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87期2014年4月刊
我每天至拜庭面對老和尚的法語「心存和樂氣,念起無怨尤」,橫批「南無觀世音菩薩」,一直會頓起「疑」生。
文/智惇
《金剛經》(善現啟請分第三),有句:「...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老和尚在《金剛經廣論》中說:「...如來婆心最切,百般導引,處處示現,咐囑眾生知自家珍寶,發揮效用,遠離饑寒之苦,是以,大道心眾生,當善護念、當善咐囑,即使自他平等一如,常心恭敬,莫使徒勞大好一生...」
我每天至拜庭面對老和尚的法語「心存和樂氣,念起無怨尤」,橫批「南無觀世音菩薩」,一直會頓起「疑」生。何故師父有對聯及橫批?並且擺在三宔殿前緇素二眾必經,也是最為醒目的地方。而我今從「疑」中所「參一得」──「我的私房錢」,供諸大家參考,這付對聯冠上南無觀世音菩薩橫批,我以為乃是老和尚婆心最切,對門下諸弟子的善護念、善咐囑。
按老和尚曾引用過去大德的一句諺語如「出家三日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上西天」,這是佛門常用的具有警惕性的諺語,其實不僅是對出家人如此,就在家優婆塞、優婆夷亦復如是。所謂久了的老油條,一再回鍋,其體質變硬,變脆,軟度漸漸消失。一如某些意志不堅的學佛行者,會漸漸失道心,而追求世俗的名聞利養,所以善護念、善咐囑,其意義一如老祖母,其心切念孫子輩,所謂恨鐵不成鋼,恨不得淘出赤裸裸的心來表示她的殷切期望,善護念、善咐囑,她的如何!如何!
憶念老和尚圓寂快近三週年,智惇仍有太多的不了義在,可惜未能及時把握師父未圓寂前「問難」,至今僅憑個己的蠻力硬啃,總覺力不從心,所謂學佛是學智慧,端賴善知識的啟示,若靠自己既有的本錢,要有所突破,真是困難重重,好在師父未圓寂前留下一百二十多種著作,也就等於可借此給予我耳提面命,最近增訂本《解惑篇》,增加一百多頁,我以一個月的時間生吞活剝,雖如蚊子咬鐵饅頭,多多少少已獲益非淺,尤其十幾年前,老和尚對我說:「智惇!你去忉利天,要早去早回!」現在重讀增訂本
《解惑篇》,心有慽慽焉!為什麼?出家修行只要戒律莊嚴,到天上應該不會很難,不攀緣,遠諸名聞利養,業報顯現歡喜承受,這應該是學佛行者起碼工夫,只是自己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本份就可以了。到忉利天是欲界天的第一個天,應該不會太難吧!難在到了忉利天,一旦墮入了福報的享受,忘了福報享受盡後的結果,無福可言,墮入下三道!所以老和尚亦有善護念!善付囑!有所提示;若在世時,養成了習慣,如日中一食,不非時食,著糞掃衣,夜不倒單,樹下一宿,隨時照顧自己身、口、意等的頭陀行,成了自然的習慣,一旦踏上了天界,那裡福報的享樂就不習慣就可以早去早回了,再回到人間再接再勵,以行菩薩道為己志,那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有逐漸接近的機會了。
一般人都以為知是容易,行就困難,但孫中山先生說知難行易,斯言確然,亦即老和尚常說:「知其道理好修行!」所謂知其道理好修行,因為行是自我要求的事,我以為天下人,唯一可以奴役的是自己,你可以任意要求自在,指責自己,絕無他人可以從中阻撓,你可以任意鞭策,虛雲老和尚三年三步一拜朝五台,老和尚三年行腳大江南北,塞外邊地的頭陀行就是例子,所以知解是來自善知識的啟示,是乃開始時的依賴,有一定的知解後,行乃自己的事,所以謂之行易知難也。
為什麼老和尚對門下弟子善護念、善付囑?要以觀世音菩薩像而立此對聯呢?「疑」?這是一個值得「參」的問題,觀世音菩薩以十九字聖號說明他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願力,他這種廣大靈感有求必應,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示現。何以故?智惇拋磚引玉,以此為敲門瓦子,恭讀有興趣者「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