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26期2017年10月
古德言:「道在紅塵鬧市修,全憑五戒做根由」,戒己律心,轉業為道,可以安頓身心矣!
106年結夏安居之學戒感想 /釋蓮善
學習戒律,是皈依三寶成為佛弟子後,遵循佛陀制定的戒法條文做為言行的規範。「戒」,有著明文的「孰可做,孰不可做」的嚴謹綱紀;「律」,具備平常「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的威儀調理。學習戒律以達收攝身心,可以督促佛弟子們如何謹言慎行於日常,運用道理轉化成修養的內涵,成為言教與身教的典範,進而可以影響他人,以達利人利己的的饒益功德。
戒律於梵文中分別有三種解釋:
一、毘尼:譯為「善治」,即善加調理我們身體、語言及意念的行為,減少過失。
二、尸羅:譯作「止得」,即止惡得善,在有犯錯的時候能止住,不作惡行。
三、波羅提木叉:譯作「解脫」,清淨身語意,心即解脫得自在。
瞭解梵文的義理,才能把握戒律的宗旨在:「防非止惡」是前提,旨在不侵犯他人;「清淨諸業」為目的,意在保護自己。懂得戒律,生活知進退,有了規矩,才能成方圓。而戒律的修養如何完成呢?應當把握兩個原則:
一、止持:即是制止,不該做的事不犯,如殺、盜、婬、妄語等損傷及違逆他人的行為;又如他人所應享有的權利與義務,也當予以尊重不逾越。所謂「不以惡小而為之」,諸如言語的戲謔、舉止的輕浮,小惡雖微不足道,卻讓人意有不悅、身心煩惱不已!
二、作持:即是實踐,該做的事如理的行。佛制的基本教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恨、不癡迷,此十善業需分秒的提醒、時刻的維護以外,更要積極的「不以善小而不為」的去身行布施,口持愛語,意念利他,圓成同事的步向菩薩心行,點亮自己,照亮他人。
戒的修養過程,是在幫助佛弟子們改正行為的偏差,以達臻善圓滿的出眾品格。常人有言:「糾正他人容易,改變自己最難。」教訓他人,只要動口;修正自己,旨在身體力行;要如實面對自己的缺失,需要有相當的勇氣與承擔的本錢,才能超越與突破。而這其中的微妙心行,就在乎「忍」的功夫。
改變自我,難免會因為自尊心以及承受力的不同,而有放棄或瞋心等負面念頭的生起。佛陀智慧的教法明白的告誡我們,業力現前,要能歡喜承受。蛻變是苦,脫蛹而出後的自在是其中值得磨練的過程,所以要善加運用「安忍」來克服逆境。行忍的目的在「忍而化之」,將問題、煩惱化於無形;學習忍一時之氣,成就自己的修養功德。
戒律的修養廣義的來說:止持要能做到「諸惡莫作」,作持要能圓具「眾善奉行」,有云「持戒要不犯,護戒當流布;持護得並行,如菩提薩埵。」去惡向善,行菩提大道,其中層次的提昇與否,在於「安忍波羅蜜」的行深功德。
而如何實踐戒律於日常生活中,就關係到身份、立場的確立而發揮其價值。於世俗職場的責任分野為例,公司的章程如同戒條,靠著部門的分工進行運作,依其權責與專業,盡一己的本份,各司其職的於崗位上表現所能,所具的身份需符合「名副其實」的立場,才能完成權利與義務的展現,發揮團隊最大的效益。
於佛弟子的身份與立場,分別有在家與出家二眾,統稱的「七眾弟子」,所授與所作的戒律不同,於寺院的運作與道場的護持有分明的責任歸屬。以出家五眾行內護佛教之功而言,需具備如下的知見:
一、比丘與比丘尼:受具足戒,上乞佛法,資養法身,下乞飲食,資養色身,具足五德,為天人師範;所以凡諸佛事的弘唱與佛法的演傳,為正授諸佛戒的僧尼,才能荷擔起如來家業,普利群命,燈火相傳。
二、沙彌及沙彌尼:初入佛法,意在止息世染之情,慈濟群生之行,約戒十法,受持軌範,安住學堂,積聚資糧。
三、式叉摩那:譯作「學法女」,試修行之真固,學行比丘尼一切之戒行。
於在家二眾,有優婆塞及優婆夷:譯為清淨士及清淨女,受持佛法的五戒或十戒等,自行清淨,親近承事佛法,行道場的外護工作。
眾上所述,可以明了,戒,有其「界限」,在於建立身份,確定立場,具足觀念, 於《老禪師的話》註一 有更具體的闡述為:
身份,以戒為基礎,才能圓具行者的奉獻精神。
立場,以定為基礎,才能圓具行者的內涵價值。
觀念,以慧為基礎,才能圓具行者的修養肯定。
所以,戒是根本,定中行深,慧為主宰,三學相輔,行住坐臥,即能如法。
經云:「戒為正順解脫之母」:
學戒,為解脫,清淨身語意,轉業成道;
學戒,為禪定,深入思惟修,四禪八定在握;
學戒,為見道,行深智慧,覓得菩提。
古德言:「道在紅塵鬧市修,全憑五戒做根由」,戒己律心,轉業為道,可以安頓身心矣!
參考書目:
106年結夏資料《休庵隨筆》--「戒的體用」。
註一:《老禪師的話》--「身份、立場、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