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達長者的布施

    《雜譬喻經》卷下曾記載布施祇樹給孤獨園的須達長者,因前生的惡業,也曾經遭遇過七次貧窮的窘境,他最慘的時候,甚至窮到連一毛錢都不剩。

  •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286期2014年3月刊

文/修襄

    《雜譬喻經》卷下曾記載布施祇樹給孤獨園的須達長者,因前生的惡業,也曾經遭遇過七次貧窮的窘境,他最慘的時候,甚至窮到連一毛錢都不剩。

    有一天,他在家中後面的廁所的土壤中,偶然拾得一個栴檀木作的木斗,他拿到市場去變賣,然後買了四斗米回家。當時,佛陀得知須達長者的困境,便決定要幫助他脫困。

    當第一斗米煮熟了,舍利弗尊者到他們家去化緣,須達長者的太太看見舍利弗前來,心中非常的高興,於是毫不猶豫的將那一斗飯倒入舍利弗的缽中。第二斗米剛熟的時候,目犍連尊者來了,她仍是非常歡喜的將飯供養給目犍連。第三斗米剛熟時,大迦葉尊者來了,她還是非常歡喜恭敬的奉獻出第三斗飯給迦葉尊者。當她把最後一斗米也煮熟時,佛陀親自上門,她恭敬的將最後那最後一斗飯放進佛陀的缽中,佛陀咒願:「願罪滅福生,從今日始。」

      後來,須達長者回來了,他的太太很擔心會被責罵,沒想到須達長者得知經過以後,竟歡喜異常,雖然只吃剩下的米汁,一家人卻都甘之如飴。没多久須達長者所有的倉庫頓時湧出無量七寶,甚至比以往更加富貴。佛陀告訴須達長者:「你今天的布施罪滅福生,往昔中所造慳貪的業力完全消滅。從現在開始,直到你成就佛道,不會再受到貧窮的果報。」

    大家看了須達長者的故事,如果你是須達長者,你能够不計代價,毫無保留的將自己僅有的財產布施出去嗎?須達長者布施到全家三餐都没得吃,也不退失其布施之心。

    當今社會其實喜歡布施的人不少,但其布施的錢財與所獲得的功德是否成正比,值得省思!為善若不執著於善念,則所行的善事皆能圓滿;若執著於所行的善事,雖終身行善,也只有半善而巳。雲老禪師的《金剛經集義》p21:「行者行捨布施,必須著重『捨』的旨趣,也就是:無能施之心。無所施之物。不分別受施之人。」六祖惠能大師說:「菩薩行施,無所希求;其所獲功德,如十方虛空,不可較量。」

以清淨之心來行布施,即使是斗米之微也可以種無量的福田,一文錢也能消億劫之罪。如果心中念念不忘所行的善報,雖黃金萬兩也不能圓滿善行的功德。須達長者布施的不退願力及不畏艱難的行為,值得現今欲求功德的菩薩們深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