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II)

佛研院專題演講  唐朝詩僧皎然詩中的禪境(下)              

(二)

演講者:鍾玲教授

時間:2016.10.22

地點:千佛山菩提寺視聽教室

皎然詩裡頭常常出現的地方包括杭州、紹興、常州、常熟。所以他活動地區主要在江蘇、浙江一帶。現在跟大家講解:

送勝雲小師》「 昨日雪山知爾名,吾今坐石已三生。少年道性易流動,莫遣秋風入別情。

 

我們假設這首詩是皎然住在妙喜寺時寫的。這首詩的關鍵字眼是“坐石”,什麼是坐石?答案就像這張一個出家人在大石頭上的打坐照片一樣,在岩石上打坐,叫坐石。奇怪古人都不怕得風濕病,他們真的在石頭上打坐嗎?現在千佛山菩提寺的師父們好像沒有這種在石頭上打坐的習慣。也許是夏天在戶外打坐沒關係是不是?我們現在看題目,《送勝雲小師》,“送”就是送別的意思,應該是勝雲小師在寺裡掛單,第二天要去另外一個地方,皎然去送他,通常是陪他走一段路,也許送到山門,古代山中寺院的山門距離寺門常有一段距離。小師是小師父的意思,皎然一定比僧勝雲大不少歲數,所以稱他為小師,即年少的出家師父。可能是二十幾歲出家受了戒的年輕小師。

 

第一句是“昨日雪山知爾名”,第四句有“秋風”一詞。奇怪,秋天江南的山上會有雪嗎?但是第四句的“秋風”也可能只是比喻,而不是寫那天的時節。江蘇、浙江有些山都蠻高的,冬天有時會下雪,可能深秋山頂上有雪。他說昨天我在雪蓋的山上才剛剛認識你這位小師。他再告訴他,“吾今坐石已三生”,你只是個晚輩,做出家人才幾年,而我,加上這輩子我在岩石上禪坐已經三生,已經做了三輩子的出家人了。通常三生是指前生、今生、來生,這裏的三生是指今生加前面兩輩子。出家人不打妄語,不少高僧都能在入定中,知曉自己的前生。釋迦牟尼佛不只洞燭自己無數的前輩子,也能洞燭眾生的前生。皎然說得出這三生他都是出家人的話,他一定是他在入定中已經知曉自己前兩輩子也是僧人。出家人不打妄語。高僧能在入定之中觀想到前生是常有的事。在《本生經》中佛陀在舍衛城就對五百個異教徒說他自己許多輩子的前生,他講的第一個故事是前輩子他曾經是一個大商團的繼承人,如何帶領五百輛車的貨物,跋涉長途,以智慧化解危難,做成生意。在“本生經”佛陀在菩提樹下澈悟以後,“佛得知人天兩界一切生類心理狀態之智慧,探知彼等之所思,佛探知其心。。。而對彼等廣布特別無上之慈。” 皎然對勝雲也是能探知其心,來幫助他。

 

他接著給小師忠告,“少年道性易流動”,他為什麼這麼講呢?他就是說你還年輕,你的道性、修養還容易浮動,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易受情境跟你的眼耳鼻口心意互動的影響。“莫遣秋風入別情”,所以不要讓你自己產生離別之情。他用秋風作比喻。秋風是什麼意思,是一種感覺,秋風的感覺是什麼?(憂愁)憂愁的感覺,因為秋天時樹葉落了,萬物凋零,許多蟲子死了,所以秋風是象徵凋零悲偒的情緒,可見小師應該很悲傷,詩就是這樣,你不需要明白講,字裡頭行間就讀得出來。別情本來就悲傷,給秋風的感覺進入了別情,就是悲苦了。勝雲小師對皎然必然很仰慕,搞不好是為了見皎然才來這個寺院掛單。可是才見到皎然就非要去別的地方,就得下山,心裡難過的不得了。皎然就勸他切莫讓秋風進入你的別情哪,就是勸他不要被自己的悲傷情緒左右,要理性,要有修養,這是對小師輩的循循善誘吧!其實這首詩蠻淺顯的。這首詩顯示皎然大師對年輕人的瞭解和愛護。另一方面也顯示,皎然必然早已經能化解自己強烈的情緒,不受自己喜怒哀樂的左右。

 

