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01期2006年3月刊
經朋友介紹第一次接觸「千佛山雜誌」,內頁寫著家風──『不管人家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做對了是應該的,做錯了趕緊懺悔。』
文/張月華
經朋友介紹第一次接觸「千佛山雜誌」,內頁寫著家風──『不管人家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做對了是應該的,做錯了趕緊懺悔。』讓我印象深刻,但內心依然清波微盪,沒啥交集,倒是「雲水悠悠」迷得我七葷八素,至於其他內容幾乎是「有看沒有懂的」,重頭翻閱一遍,年復一年翻閱千佛山雜誌成為我的習慣之一。
有一天和孩子寫信分享份內工作,竟把「家風」寄予孩子共勉。剎那間恍然大悟,原來「千佛山雜誌」已深植我心了.....對於菩提寺、般若寺的認識也僅在雜誌中,自己從未進門親炙;更別提禮佛、共修、靜坐止觀對我是何等陌生、遙遠!看到般若寺「佛學研習班」要開課,也不知哪來的勇氣,親自到知客室報名,踏出寺外巧遇一位師父,她告訴我今天有「齋天法會」,老師父正為信眾皈依呢!聽罷喜由心生,「無心插柳」的犒賞自己一份非常nice的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學佛,並學習做自己真正的主人,冀盼充分活出生命的價值!
走過人生半個世紀,再度提起書包當學生,又興奮又期待,更怕倦怠。學佛行儀中若知教授師提到一個完整的佛法,包括了「體、用、相、境」,學佛行儀屬於「相」的表現,所謂「行相、現象」;然「相」離不了「體、用、相、境」,所謂「本體」即是「本質、內容」;而「用」就是作用、效用、價值,「境」的內含是指內涵、境界、修養,一不離三,其他三者亦然。
佛法講究修心養性,清淨身口意,以清淨、莊嚴、淡泊為指標,誠於中形於外,自然呈現莊重優雅之行止威儀,比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佛法就是認識世間的相對,瞭解相對的紛擾,所以現實生活中,人跟人、人跟事都有法,因緣和合就是法,人生的三迷惑──見思惑,因見而思;塵沙惑,多多少少的事;無明惑,不明了。唯有掌握自己的意念,才能開啟人生的智慧,化煩惱為菩提。
皆大歡喜 大肚和尚語錄
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見相歡,怎不滿腔歡喜。
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大肚包容 了卻人間多少事
大肚包容 忍世間難忍之事
滿肚歡喜 笑開天下古今愁…哈!哈!哈!
若奘師父以一首「大肚和尚說錄」,揭開學佛之道的序曲,生澀、莊嚴的名詞,透過若奘教授師深入淺出的引導、幽默的比喻,課堂上我沐浴在春風中,接受佛法的熏陶,原來學佛也可以如此生動!古人說:「為天地立心」,想想過往何曾試讀自己的心?每天只盲目追求「人生得意須盡歡」、「人生有酒須當醉」,凡沉澱思緒,洗滌心靈,修養身口意之事,唯有夢中見!
「我看著我」有幾個我?是數學題?是文學題?是概念題?頓時一個個簡單的「我」像一顆炸彈,炸出滿腦的我、我、我......是根?是塵?「汝手與我手有何不同」左手是慧,右手是福,代表福慧雙修。分別是「施、戒、忍、勤、定」,「慧、方便、願、力、智」十波羅蜜。人生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
「我」、「手」、「人生」一連串的問號,從思考中了解教授師的用心;由具體實物→寬廣的面→連結的線→源啟的點,奘師父不費吹灰之力,抽絲剝繭安撫我對學佛的惶恐;築架起我學佛的橋樑,啟發我善用人類的天賦──思考;更感謝老師父的遠見及寺內師父們的用心還有教授師的苦心,時時鼓勵我們上進。
一字一句,用心聆聽;一分一秒,充滿法喜;一時一刻,修行自己 ;敞開心胸,越學越快樂,越學越自在,這就是般若寺佛學班「快樂學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