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89期2014年6月刊
戒者,是防非止惡的意思。師父雲老禪師說:「有犯的機會,能做到不犯,就是戒。」更簡單的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是戒。
文/冰心
七聖財,就是信、戒、慚、愧、聞、捨、慧。財者,如世間的珍寶、財產,或者說資糧。此七種資糧,能將人往生於人道、天道,享受富貴快樂;也能做為出世間成佛成菩薩、阿羅漢的助道因緣,通於凡聖,故稱七聖財。
《瑜伽師地論》卷十四說:「諸世間樂求財者,為得樂故,雖樂積集一切凡財,而未能得七種聖財所生之樂。一、信,與信俱行之樂。二、戒,生於善趣所起之樂。三、慚,顧自妙好,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四、愧,顧他誹毀,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五、聞,於法於義,正解俱行所生之樂。六、捨,後世資財無有匱乏所生之樂。七樂,於勝義諦如實覺悟所生之樂,如是等無量無邊之樂者,樂求積集世間財者,皆所未得,唯得現法資財無匱所生有罪妄想之樂。
七聖財既然如此殊勝,就值得我們去深入認識與積集。
信者,於佛法僧三寶,首先要能生起信心,並相信自己也能成佛,不自輕蔑。《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經中又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佛是天人師,一切智人,自利利他圓滿、煩惱,所知二障全斷,福德、智慧二嚴俱足,永出分段、變異二種生死。既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卻又悲心憐憫一切眾生,希望加以濟度,同登涅槃的彼岸。故佛又名應供、天人師、無上士,乃至世尊,十號具足,堪受一切世間天、人等之所供養,堪為眾生的導師,及真正的皈依處。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因地行菩薩道時,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以大慈悲憐憫一切眾生,施捨無數目髓腦,利益有情,難行能行,滿足六波羅蜜,而後成佛。更以無限的悲心,說三乘教法四十九年,廣度有情。所應度者,都已度盡,因緣還未成熟的,又為我們做未來得度的因緣。此恩此德,昊天無極。故佛經說:「天下善友,無過諸佛菩薩。」
信法者,信佛所說的法,為過度生死苦海的舟航,行者依教信受奉行,必能到達不死、無憂的甘露原鄉。縱使業障深重,如萬噸頑石,生起一念信心,依法船越度,也不致沉沒六道三塗,乃至能證得不生、不再滅,眾苦永息的佛菩薩境界。
又信有前世今生,因果感報,六道輪迴。信行善得善報、樂果、為惡得惡報、苦果,修道能得道果,遠離生死輪迴。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只是時機未到。」不墮斷滅的惡見。而一切苦樂、因果、輪迴、感報,都是自作自受,不可能我作他受,他作我受,或只作不受,不作而受。既不是上帝所作,也不是造物主所作,也非命運所安排,或際遇所左右。而且人天不可能永遠是人天,福報享盡,惡業還在,就會墮落地獄、鬼、畜生等三惡道,也不會永遠呆在三惡道,苦報受完,也有可能再世為人。所以經典中說:「積聚會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難,有生無不死。」上帝、造物主也是眾生,既落入眾生數,就不免無常,有老病死苦。一切有為法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無我、空,此是佛一切智人的聖教量,金口所說之法。能生起信心,而遠離常的邪見。
又信唯有依佛法修行,才能出離生死的六道輪迴,證得涅槃的清淨果報。一切九十六種外道,六十二種邪見,不離斷、常和執著我與我所。縱使依之精進行道,最後仍然空無有果,乃至生到最上界的非非想處天,依然不脫身心是我,外塵是我所的執著,當然不能出離三界六道,所以《楞伽經》就說:「彼諸外道無有涅槃。」《大智度論》也說:「除佛法外,別有真得道人,無是處。」
信僧者,僧今聲聞僧與菩薩僧。菩薩僧如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等;聲聞僧如舍利佛、目犍連、阿難等,這些是有所成就的聖僧。以及我們這些凡夫僧。都是遵依佛制,於如法如律的僧團中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等,精進於持戒、修定、學智慧的專業修行人,堪為人天師範,也能做眾生的福田。若修行有了成就,更能做人天眼目,代佛宣法、廣度眾生,饒益一切。縱使還是凡夫僧,由於他們依教如法的躬行於菩提道上,成就道業指日可待,至少也不失人身。更能為眾生做榜樣,指示出一條正確的修行道路,讓人知所依循,不致誤入歧途,而墜墮三塗。
