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達師再見

                        如達師 再見               /冷月

      
那天,好多師兄弟來送你,也有好多居士....不管認不認識。因為你是我們的老老眾。
     
雖然師兄弟那麼久,相處在一起的時間真的不多;因為,你一直被派在外做當家、住持,從北到南,甚而馬來西亞。我則幾乎都在菩提寺,偶而回古嚴寺小住一陣。真正相處時間僅是菩提寺的一段而已。但,是這個家的一份子,無論相距多遠,總有一條無形的絲線牽住大家,掛懷在心底。即使相處時偶而會有磨擦,爭爭吵吵,,但總記得你是我兄弟,我們將共生共學共老……。會有這種想法,應該是師父常常的點醒,我們是有緣在此相聚的一家人……


    
今天跟戒師談到你,他提起早期你們跟著師父開創千佛山的苦辛;那時,台灣經濟尚未起飛,當時菩提寺的建設僅是大殿與一排寮房兼客廳;老和尚必須把源自大陸天岳山叢林的種種,在台灣以千佛山之名建立起來,是師命,也是他老人家自認責無旁貸的使命。為了要建設成為十方叢林,基本應有的殿堂寮舍客堂,不是幾棟就可以的,但經費那裡來?年輕的你們也感受到那種壓力,就師兄弟商量好,跟老和尚說,想到山下街上開縫紉班,教大家裁做衣服,把你們在社會的才藝發揮出來,以便增加常住的收入。同時也做僧服出售。大家不但不拿單錢,還把一些積蓄拿出來,同心協力的,希望早點把千佛山建立起來。


       
雖然生活苦了點,但精神卻是愉悅的,老人家體諒大家年輕就離俗出家,所以每天晚上,總會找時間跟大家話話家常;從輕鬆的閒聊中灌輸一些出家人應有的觀念,叢林生活應有的規矩法則;偶而,還會教教拳腳工夫,跟你們比比力氣,或找些話頭讓你們參參。知道你們不會煮飯菜,最初幾次的年夜飯,都是老人家帶著你們張羅出來的。山門未打開之前,一位老和尚帶著十幾位年輕比丘尼,就這樣開天闢地,駢手胝足,一點一滴的在南台灣將小南天的牌樓懸掛了起來。拮据的經濟,人事的糾結,環境的調適,老和尚的棒喝,在在考驗著這批天真的比丘尼。慢慢的,人在流失,也在增加,留在身邊的老老眾就寥寥無幾了。


       
你,是其中的一位。然後隨著山門打開,法筵開啓,各地分院也陸續成立,你們就開始了處處無家處處家的輪調生涯。只要師父要你們去的地方,無論自己喜不喜歡,都會提起行囊,從容就任。從一個道場,再到另一個道場…………記得有一次老和尚要你去一個你不習慣的環境,你是真的不想去,可是在老人家再次提起時,你只問了一句:「師父,您真的認為那個地方值得去嗎?」當老人家點頭的時候,你不再說話,開始打包行李,義無反顧的去了。因為師父說值得去,你就去了,沒有異議,即使你真的沒意願,但你相信師父。從此,古嚴寺、菩提寺、高雄講堂,台北講堂,馬來西亞,再回古嚴寺,淨業林;為千佛山,你付出了所有,甚而忘了自己。記得一位跟你有過衝突的師兄弟,私下跟我說,他看到你為常住的那份心,真的讓他感動,所有的不愉快,他都會讓它成為過去。在古嚴寺要開始重建時,原本準備退休的你,又被委以重任,回古嚴寺擔起住持的責任,大家都知道,窮鄉僻壤的古嚴,一向不是你的選項,你仍背起行李,默默走向北風呼號的大城。更花幾年的時間,把功德堂完成後才離開。


   
或許你有你的個性,就像我們有我們的個性一樣。或許,你全心投入寺務,無法兼顧法務,但清楚明確的方向――再找老和尚,再續前緣,沒有猶豫,沒有遲疑,是那麼的肯定。深信,這不只是今生的緣遇,而是曾經累劫的堆疊,在往後不定的時空中,師徒緣合,又是一道深深的印痕落下,相信會是不同層次的道之旅。
       
你那永遠追隨老和尚的願心,親切的笑容,柔軟的心性,靈明的巧思,細膩的穎悟,讓我深信我們會再相見,相見於老和尚座前,師兄弟的圍繞中,繼續著我們歡愉的生活,我們吵吵鬧鬧的日子.......

        如達師,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