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千佛山系紀念白雲老和尚百歲誕辰-永恆的追思期數:295期2014年12月刊
每年七月,菩提寺都會舉辦青年學佛營,精彩熱烈的活動每每激盪出陽光的熱力。
受訪/家林
採訪/編輯部
1、老和尚給予我「家」的啟蒙
每年七月,菩提寺都會舉辦青年學佛營,精彩熱烈的活動每每激盪出陽光的熱力。去年某日,法務組長若讀師突然邀我:「大亦剛生了一個漂亮寶貝,照片都po在網路了,今天我約了家林在大亦家碰面,走!陪我去看大亦!」我們就開車帶著伴手禮往高雄去,一個鐘頭後在大亦家的客廳,你可以看到一個難忘的畫面--家林抱著可愛的寶寶,紅通通的臉頰,可愛的小手,是男娃娃呢!大亦為專職社工師,與家林一起發心青年營的引導,初為人母的她看起來更成熟了!小娃緊扣著父母的心,家的氣氛更濃烈了。就在寶寶熟睡,若讀師與大亦在一旁話家常,我與家林也打開了話閘子聊起「家」這個話題:
家林以下簡稱「林」 編輯以下簡稱「編」
林:
以前我常到般若寺作義工,有一天在協會做美工時,一進電梯就看到老和尚在裡面,老和尚上三樓,我到五樓。他親切的問我:「妳從哪裡來?」我回答:「我從家裡來!」他又問:「妳家在哪裡?」我如實的回答:「在高雄武廟那裡。」老和尚又問:「怎麼來?」我說:「從高速公路過來只要十幾分鐘,也可以在x地方轉乘公車。」接著他又問:「妳來這裡做什麼?」
突然,這個簡單的問題撞擊著我,不知為什麼我竟怔在那裡,不知從何說起,短短的失神,等回神時,只看到老和尚走出電梯的背影。事後跟母親聊起,她說:「最近老和尚好像有寫到類似“家”這類的文章。」
從小到大我常思考「家」這個問題,有一段時間「家」對我來說,好像「不是這個、不是那個」,常想著,那麼「家」到底是什麼?雖然,爸媽為我提供了一個家,也是我最親近的家人,但為何我卻一直在找「回到家」的感覺?那個在找的「家」,到底是什麼?這個「家」應該有更深廣的意涵吧!
後來去讀千佛山佛學院,接受佛法的熏習,更能了解「家」不在外面,而是要回到內心,在任何時刻、任何地方、任何事,都可以清楚的照見自己,讓心充滿寧靜、溫暖、踏實的感覺,這就是家給人的感覺!有時就只是純粹的去感受那種穩穩、自在地「回到自己」,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在哪裡」?
編:
吳汝鈞是一位學者,他的《佛學研究方法論》裡有提到:德國哲學家海德格曾喟歎現代人常生活于一種無歸宿的狀態,好像浪子回不了家。這歸宿到底是什麼?他明言是「吾人的存在的核心,使我們挺立起來的東西。」在東方思想看來,這歸宿便是使人「成其為人」的生命的本質;在佛教來說,實是我們本具的佛性;實是禪宗的所謂「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也是「祖師西來意」。我寧可說是生命具備的潛力與微妙。
林:
我對家的思考是--家應該是「最適合也最想呆在那裡的地方」,它就像一個避風港,不被打擾,不必擔心、害怕!無恐怖亦無罣礙。現在學佛了,對我來說,家是能讓紛雜的思緒歸零,能離苦到樂的彼岸。從某種意義上看,我覺得「家並不是你擁有多少財富、有多少家人、多少成就!」能安身立命,能安頓身心的地方就是家。
編:
佛教還有這種說法:「一切眾生也許就是你過去世的父母或親人」,而禪行者「處處無家,處處家」的雲水情懷,何期灑脫自在!所以家的時空可以拉得很廣闊,家不單只「一個地方、一些人」,也是一種宇宙情懷,是對人事物「地道」的看法,而「能度一切苦厄」,便是生命究竟的歸航。
林:
