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講堂一日行修心得(下)

    以上這段  老禪師的開示中,可以體會到人們的眼睛即使是在現場的“眼見為憑”,也不一定表示事情就是像那個樣子

  • 文:編輯部出處:孺慕之情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孺慕之情

             桃園講堂一日行修心得(下)        /賴心人

 

   洵師父這天提出的第三則公案,是芭蕉清禪師名句:『你有柱杖子,我與你柱杖子;你無柱杖子,我奪卻你柱杖子。』柱杖子就是俗稱的禪杖,是供年長的出家眾使用的助行工具,在《毗奈耶雜記事》中有這段記載:『佛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有老比丘登山上下腳跌倒地,佛言:應蓄柱杖。』可見柱杖子是護持年長行者色身的憑障,甚至事關身命的必備隨身配件。這個公案在禪門中被歸入“觸背關”的禪機中,最早也是由黃龍禪師開創的度人手眼,師舉拳問僧曰:

『喚作拳頭則觸;不喚作拳頭則背,喚作什麼?』

 

這類公案經常會把學人推入進退不得,上下不得,或退此一步即喪身失命的絕境中。其目的是在對治人們在緣境中,不是對就是錯;不是黑就是白的動輒落入兩邊的思惟慣性,在公案中所稱的“觸”是肯定義;“背”即是否定義。在肯定與否定兩邊都不取的情況下,面對眼前活生生晃動的拳頭,能作何言語?說它是個肉饅頭還是落在肯定的“有”上面;就算說它是剪刀石頭布也只顯示拳頭的空性,但仍難捨其相,試問該如何脫框而出?

 

在精疲力竭的當口,忽然思及  雲老和尚的叮嚀:『佛法不是武器,現實不是敵人。』心頭一凜,放下拳頭豈不就是放下武器?那還握著拳做什麼?同樣地,一頭栽進柱杖子的有無與奪混戰中,等於在繼續深化自己八識田裏的輪迴種子。你說有柱杖子,禪師卻又再塞一根給你,是提醒你不要執著於“有”相;但接下來這句:『你無柱杖子,吾奪卻你柱杖子。』學人明明就兩手空空,禪師還“奪”個什麼?這其中的思考空間在於人的起心動念,一旦生起“否定”意念,就已經落入相對的“情執”狀態,執著於“無“、“沒有”、“空手”等概念中,這其實才是參學者在禪修中,最難覺察也最難以突破的執念。

 

藉由禪師們這種:『言有偏再給;言無反奪卻。』的接引手眼,凸顯出參學者因染習過重所面臨的困境,幫助學人放下話頭的兩邊,癱瘓粗重心識妄想執念,唯有在識心歇息處,方可覓得法身的活水源頭。因此,洵師父在為參修學員解釋這則公案時,特別提點學員要在“法執”這個概念上著力。

 

   雲蓋繼鵬禪師。初謁雙泉雅禪師。泉令充侍者。示以芭蕉柱杖話。經久無省發。一日,泉禪師伴師倚灶邊取暖,手持鐵鋏子挾炭入爐灶生火。泉忽問師:『柱杖子話上有消息也未?說來聽聽!』師正待開口之際,泉禪師忽然持燒燙鐵鋏子朝師身上挾去,師即豁然大悟。以下是雲蓋禪師在悟後與雙泉雅禪師師徒二人的對話:泉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舌頭無骨。泉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湯瓶火裏煨。泉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天。泉問:佛出世後如何?師曰:地。此時,雙泉雅禪師對愛徒語重心長地說:『高不在絕頂。富不在福嚴。樂不在天堂。苦不在地獄。』良久,道出向上句: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為何祖師大德們在使用這種幾近“侵犯”性言行的接引手法時,特別容易使門下弟子得到法益甚至能有即刻開悟機緣?這恐怕與禪修“悟”的機緣之可遇不可強求有關。師要知徒眾功夫火候身心變化細微處不可放過,徒弟要能安忍於師之棒喝獅吼機用,方得覓入處,而這種機緣猶如電光石火,非具隻眼過來人方能導學人契其機,例如,在本公案中,初悟後的雲蓋禪師在回答了師父三個問題後,泉雅禪師立刻點出愛徒仍未離於兩邊的墮處,才婆心切切地為徒兒做了一段“不落也不離”的珍貴開示法語。

 

     當然,並不是每位禪師都那麼“崇尚暴力”,  雲老禪師就曾針對“觸背”這道關卡,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即興式的開示。有一次 雲老和尚在講課中,忽然指著講台旁邊的“黑板”問台下參學信眾:『大家說說看!這是什麼?』而那其實是一面專門供奇異筆書寫用的“白板”,但絕大多人第一眼見到它,還是黑白不分的黑白講,說它是“黑板”。這裏顯現出來的思考空間是:板子是黑是白都不重要,上面寫出來的字,台下的觀眾看不看得清楚才是重點,因為它的主要用途是供人書寫或繪畫的工具。另一個值得玩味的思考點是:“明明知道這是在睜眼說瞎話,為什麼還能理直氣壯喊得毫無懸念”?接下來更精采了, 雲老禪師用“黑色”的奇異筆,在白色的“黑板”上,寫下一個“錯”字。然後對台下的禪修營學員說道:這個字我保證沒有一個人會把它說“對”過,並再次徵詢台下學員:有沒有人曾經把這個“錯”字說“對”過?末了,更指著黑板丟下一個重量級的話頭:“不是祖師”,要大家好好作一番功課。

 

以上這段  老禪師的開示中,可以體會到人們的眼睛即使是在現場的“眼見為憑”,也不一定表示事情就是像那個樣子, 雲老禪師精心發明的“觸背”機鋒,讓學人明白人的感官知覺在是非對錯黑白分明的相對世界裏,活得多麼地順理成章,而想要打破這種慣性思維,就必須要在緣境中,把握煩惱生起的每一個機緣,去覺察為何觸背兩頭皆離,生命才有真正活路的密意所在。在一日行參中敬師父在開示中特別提到人生的“生、老、病、死”是人人要面對關口,敬師父舉出一個極具“切身性”觸背情境的緣境供學員思考:「在正發生事故的飛機上,眼見大勢已去情況無可挽回,這時,大家內心會怎麼想?那最後的一念會在想些什麼?要止於哪一念?」師父的大哉問,內心不禁浮現 雲老禪師在一篇短文中談到遇到同樣狀況的結語:「南無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 廣大靈感 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