另一首詩是寫給資歷更淺的出家人,皎然不會覺得對方年紀小他五十歲,就不寫詩給他,大家一起唸這首詩:《送至洪沙彌遊越》「知爾學無生,不應傷此別,相逢宿我寺,獨往遊靈越。早晚花會中,經行剡山月。」先看題目《送至洪沙彌遊越》,沙彌是在寺院修行,但是尚未剃度出家的小童或少年。這個沙彌叫什麼名字?法號叫什麼?(至洪),對!至洪。“遊越”,沙彌要去什麼地方呢?越,是指越州,不是指廣東的南越,是在今天浙江省紹興市一帶。在621年左右,改會稽郡為越州,越州管會稽、諸暨二縣,再過三年,又多管了山陰、余姚二縣,所以越州是浙江蠻大的一片地區。最後一句的剡山,就在紹興地區的剡縣,有座山叫剡山,今日更有名的是山下的剡溪,有很多人今天在那邊作溯溪活動,坐橡皮艇順激流而下,很出名的名勝。古代很多詩人都描寫過剡山的風景,如王安石的“剡山碧榛榛,剡水日夜流。 山行苦無巇,水淺亦可舟”。這兩張照片是剡山、剡溪的風景,一張是剡山上的山岩,一張呈現秀麗的剡溪。

 

此詩接下的兩句話是“知爾學無生,不應傷此別”。在場的出家師父都知道“無生”指什麼,有個法門叫無生法忍,是修行的一種重要的法門,無生是指不生一念,法忍是指採用忍的法門。在《大般若經》有講:「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無所造作故,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由得如是無生法忍故,名不退轉菩薩摩訶薩」。這是經文裡頭所講的,是講一個人修行已經進入了無生法忍的境地,就是修到了菩薩的境地。到了那一境地的菩薩就不會退轉,所以到達無生法忍是不簡單的,心裡不生任何的意念,一切靠忍的修養。所以說「菩薩觀諸法空,入見道初地,始見一切法畢竟不生之理」。這是講到達無生法忍的境地,不只是不執著,而是完全不會有念的發生,也不會有法的發生,那就叫“無生法忍”。

 

詩裡頭講“知爾學無生,不應傷此別”:你是學無生法忍法門的出家人,就不應該因為跟我離別而傷心了。前面講的《送勝雲小師》中“秋風入別情”一句,寫勝雲滿心的憂愁別情,皎然點出他要克服自己流動的道性。因為至洪修“法忍”,皎然就忠告他用所學的法門把別情消彌掉。皎然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下面也是講無生法忍的。忍辱波羅密可分為“柔順忍”與“無生忍”二者。菩薩修行“柔順忍”,到達頂位之後進入“無生忍”。進入無生忍之後,菩薩就不再退轉,修養到無生忍的程度,就不會被前緣,以前的因緣拉著往後退。所以“無生法忍”是菩薩對諸法畢竟空的體認,菩薩修行到第七地、到第十地,就得到無生忍,所以是蠻高的境界。皎然大概看見至洪沙彌內心出現為別離而難過的情緒,就提醒他。這兩首皎然為晚輩些的詩,顯示晚輩多麼仰慕他,他多麼愛護晚輩。

 

“相逢宿我寺獨往遊靈越”,皎然表示你我相逢是因為你在我們妙喜寺掛單,現在你一個人要去紹興那一帶,去遊學,跟其他出家前輩學習。為什麼叫“靈越”呢?是因為那邊山水有靈氣,出家人的修行也高。“獨往”是指至洪沙彌一個人行腳遊山明水秀的越州去了。

 

“早晩花會中”,是指你一早一晚都會在花會裡。花會是什麼?花會即花展,在唐朝已經有了,以長安的牡丹花會著名,宋朝以洛陽的牡丹花會出名。成都花會始於唐朝,相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花會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門外的青羊宮。 所以說在至洪沙彌去的剡縣應該常舉行花會。“早晚花會”又是指什麼,難道花展中午、下午就不開?我想如果說一早一晚的花會,應該跟做早晚課有關係。可能是指做早課或是做晚課時在佛像前的花供。大殿裡前面的桌上、臺上都有鮮花供養。可能在唐朝更注重供花,為什麼?你看看敦煌的壁畫中,唐以前都有飛天,或天女滿天地灑花,下有未來佛、阿彌陀佛、或釋迦牟尼佛在講經,這就是以花供佛。所以這花供更貼近佛經裡講的佛說法時的景象。飛天有些是灑花的,有些是彈奏音樂的。這張畫是模擬敦煌壁畫的作品,畫中有鳯凰,這些是散花仙女,就是飛天,你看她的手,花由手中飄出來,有幾個飛天拿別的東西,像樂器或供品,她們穿的都是唐朝服飾。 花供在唐或以前的寺院生活中應該有更多的體現。佛經裡記載很多天女、天王持花、散花供佛的故事。經典裡頭還羅列供花種種的功德果報,如果供花的話會有十種果報。

 

