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

    如同上述的故事,做好事、存好心不一定就是饒益的結果,很多時候更是個己一廂情願的想法,亦或是骨子裡喜愛掌聲的包圍、享受奪目的光環才有所為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29期2018年1月

衲衣下的足跡 心得分享  /釋浮詠

 

有一則生活中的小故事:

某日,有位常住師父正要用早齋之際,發現平日使用的碗筷不見了,於是眼珠子在齋堂東探西望、口中唸唸有詞的尋找,而此刻大眾師們正在餐桌上用齋;突然聽到聲音響起,劃破了用餐的寧靜,說:「師父,您昨天中餐忘記洗碗了,碗放在水槽邊,我看到幫您洗乾淨了,放在第一張的桌子上。」頓時,所有的目光都投射到這位好心人的身上,她似乎有點受寵若驚的成了「今日焦點」,呆在原地傻笑;眾人又不發一語的低下頭繼續用餐。

稍後,這位青澀的新眾若有所悟的察覺凝結於空氣中的異狀,默默的於用完餐後,趕緊問:「剛剛我的言行,是不是有所冒犯了?在用餐時被注目的感覺很不自在,是不是話講太快了呀?」一位剛要用齋的師父經過,聽到這樣的描述,請她重述事發經過,為她一解眾人為何會有這樣的反應。

美好的一早,莫名的成為焦點,用餐時她湧出了百般的意念:「存好念替她人服務,卻怎麼碰上一鼻子灰的挫折感?好意的心怕沒有洗的碗,招來蟑螂螞蟻等不速之客的光臨,怎麼沒有一句期望中的道謝?難道這是熱臉貼冷屁股的寫照嗎?怎麼師父們的反應就這麼的酷呀?」…

然後,這位與她交談的師父,面帶微笑的丟了幾個問題讓她思考:

  1. 「既然是私人的碗筷,妳有先詢問過本人,或問問其他人該如何處理嗎?」
  2. 「假如是老人家突然想起了未洗的碗,當她來找卻發現不見了,是否會更加緊張呢?」
  3. 「下一餐要用到的時候,她是否會因為忘記洗碗的經驗,而提醒自己要更加小心?」
  4. 「當師父在找碗筷時,妳是否想過先私底下的知會或是在大眾面前宣告,哪一個效果來得妥當呢?」
  5. 「當大眾師的反應不如妳的預期,在當下有沒有看到自己的心念?看到需要調整的地方?如何讓事情更圓滿?」…

在千佛山門下,有著雲老禪師苦口婆心的教育:「學佛是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這位師父一下子丟出這麼多的疑問,請她不妨多加思考,單純的一個「想」,裡面蘊藏了很多的「非想」,她究竟漏掉了些什麼?錯過了些什麼?經這一提點,她有所思的點點頭,一股羞澀樣隨即輕緩地往臉頰上浮過。

-------------------

這是日常會發生在你我身邊的小事,故事中的主角,平時樂於助人,舉凡私事公事都很用心去完成,總覺得事情不分你我,看到就做,講求效率第一;當所幫忙的對象與她較親近時,對方總是無限的感激與景仰,認為有她真好,工作皆能事倍功半;相反的,自主能力比較強的人,就會覺得她的熱心造成困擾,無法妥善分配工作,要花很多唇舌協商,還有潛存的人情壓力。

而這一早當她碰上了不熟識的人事,以及一個比學院更大的團體生活,在雙重截然不同的條件下,她依舊發揮著熱心,憑著一股勁兒做事,在大眾面前不加思索的表現。當所有的回饋是出乎她意外的沉默時,這無聲的逆襲尤如一記當頭的棒喝,直叫她站在不知所措;用餐時也草草了事,遂迅疾的離開現場!這一冷水是潑得她清醒幾許,醍醐灌頂一番後,也較聽得進去師父的勸諫。而當時大眾師父們默然的反應,也許就是最好的「聲教」,因為那些凝結於空氣中的,早已透露出些許「道」的訊息。

僧伽的教育,以佛陀的教法為父,以戒律為母,營養的攝取過程即是日常人事接觸時所產生的緣境帶來的考驗,如同上述的故事,做好事、存好心不一定就是饒益的結果,很多時候更是個己一廂情願的想法,亦或是骨子裡喜愛掌聲的包圍、享受奪目的光環才有所為。出家修行的重要處在於調理身、口、意的行為偏差,以小心的態度去維護起心動念,尤其講求心念合一,不好的意念生起時,要有防止宵小趁機潛入的危機意識,刻意的改變與調整自己的心性。在故事中,師父的剖析、提點,無非是幫助她釐清觀點、清淨意念,期以客觀的立場面對人事;大眾師的默然,勝過言語的教訓,希望後輩能自己有所察覺而省思一番,趨向「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行修功德!

有心學習修身養性的如來事業,凡遇到不合理的事或不如意的境,行者為了道業,應該不厭其煩的去做檢討、返照的內化之功,期許「不以個性去要求別人,當以修養去影養別人」,以達自我、他我兩利之德,才能處眾祥和,趨向圓融。

期許:

日日都能是好日,

事事都能是好事,

理藏事,事藏理,

用心的去咀嚼與體驗吧!

小故事藏有大道理,日常的點滴看似微不足道,然世間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在「平常」的事物裡去發現「不平常」,用超乎常人的耐心做鍥而不捨的努力,經年累月的研究養成屹而不搖的堅忍毅志,為事業紮下磐石般的基礎。世人尚且如此,何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