信己者,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都能成佛。釋迦牟尼佛以及現在、過去的諸佛,起初都是凡夫,而後因為厭患生死苦,出家修行,再生起慈悲心,行菩薩道,自度度人,經歷長久的時間,終於成佛。同樣是人,祂們能,我們也能,只要依佛之教,如佛之法,不自輕也不自高,下的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
戒者,是防非止惡的意思。師父雲老禪師說:「有犯的機會,能做到不犯,就是戒。」更簡單的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是戒。《佛遺教經》說:「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若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大致上,分為在家戒和出家戒二種;又細分為聲聞小乘戒,和大乘菩薩戒。小乘戒戒身口不犯。大乘以心戒為上,心一正,身口意便正;不起貪瞋癡,則殺盜淫妄無由而生。
又小乘以自利為主,故戒淫為首,愛盡無餘,便能入於涅槃。大乘自度兼度人,而一切眾生都貪生怕死,生命是眾生第一寶貴的財產,自是萬分珍惜,最怕失去。所以經典說:「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殺生害命,就和眾生結下了不共戴天的冤仇,冤冤相報,而致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既結了惡緣,如何能引導對方學佛?縱使有利益,想分享,對方也不願接受,甚至認為不安好心,不肯受化。更何況菩薩以慈悲為懷,於眾生尚且要拔苦與樂,殺生害命,殘忍至極,有違慈悲。因此大乘菩薩以戒殺為先。
而一切的戒,總不離五戒十善為基礎,所謂戒殺生、偷盜、邪淫(出家眾則連夫妻的正淫也禁止)、妄語、飲酒,是為五戒。十善則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綺語、兩舌、惡口,不貪、瞋、癡。《戒經》說:「明人能護戒,能得三種樂:名譽及利養,死得生天上。」又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造作十惡業,會受什麼果報?《地藏經》說:「殺生得宿殃短命報,竊盜得貧窮苦楚報,邪淫受雀鴿鴛鴦報,惡口受眷屬鬥爭報,兩舌鬥亂者,受無舌百舌報...網捕生雛者,受骨肉分離報。」因此戒經警惕我們:「譬如明眼人,能避險惡道,世有聰明人,能遠離諸惡。」知造惡業必定受苦果報,聰明有智之士,因而持戒不犯,自能趨吉避凶。
又《慈悲三昧水懺》中說:「作罪之人,命終之後,到閻羅王所,辯覈是非。是時一切怨懟都來證據,各言汝先屠戮我身,炮煮蒸炙,或先剝奪於我一切財寶,離我眷屬。」現前證據明確,罪人只好甘心忍受刑罰之苦。又有人早已忘失所造之罪,而於「臨命終時,造惡之處,一切諸相,皆現在前,各言,汝昔在於我邊,作如是罪。於是閻羅王切齒呵責,將赴地獄,歷無量劫。」猶如民間傳說中,十殿閻王的陰司地府裡,有個孽鏡台,亡魂往孽鏡台前一照,罪相畢露,惡業一一現前,狡辯也枉然,所以才有「孽鏡台前無好人」的名言。
為什麼信之後,緊接著就說戒?這是有道理的。既信因果,善業有報,修道能了生脫死,成佛成菩薩,便開始要行於菩提的道路。而行道要依戒定慧三無漏學,方能盡苦,乃至不失人天尊貴之身。不持戒,人身尚且不保,何況成佛。又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受苦無窮,更無暇修行。如畜生但有三事:飲食、淫欲、戰鬥。且秉性愚癡頑冥,不解人語,不識經教,不辨善惡。餓鬼則長年饑渴,但念飲食,不念餘事。地獄眾生則求暫停苦,一念亦不能得,又只是持戒,尚不能成道,何況不持戒。犯了戒,若不因懺悔而得清淨者,則所造之業,能障得人、天身,甚至聖果。地藏經才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乃至「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慚愧者,慚是慚己,愧是愧人。身口意不敢造作惡業,恐玷污自己清白的名聲;或造作後,自責不已,是為慚。因怕三業不淨,面對他人時,會心生羞恥,故不敢造業;或造業之後,羞於見人,又怕東窗事發,心懷恐懼,是為愧。受戒之後要學戒,若受完戒馬上能持而不犯,那就無所謂的學戒了。殺盜淫妄四重禁戒,絕對不能犯,出家僧伽若犯任一重戒,就毀戒體,失去了比丘或沙彌資格。其餘的輕戒,可以慢慢的學,從多犯、少犯,以至不犯。