所以怎麼收穫怎麼栽!有慈悲喜捨的心才能打造快樂、幸福、清淨的家。說也奇!之後老和尚的這番話深深的印在我腦海,越嚼越有味---「妳從哪裡來?」「妳怎麼來的?」「妳的家在哪裡?」「妳來這裡做什麼?」一連串的問題就像一道道豐富細緻的生命譜系,悄悄藏進山村的夜裡,有一種曲折的開啟與驚喜。
2、老和尚對年青人的關懷
編:
感覺老和尚很關心年青人,每次青年營活動最後都有精彩壓軸,也就是珍貴開示--「智慧寶盒」。
林:
這讓我想到2008年在般若寺的歲末聯歡,月師父請我們辦一個佛學班的聯誼,想請老和尚參加,我們幾個青年營的就去辦公室邀請他,他原本說不來,因為還有會要開,結果聯誼開始不久他來了!而且他講的話很耐人尋味!他說:「我原本跟年青人說不來,但是我來了!」他看起來很開心,洋溢著一顆年經躍動的心,之後又去開會,但是無妨!哪怕只是一個身影的示現,法燭一點燃,大家難掩興奮與喜悅之情。
老和尚就是這樣,時常會給我們一些身教、語教、境教的棒喝,好比思想、生活上的磨鍊。這件事就是告訴我們:「一切會變!」因為他原本是一位重承諾的人,為什麼說不來而後又來了呢?其中含藏著禪意,不給你一個答案,最後應機的驚鴻一瞥--好像告訴我們「我在這裡!」當下所有人的心便安住了。
還有一次在高雄金禧廣播公司,也是活動開始沒多久,老和尚蒞臨了,只一句親切隨和的開場白,現場的氣氛就被炒熱,他說:「我來---給你們一個“驚喜”!」「金禧」與「驚喜」諧音,真是貼切的經典之作!九十多歲還保有年青、活潑、詼諧的生機,他的一提一撥,大家都回到了家,是如此的輕鬆、快樂、充滿創造力。
編:
所以老和尚會適時、應機的表現禪法,大家要去讀!
林:
沒錯!親近他一陣子,會不知不覺的嘗試去發現事物的新義,培養靈敏的感知與覺察力。之前,我曾夢到老和尚,感覺他沒走,就在我們的身旁,他幾乎無所不在。夢中的場景是一座山,看到老和尚赫然在那裡,我很驚訝:「啊!師父!您怎麼會在這裡?」他慈祥的說:「我一直都在啊!我只是要讓大家知道一些事,有一些東西要告訴大家!」接著雲霧縹渺,出現了一個盛會,好像是快樂的節日在發禮物,我也拿到了一份,真是開心有趣!我們這一群青年團的女孩們,有人拿到法杖,有人拿到如意,我拿到的是一個拜墊,跟母親提到這個夢,她的解讀是:「妳就是太嬌了!這個夢意味著要妳多去禮佛、拜懺。」
其實大多時候,我覺得老和尚要告訴我們的是:「要去相信」,相信什麼呢?就是「信佛、學佛、可以成佛。」而他是我們解脫生死大患的領航者,菩提道上永遠的導師!
3、讀經典與佛法在生活上的應用
編:
在每次的活動中有沒有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部份?覺得需要再去充電的?這時老和尚講的佛法就用得上了。
林:
棘手的部份,我覺得還好,不知科甫與大亦那邊有沒有遇到?這次活動,因為這畢竟不是心理療所,是個營隊,所以基本上沒有帶得很深,只是藉由小小的活動,以多元有趣的方式,引導學員去探討情緒的多元面向,以及提供一些小方法去讓自己與自己對話。真正的探索情緒、了解自我,就像往自己內心深處挖井一樣。其實我很羨慕科甫和大亦,因為他們的理路清晰、面對人群時能揮灑自如、風趣幽默,處事又能隨機應變、從容不迫。
編:
妳太謙虛了!我記得菩提寺某一年的青年營活動,燭光晚會中,一盞盞燭光燃起,麥克風在師父與學員們的手上傳遞著,廣場上大家圍坐一圈,妳的感性兼理性的引導對話頂不錯的!幾句話就營造出一種寧靜、攝受的氛圍,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出感動與專注,不知妳是怎樣引導「燭光夜語」的?
