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的足跡--談樂

衲衣下的足跡

 談樂    /智惇
樂,本義作「五聲八音總名」解,稱心如意之快感曰樂。論語,雍也:「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望願曰樂呂覽》:「小大貴賤,交相為恃,然後皆得其樂。」這說明有目的具希望之謂...........................................................................................

 

大正12冊.p681《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第十九之上〉,「迦葉,有三受三苦,三受者,所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三苦者,所謂苦苦、行苦、壞苦.....。善男子,以是因緣生死之中,實有樂受,菩薩摩訶薩以苦樂性不相捨離,是故說言一切皆苦。善男子,生死之中,實無有樂,但諸佛菩薩隨順世間說言有樂。」

 

從這段經文中已明白告訴我們,世間生死之中,所謂樂是因緣的緣生緣滅,緣生則有,緣滅則無,而因緣的和合又與因果有關,我們人是帶業來受報的,所以談因果,就離不開業,業者造作故。乃無始來的習氣,凡此皆是苦因,這就是經文所說的「菩薩摩訶薩以苦樂不相離性,是故說一切皆苦。」舉例而言,如某生日開個生日舞會,邀請親朋好友,這是樂因,從事先的各種準備是苦,時間到舞會開始,是因緣和合,親朋好友其聚一堂,中間就有因緣親疏有別的關係存在,是苦樂不相離性。舞會結束,人去樓空,留下一大堆垃圾的清理等,以及善後工作又得忙幾天,這就是苦,這就是經文說的「善男子,生死之中,實無有樂,但諸佛菩薩隨順世間說言有樂」。同品經文又說:「佛言:善男子,如上所說,諸受樂偈即是菩提道之根本,亦能長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先於經中說是樂相。」所謂相者,乃體之表,無內涵可言。樂相既是體之表,為什麼先於經中說是樂相呢?其實菩提之根本是有樂的,而這個樂乃是長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無上正等正覺,而這個樂來自「持戒,修行,修慈,少欲知足,行菩薩道」。不過這“樂",智惇解曰:須從《大乘大般涅槃經》中理解其法意才會體得,智惇愚昧也不清楚,所以暫時不談。

 

經中又說:「善男子,譬如世間所須資生能為樂因,故名為樂。所謂女色,耽湎飲酒上饌甘味,渴時得水……奴婢僮僕,金銀瑠璃…..如是等物世間所須,能為樂因,是名為樂。善男子,如是等物亦能生苦…..」。智惇舉例說明「苦樂不相離性」:

有名女人,坐著輪椅,由女傭推著走路都懶得走啦,手上戴著數克拉的鑽石,還有玉手、脖子上掛著胸飾珠寶,頭上戴著也是珍寶之類的東西,沿路而來,引人讚歎,自己要打起精神表現神氣威儀,回到家累啦,取下這些無用的垃圾,還要小心放好,不然弄碎價值千萬,於是關上房門,防止宵小趁睡穩拿走一二件,於是才放心躺在牀上,全身酸痛,算是休息或是睡著。以這個例來說,「苦樂俱相離性,是故說言一切皆苦」,其樂也是苦,這個樂只是某種心態上的滿足與「樂」無關呢!

 

所以世人財大勢大,看其財與勢,真正發揮其作用的是他的幫手,幫他用錢使勢,而自己則是掛名空殼子,虛榮而已!這個樂有得有失,得失兩者的取捨還在個人的拿捏,如槓桿的不可能,只有得而不失,其結果就如經中所說「善男子,生死之中,實無有樂,但諸佛菩薩隨順世間說言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