而人非聖賢,誰能無過?《地藏經》更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起什麼心?動什麼念?所謂貪瞋癡、愛見慢。如此,豈非個個地獄難免!《大智論》卷三十八也說:「如佛說諸凡夫人,常開三惡道門,於三善道為客,於三惡處為家。」所以佛菩薩慈悲,才教我們要發露懺悔。經說:「若能慚愧,發露懺悔者,豈惟止是滅罪,亦復增長無量功德。」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革故不造新,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發殷重心,至誠懺悔,必能感動諸佛菩薩加被護佑,重業輕報,輕業微報。
正如經典所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唯慚愧而已。」世俗人也說:「知恥近乎勇。」知道慚愧、羞恥,才能勇於改正身口意的過錯,這就是在修行。而緇門懺悔法門,除了寺廟常住有例行的懺摩共修外,更有禮拜八十八佛、梁皇寶懺、三千佛洪名寶懺,乃至慈悲三昧水懺。隨人因緣、喜好,有多種選擇。
聞者,聞經聽法。或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或從善知識處,聽聞妙法。懂得道理,才好修行。否則只是盲修瞎練,空無有果,還落入邪魔外道。《瑜伽師地論》
說有三種慧,聞慧、思慧、修慧。聽聞、閱讀經教,所生起的智慧,就是聞慧。於十九卷更讚歎說;「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大般若經》則說:「若不聞法,即無思修,是故聞慧如眾字本,一切智慧,因之而生。」五七二卷又說:「正信流出得真善友,正信流出於法決定妙智,多聞流出妙慧,聽法流出遠離一切疑網,布施流出大富,淨戒流出善趣,般若流出遠離一切煩惱。」因此《金剛經》才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有經典所在之處,聽聞讀誦,就有覺悟的機會,不只是文字記載而已。若能因指見月,因文字以會道,就有見道、成道的因緣。
又《金剛經》、《大般若經》說:若有書寫、讀誦、正憶念、受持,為他人說此經者,乃至一句一偈,所得功德,勝過以七寶,積如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所以者何?財施有盡,法施無窮,財施只能度眼前或今生貧苦,法施能度無量世生死大苦。而師父雲老禪師說:在大陸叢林流行一句話:「拜經不如誦經,誦經不如看經,看經不如想經,想經不如照經行。」因不識字,或識字不多,經典看不懂也誦不來,卻很恭敬、很想知道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才以慚愧的心,用很虔誠的方式,去禮拜經典,或一字一拜,或一句一拜。誦經或是作為固定功課,或不懂法義,便用誦的。但只是進入到意,並沒有進入到心,只知道一個概念,卻不能深入其內涵,饒益有限,至少能收攝身心,不造業,又得到如上所說誦經的功德。
看經還要把你那個心,或者我放進去思考,不只是誦過了就算,還會進一步想去瞭解法義,才能有所認識、體會、發現。想經是看經看到相應的地方,或有疑惑時,或想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等等,會停下來深入的思惟,法在那裡?佛陀為什麼會這樣說?說這個對我有什麼饒益?我究竟能得到什麼好處?往往因思惟法義,而有所體會、感受,或發現什麼,因而改變自己錯誤的想法、作法和人生觀,並建立正知正見,這就是閱讀、聽聞佛法的殊勝之處。
有人想看經,卻看不懂,便退步不前,何不改用誦經的方式,既有無量功德,又能收攝身心,不造業。遇到專有的佛教名相,不了解,也能勤查佛學辭典。偶而有一兩句相契相應的,或發人深省的,感動人心的,就停下來思惟法義。如果說,誦一百句契應一句,是根機很差的;一千句契應一句,是更差的;一萬句契應一句,是最差的。日積月累,積少也會成多,所謂「水滴雖微,漸盈大器」,根機就越來越好,菩提種子就越來越多。佛菩薩不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嗎?因為祂們起初也是凡夫。師父雲老禪師說:「只要是人,都有菩提種子,只是多與少的差別,沒有菩提種子,根本不可能成為人。」
古德又說:「沒有天生的彌勒,自然的釋迦。」今生所謂的天生、自然,是因為過去生曾經學習過,今生當然駕輕就熟、水到渠成。所以不要妄自菲薄,而放棄多聞,自絕於佛法寶藏的門外。