林:
那年是2008年的兒童學佛營。其實我是個很內向、害羞,比較沒有邏輯思考的人,但我會去感受、並做大量的自我覺知與對話,我能講的東西都是我曾經歷過的。之所以有這樣的改變,是出社會後,砸錢去上心理的課程,再加上平常大量的閱讀,總是為了「一種完成」、「一種分享」,自己需要不斷的充電。
其實剛開始拿麥克風時,心情混亂,說話、做事也無條理,慢慢的從混亂中找到一個中心點,試著融入老和尚說的法,也應用「曼陀羅彩繪」的理路,去做靈活的思考,走到現在這一刻,老實說我下了一些功夫。
編:
其實有那份心,多次的經驗就營造出你要的氣氛,不管理性的邏輯思考、感性的抒情表現,都能展現它的特色。
家:
這次青年學佛營的活動設計--「曼陀羅彩繪」、「黑白畫(禪繞畫)」,都只是一種善巧方便而已,有時也可達到正面的療效。這些方法,在我人生不順暢的時候都派上用場,但真正使我受益最多的是佛教的經典。也是讀了《華嚴經》後,才發現許多道理早寫在佛經裡,只是佛經用文言文表達,後者用的是現代的文字語言陳述,但是都彼此互應。
如果沒有生活的經歷與再提昇的想望,就不會去上這些課程,也就沒有看經典的機緣,所以我說是一種善巧方便,唯有走過才會懂。我超喜歡普賢菩薩十大願,還有《華嚴經》裡的〈淨行品〉,每當我彷徨不知如何抉擇時,總會回到普賢菩薩淨行品的每一個念想中,重新思惟經文所昭示的,讓自己漸漸趨近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也因為讀《華嚴經》的機緣,才動念去讀菩提寺的佛學院,非常嚮往經典提到的「辯才無礙」,還有善財童子探訪善知識「五十三參」的故事。那些已成就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修行表現?你看!每一位都有不同的特質,可以讓我們師法取經。
編:
生活中緣境不斷的變化,而「法無定法」,可否談談妳是如何觀照自心的?
林:
其實佛法講得很清楚!有時候我不很OK時,會有一些經典上的文字從腦海跑出來,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等,透過不斷的觀照,不論是「人與人」或「人與事」。逢境不累,累的是不知如何去調心,尤其我是個反應很慢的人,不是不會抱怨,只是更多時候佛法可以派上用場,幫助我調出更好的色塊。
所謂的「柳暗花明」,危機就是轉機,佛法幫我安心,同時藉著曼陀羅彩繪,在塗抹中可以清楚的聽見「心的訴說」。正如當時老師父問我的一串問題,那幾乎是對生命的禮讚!「妳從哪裡來?」「妳怎麼來的?」、「妳家在哪裡?」、「妳來這裡做什麼?」我也常反問自己:「我」在哪裡?我為何做此事?
編:
所以一切可當「道」來修,隨時開創心靈的空間,就能看到好山好水,皈投心靈的故鄉。家是一個可以找到自己的地方,因此不妨時時自問「我回到家了嗎?」
林:
沒錯!就只是回家,明白了「家」雖然只有一個字,卻以無數形式體現在人間。何者是家、何者又不是家!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我們也可以透過佛法的熏習與參與「青年學佛營」這些有意義的活動,不斷的練習「提起」、「放下」,讓心緒回到家,讓每一個生相趨歸於寂滅。
編:
換句話說,一切的修行與修養都指向「家」!這讓我想到《法華經》七喻之一「長者窮子」的故事:有一個兒子幼時離家出走,過著放浪的生活而終於淪為乞丐,就像眾生流浪於三界“火宅”。後來窮子來到長者家,但是並不知長者就是自己的父親,慢慢的透過長者不斷的安慰、鼓勵與教誨....最後浪子回家了!所以我們不要忘了智慧的珍寶,心靈故鄉的美好,人人皆有佛性,我們都是如來之子,今天很感謝家林與我們聊這麼多,也祝福大家!
註1:曼陀羅心靈彩繪「曼陀羅」(梵語Mandala,即圓輪)原是佛教修行觀想的場域,被視為佛陀覺悟境地。後來,心理學家榮格發現繪畫曼陀羅,具有暗示個人潛能和獨特的力量,於是將其發展成藝術治療的理論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