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14期2016年9月
50歲之後,雙親走了,師父走了,面對“修行”我自問:「當下消得施主四事供養否?有幾分是自己作得了主的?」似乎不再有牽掛,可以伴清風明月走完下半生。
衲衣下的足跡
平常心即是道
受訪/釋若喬
採訪/編輯部
7月16、17日,筆者到高雄本願寺參加建寺八週年的法會活動,在法會中感受到本願寺所有師父們的用心、協力,不論在接物度眾以及職事、梵唄各方面都表現得可圈可點;而若喬法師莊嚴的華采、做事的態度不禁讓我想到:
「複雜的事可以簡單做,簡單的事重複做,重複的事用心做,堅持下去,沒有做不好的事。」
感謝她在百忙中為此文潤飾、定稿;七月暑熱無比,當我正喊著「熱啊!熱啊!」她及時的予我兩瓶鋁泊包「舒跑」運動飲料,臨行我卻忘了拿,真是辜負她的一片好心美意。於是在回菩提寺途中不禁朗道:「我悄悄的來,正如我悄悄的去,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那兩瓶“舒跑”。」以下是法師精彩的修行經歷,當然此中滋味不是我三言兩語就能道出一二的!
1、學佛因緣 淨土法門
彼時我們三姐妹都還未出家,大姐勍師去台北讀大學,偶有機會接觸佛教,不時有善書寄到屏東老家,我約莫還是讀小六階段,依然跟三姐蓮一師看得津津有味,有不懂的地方等勍師回來時會請教她。有空她也會跟我們分享許多知識經驗,尤其淨土法門,在大姐勍師的描述下,覺得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好莊嚴殊勝,多叫人歡喜讚歎。因此那時對佛法的瞭解只知念佛,等蓮一師先出家,親近老和尚後,我才知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佛法是無邊的,而佛是覺悟的意思,「處處有佛」,因此處處有覺悟的機會。深信佛法有很深的內涵,我也開始慢慢接觸其他的經典書籍,知道“彌陀淨土”是為諸多淨土之一;舉凡“佛土”悉皆清淨之土。
在師父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有云http://www.chiefsun.org.tw/tw/6_magzine/5_detail.php?Id=2033:
問:「文殊菩薩乃七佛之師,當本事佛,其如來名、及其佛國云何?」
答:「佛名不動智如來,其國名金色世界,即文殊菩薩之淨土世界。」
明示「一佛一世界」,過去、現在、未來有太多的佛了,每一個佛國淨土都是不一樣的環境。
師父的《圓覺之道》DVD第十集又說:「其實大家不要把『淨土』當成一個國度,一個地方,你只要看這句話──『心淨即佛土淨』,就可了解....。你的自我清淨,你心中的淨土就清淨,你的自我不清淨,你心中的不是淨土,是業,是污垢。」
所以究竟淨土在那裡?不在他方世界,就在自己的“心”中,正所謂「即心即佛,見性成佛」。因此修行以「自淨其意」為要務,修行無非在淨化自己的人格。淨化人格,即不須有時間、處所、身分的分別,只要在日常生活裡,行住坐臥中,返觀自照,體悟自性,在在處處無不可成道。
2、讀佛學院 難忘的記事
我們姐妹三個是在70年代陸續依止老和尚門下,共同演繹有佛法的人生。撿拾過往時光在心中留下的痕影,感謝老和尚為我們打開一扇全新的窗。那時佛學院的院長是老和尚,寒暑假都會帶學生去校外教學,有一次去高雄甲仙禪林,某個地方,人煙罕至,只有當地人知道的一個景點。那是一個不起眼的山洞,必須坐著臉盆才能渡向彼端,裡頭猶如另一個世界,清涼無比,出了洞口豁然開朗!大夥就靜靜的席地而坐,沉浸在清泉、流瀑的觀照之中,真是一次新鮮的出遊。那次師父還帶我們去甲仙山上探望一位老比丘,記得那已是午后,師父跟那位比丘一面喝茶一面聊著;我們這群就像孩子似的,驚呼茅蓬外一望無盡的山巒、蟬鳴、草木花香,還有那怡然的鄉野景致。
佛學院的生活充實、有規律,有些畫面印象深刻,記得佛學院前面有一魚池,裡頭養了不少鯉魚,每隔一段時間就得清理,有一次出坡整理環境,師父還特地帶領同學一同清理污泥,師父還親自下到魚池中示範給大家看,那時師父七十出頭,看起來不像七十幾的老人,我在想:師父平日在講堂上課威嚴無比,卸下嚴肅的一面,私下有時就像慈父一般,帶領我們去探索不同的事物。雖然有多次的觀機逗教,卻始終無法領略師父的禪機禪語,只能說自己的悟性太鈍,當面錯過許多的教誨。
