果。」
釋曰:
正受三昧,於文字上可以並言,一如菩提與悲智,一個是因,一個是果,可是也言說非因,亦非果,何以故?以因來說,因之明在於現量,既有現量就可以有比量、非量,這是五明中因明三支,法者一連串為什麼因緣和合,如果知法之所以,明其因才有緣之下手處,緣起謂之因,有因才有緣之起,唯識法相學當從明「因明」學起。凡果之形成,其因也多,菩提成於悲智,悲智是成就菩提因之一種,而非一定是,或不一定。
14、問答中智惇有的概念還模糊,如有本門大德砌磋之助或可共嘗法喜乎?
註一:
十幾年前師父說:「智惇!你可講一部經或一部論」我說:「我講《楞嚴經決疑》吧!」師父說:「不可以!《楞嚴經決疑》是我的,你要講你自己的!」後來師父又說:「你可以參考!」
註二:第一段,「以五法中的如如不動,三自性的實相圓成」,屬《楞伽經》的唯識法相的基本理論。
註三:雜集論三卷,方者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因果差別,假立為方,即十方因果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