這十種果報太棒了!“若有眾生,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

“一者、處世如花”, 就是說在人世你跟人家相處的時候,你會像花一樣的美好。處世如花,指待人接物舉止非常優雅圓滿。

“二者、身無臭穢”,就是你身上不會臭,前輩子供花供多了,這輩子身體就不臭了。

“三者、福香戒香”,你會因為上輩子供花,這輩子能守戒,會有福氣。

“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也就是說有些人這一輩子無論生在何處,嗅覺特別好,那是因為你前一輩子供了很多花,下輩子才鼻子特別好。我聽過千佛山的師父講,白雲老和尚身體雖然在一個地方,但會有分身出現在另一個地方,怎麼驗証?就是空氣中會有某種香氣,有人跟我講的,化身出現是有香氣的,我當然沒有聞到,但有些出家人說聞到了,說老和尚化身來過了,是因為有香氣!那位出家人前一輩子一定在佛前供了很多花,這輩子鼻子才那麼好。

“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也就是說這輩子你在世間有超越的成就,大家都仰望你。

“六者、身常香潔”,身體常常又香又清潔。

“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因為你供過花,你下輩子會對正法特別有感應,時時去讀正法的經文。

“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如果下輩子是在家人,會有大福報,或生在天界,作天人。

“十者、速證涅盤”。如果是出家人會更快進入涅盤。“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種功德”。菩提寺以後要多供花才對,供花的人有那麼多好的果報,實在殊勝!

 

談到“早晩花會中,經行剡山月”,這兩句其實是有表裡兩重的涵義。是說至洪沙彌,你去充滿靈氣的剡縣,去參觀那裡的花展,晚上到剡山上去踏月。這是表面的含義。裡面一層是你去寺院裡掛單,做早晚課的時候,都有花供,你要在虔敬和清香之中修行;晚上你在山路上走,沿山有月亮的時候,也不是隨便走,而是要專心地經行。也就是說他勉勵至洪,即使在美感經驗之中,也不要忘記修行。

 

現在講“經行剡山月”,皎然說晚上你在越州剡山上的寺院裡,有月亮的晚上,要認真做經行。說到經行,我以前來住菩提寺,做早課的時候,都有經行,誦完部分經就一面唸觀世音菩薩,一面慢慢繞殿內走,就是經行。“經行”來源久已,應該是來自釋迦牟尼佛時代,依據《阿含》、《尼柯耶》與其他聲聞乘的經典,初期佛教的經行,除了具有幫助消化、強化身體健康的養身功能之外, 它更是早期僧團用以培養定、慧,藉以達至解脫涅槃的重要禪修訓練。經行訓練在僧團生活中,佔很多時間。應該在南宗禪宗盛行以後較注重打坐,早期是較注重經行。

安世高是西域的王子,在第二世紀東漢末年,南北朝初期來到中國,他翻譯經典,其中有《修禪要訣》。這是二世紀,想想看距離現在是一千八百年前,佛教進入中國沒多久,此要訣中講經行講的很詳細:

「行即經行也。宜依平坦之地,自二十步以來,四十五步以上」我看這是很早期的、漢朝的中文,應該指二十步以上、四十步以內的意思,那麼小的範圍之中都可以做經行,只要是平坦的,應該戶內戶外都可以,大家把經行的手勢跟著要訣做一下,模擬一下早期的經行的姿勢,經行的時候,右手覆蓋左手,應該是把左手放在腹部地方,「以大指屈著掌中,以餘四指把大指作拳然」。大家試試看,這樣子把左手圍起來做一個拳,然後就放在你腹部上面。右手蓋在左手上面,把著左手腕,很精確的手勢,早期是這樣子。然後你要端坐一下下。「攝心令住」,用意念把心神停住。謂住鼻端等也,乃行。 跟千佛山禪坐的法門一樣,要守住鼻端,我們千佛山禪坐時,心思不是要在鼻尖上嗎?那是因為鼻尖的感覺最細微。守鼻尖這種方式,在二世紀傳到中國來。「乃行」,站了一下就走,走的時候不要太急也不要太慢。「行只接心」,接心就是心的意思,心神住,不要讓意念跑掉。所以從前的人經行的時候,要做到今人打坐時的攝心一處。

 

「行至界畔即逐自迴身」,應該是走到二十步就逐自廻身,到了就轉90度,走20乘45的長方形。「還向來處」,回身走向出發的地方。「住立少時」,就是站在那邊一下。「如前復行」,再走。「行時即開目」,走的時候眼睛要張開,「住即輒閉」停的時候眼睛就要閉上。「如是久行」,走得蠻久的。「稍倦即休」,稍為疲倦就不走。「經行唯在晝,夜不行也。」,白天才經行,晚上不做。這是《修禪要訣》裡面講的經行,一千八百年前傳進中國,講經行的經典,多有意思,今天還可以照做。但是到了唐朝就沒有按照《修禪要訣》經行了,因為至洪沙彌會在有月亮的晚上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