學院畢業了便歸常住,開始展開不同的生活場景,領不同的職事,當時學院畢業不久我就去彰化古嚴寺,因為在菩提寺這大叢林,輪大寮還是頗有壓力,那個大爐灶、大鍋大鏟還要燒柴火....法會一到要煮上千人的飯菜,緣於在家是老么,不善此道,還是先去古嚴寺小道場練習練習吧!這也不是逃避,我在古嚴寺一切從頭學起,好比當農夫種菜、當香燈、庫頭買菜,雖然屏東俗家有種香蕉與稻米,但大都只拔拔草、整理環境、剝剝毛豆而已;出家了不論大小事都要慢慢學習。
二年後我又調回菩提寺,值外庫的我每天出去買菜、買常住的用品,以及法會所需之物。不久又調到新北市金山的“金寶山”,然後又去福慧寺做當家,不時驛馬星動。那時的我總覺得兩位姐姐很了得!不僅有耐力、忍受力、穩定性,人又親切隨和,我不及她們太多,凡待人接物,一切都得慢慢學。印象中有一個深刻的畫面:初輪照客,接起“內線”電話,沒有立即察覺是老和尚打過來的,就不經心的「喂」了一聲,那一聲聽來可能讓人不悅,原來老和尚急著要找人,於是他就在電話那一頭「匹哩拍拉」的說了一頓,事後我的止觀是:自己疏於電話的接聽之道,應該是說:「這裡是知客室......請問你是哪裡...語氣一定要親切祥和,不要一開口就是「喂」。
在福慧寺9個月的生活,由於美濃當地的信徒大都是客家鄉親,我的客家話便派上用場,初接道場增加了不少親和力,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往後不論排到什麼職事,我的理論是「不逃避,要試著在每一刻親身體會生活,永遠朝著修行的目標與理想前進。」因為年青的我多想試探自己潛在中的各種可能。
3、維那組長 零缺點之要
說來也有趣,當時才出家五年而已,就被推為維那組長,幸好有若誠師、若迪師協助、引導我。因為他們出家較久,懂得多。之前是若迪法師來做,後來他調台北講堂,我接著做。記得有一次塔位的問題出“粹”了(台語),突然來了一位信徒,急衝衝的說:「*&^%...」聽完他的話我心裡很著急,因為原先他訂的塔位我竟然又登記給另一位信徒,緣於若迪法師他登記在筆記本的小字我沒看到,竟然弄錯了這個環節。而事情一直擺不平,原先的那位居士執拗著,幾經協調不成,心焚如急,巨石壓頂般,有師兄提醒我去求韋馱菩薩,因此有空我趕快去三寶殿跪求韋馱菩薩幫我度過難關,沒想到事情露出了轉機,突然那位居士打電話給我:「師父!這樣好了,不然你到我家,在我媽媽的牌位前擲筊,如果我母親答應,這個塔位我們就讓出,好不好?
」結果一擲三個聖筊,事情就圓滿化解了,真感謝佛菩薩啊!幫我化解一大難關,也讓我想到“零缺點”的修養,雖然一時做不到,但可以慢慢修正自己,讓缺點越來越少,與人溝通的技巧能更提昇,生命才更能從容自在,因為人生在世無法心存僥倖,縱然有時幸運突遇轉寰,但還是少把自他置於山崖危地為好!
談到我出家經年,於我最有感受的法語是《雲水悠悠》裡的一句話:「別人是一面鏡子,自己才是鏡中人。」這意味著要去讀--讀大人,讀小孩,讀每一個人,去了解他為何有這種表現。同一件事,相同的緣境,別人是怎麼做?如果是我會怎麼做?可能會觸發一連串無可預知的思緒,轉到另一個全然不同的方向。能將讀人、讀物的資訊化為智慧的結晶,益發雀躍! 所謂“讀”就是去面對人與事中的那個“有”,而計較、執著、分別都是肯定的“有”。從中去認識與了解,才有突破的機會。
《禪的語絲》有說:「禪行者,於耳目之所及,切忌但存挑剔,不妨依作鏡照;返觀自我的起心動念,別人如何?自己又如何?」
4、侍母盡孝 臨終一課
芸芸眾生浮沉苦海,照料老病的親人令人產生糾結複雜的心理,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清楚,一般來說衰老可謂不歸路,終點是死亡。這就聊到在92與99年間的七年,我的修行生活突然來了一個大轉彎,當時感念母親讓我們無後顧之憂安心修行,但母親中風病倒、行動不便,我毅然回俗家照顧她。
說來誰不悸懼衰老與死亡?誰不在生死間“恐慌、罣礙、眷戀世俗”的一切?從小我時常窺見父母忙於作務後浸濕汗水的背影,自有記憶以來,父母親辛苦的養育我們,尤其在那個年代,為人媳需侍奉公婆、照顧姑叔,裡裡外外都要打點。父母親一生務實、勤儉持家,我們就是他們的最大的牽掛,在這越難割捨的情形下,盈繞在其內心的愛別離苦便愈折磨,諸多罣礙不但令自己苦澀,也令一旁照顧的人辛苦。
生命是如此無常,少了佛法的熏習,世俗的一切便成了最大的包袱,一向佛法給我的觀念是:「了卻業障本來空,未了還須償舊債。」那麼如何解脫生死,昇華對生命最後的思索與看待?就得好好修養自我作主的能力了!那時感覺母親學佛不深,無法接受「生老病死」是人人都要走的路,幾經身心波折,覺得辛苦。所以佛陀的道理方法不時交錯在我心,我祈願以後自己能做到不掛罣,讓自他兩方都輕鬆照顧。還好母親後來能接受事實,不再抱怨,臨終之際再提醒母親要放下,不再罣礙:「媽!要放下!要唸南無阿彌陀佛!佛菩薩會來接您!」後來母親面帶微笑走得安詳!