捨者,本意其實就是布施,布施就是割捨自己所愛之物,給與沒有又迫切需要的人。但不只是布施而已,還要捨離我與我所的著心。經中處處說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不見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更不著施後會得到什麼善根美名,但為成就一切種智而行布施,卻又沒有否定施的善行,及日後所應得的善報。只是如船過水無痕,不生計較執著之心。依此布施而創始修行我、法二空觀。所以《思益經》說:「智慧之門,要以檀(施)波羅蜜進入。」本意就在於此。
雖然經中多讚歎多聞,但只是懂得道理方法不夠,還要去行。否則經中所說:「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然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捨或者施,就是從施去開始力行實踐。該如何行施與捨?《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說:「謂若布施,其性無罪,為莊嚴心,為助伴心,為資瑜伽,為得上義(涅槃為上義),而修布施,是名惠捨。」
為什要行惠捨或布施,施與捨有何功德與饒益性?《大般若經》五七九卷說:「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一切行中,應先布施。」五八○卷又說:「若學布施波羅蜜多,無始世來,所習慳垢,即便遠離,身心相續,漸能親近一切智智。」一○二卷則說:「若不行布施波羅蜜多,當生貧賤家,尚無勢力,何由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況當能得一切智智。」初學佛者,於財物,於執著,先學習少多能捨,量力而為,以不傷害自己,又能利益他人為原則。
慧者,或者說智慧、般若。以思所成慧及隨順經典,或善知識的教授教誡為根本,而能借助禪那修行止觀。也就是依制心一處,進行思惟修,做深入的認識,運用思想,發揮智慧,能化解問題、煩惱,顯現菩提,成為有饒益性的力量,才叫做慧。否則,縱使唸爛了三藏十二部經典,背熟了所有祖師大德的語絲,都只是拾人牙慧、鸚鵡學語,都是別人的。證得了一言半句,才是自己的。證悟的顯現,就來自於慧的力量。所以師父雲老禪師說:「智是一切的知識經驗,包括世間的、與佛法的,運用這些,發揮成為有饒益性的力量,能化解煩惱,顯現菩提,就是慧。」又說:「慧不用修,智才要修,修有搜集、培育、耕耘的意思。」因為智是慧的基礎,或者說材料,慧只是運用這些材料,發揮其應有的力量而已。沒有智,就沒有慧。俗語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米,烹飪技術再好的人,也煮不出熟飯。米如同智,飯就像慧。所以智慧兩字,通常會放在一起,事實上,兩者是各別存在的。
因此,古德常說:「一部大藏經,只是一堆印刷品。」後人總以為古德不尊重法寶。其實是給學佛行者當頭棒喝,所謂法寶,寶在那裡?不去接觸、吸收、消化,轉化成為自己的智慧,如何能讓印刷品轉變成法寶。一部大藏經,和印刷品一樣,也只是文字,既不是智,也不是慧,但也不離經典而有智慧。供在大殿、藏經樓,它是它,我是我,永遠得不到智慧。去閱讀、了解它,稱為知與解,就是智。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得上,能化解煩惱,顯現菩提,最後證得佛菩薩的果位,就是行與證,才稱之為慧。
修行七聖財,也有次第。如《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七說:「又信為先,受持淨戒。持戒為先,求多聞法。由此為先,捨諸過失,普於一切資財身命無所顧戀。由此為先,心得靜定,證如實智。」慚愧則與持戒共行而不犯,犯後能勇於懺悔改過。
上說七聖財,能得種種之樂。而世間的財富也能使人受用快樂,二有何差別?《瑜伽師地論》卷五,列出七聖財與非聖財所受用的快樂與饒益的差別,以明世間財富不足憑恃,不生貪求,勸人改而勤求不失壞,又能為出世資糧的七種聖財。
非聖財所生樂:一、有罪喜樂相應。二、能起惡行。三、微小不偏所依之身。四、又非一切時有,以外緣故。五、非一切地有,唯欲界。六、不能引發後世聖非聖財。七、受用時有盡有邊。八、為惡國王、盜賊、不肖子孫、火、水五家所劫奪。九、不可從今世持往後世。十、受用之時,不可充足。十一、有怖畏、怨對、災橫、燒惱,不能斷後世大苦。
反觀聖財所生樂:一、無罪喜樂相應。二、能起妙行。三、廣大徧滿所依之身。四、一切時有,以依內緣故。五、一切地有。六、能引發後世聖非聖財。七、受用時,轉更充盛,增長廣大。八、無能侵奪。九、可從今世持往後世。十、受用時究竟充滿。十一、無有怖畏、怨對、災橫、燒惱,能斷後世大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