這等於讓我上了一堂“生死學”。尤其在師父書中有讀到一些文字,提到禪者超然的思想與智慧,不僅瞭然於“生”的種種,更徹底認識“死”的一切,知道生死解脫之要。唯有明心見性,見自本性才不為生死左右。但是有幾人能做到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可是至少依著佛法道理,慢慢熏習,必定對生死有一份出離世間的自在與超脫。
5、再回僧團 天生我材必有用
母親過世後重回僧團,恢復正常的生活,更感於師恩難報,提攜我、教導我,讓我再回僧團,很快的上軌道,職務也能朗朗上手,可塑性比以前較強了!某一刻我回顧自己的一生:
1、孩童期:14歲之前,有著童年的天真無邪,少欲知足,感覺光陰無盡,可以不必急著把事情看得清楚,尤其有父母呵護著,可像雲奔跑、像風自由。
2、起伏期:包括讀書、交友、出家,尤其後來一路上的緣境多,但也拉開了生命的視野,有時智慧不夠如暗夜行路,有時柳暗花明。
3、太平期(穩定期):50歲之後,雙親走了,師父走了,面對“修行”我自問:「當下消得施主四事供養否?有幾分是自己作得了主的?」似乎不再有牽掛,可以伴清風明月走完下半生。
出家必須依教如法,走出深刻的道的足跡?談解脫,只願自己老實修行,雖不如兩位姐姐的能力與智慧,但也不可捨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記得99年再回僧團,本願寺的當家若洵師問我:「要不要來本願寺作書記?」我說:「好!」因為我本來就信服「隨順、隨緣、隨境」的道理,一切可以當作道來修,遇緣逢境就去認識、化解。剛出家,有一次遇到一件難事,就去問勍師,希望聽聽她的看法,她說:「一切還是看個人的修養!平常就要聚積修行的福德資糧,不可輕忽、躐等!誰又能讓你依賴?」
所以往後我職事照著輪,雖然有的不是自己的強項,可是從做中學,都會有不同的體驗與收穫,出家人分幾種,我就當個老實修行人吧!
6、結語感言
時光就像一頭麋鹿般輕盈滑溜過去,旁觀人事起落,就當翻一本經書。苦?有佛法撐渡!樂?有誰樂?誰不歡?二十幾歲出家,慢慢的又過去了二十多年!不同的事、不同的景,刻記著我不同時光的截面,以何“訴道情”?唉,行住坐臥,彷彿這麼說:「不就是在瑣碎的日常裡鍊金,培養洞悉世態後的灑脫。」
時間如飛塵一般無聲無息飄走了,時光雖然改變了一切,但也令我些許成長!我多少也探到了什麼。我常警醒著自己:「要依著佛陀的道理方法,一步一平安,一步一踏實;這樣,不僅可以排除許許多多的情識障礙,可以不辜負生我育我的雙親,與提攜、教導我的師父。」人生中最不能自制的便是「無明煩惱」,有人乾脆逃逸到安全的角落裡,視而不見,不讓自己受苦流汗、流淚!而最終煩惱依舊是煩惱。另有人不同此反應,他一如既往的去面對、負責與付出,並在第一時間觀照自我、調理自我,使生命更清澈明亮,他總是抱著“珍惜、明白”,以修養去影響別人,因此他能召喚所處的團體,釋放巨大的能量,所謂「不忘青山,常伴綠水」,這所有的一切就看“你”是怎麼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