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 王維的詩歌與佛教的信仰(四)

    動的在表面,我們叫浪潮,浪一下翻了又重新生了,像我們種種發生在生活中的事,以為過去了,又出現了,這種波浪叫「諸識浪」

  •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36期2018年9月

專題演講 王維的詩歌與佛教的信仰(四) /鍾玲
 
時間:106年10月30日
 
地點:菩提寺視聽教室
 
演講者:鍾玲教授
 
 
我們請知師父幫忙。
知師父:各位好,阿彌陀佛!
「本覺超於三世,根塵不滅。非色滅空,行願無成,即凡成聖」,如果惠能大師是南宗,南宗是講明心見性的,要怎麼樣能夠頓悟?前面有提到大珠慧海禪師的「頓悟要門」,大珠慧海禪師講的「頓悟法門」,頓是什麼?頓是「頓除妄念」,悟是「悟無所得」。
 
回到剛剛王維寫惠能禪師的碑, 「本覺超於三世」,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佛性、自性都有一個本覺,本覺恒常,超於三世,佛弟子說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或說「前際、中際、後際」, 「前、中、後」三世。佛弟子對時間的認識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所謂「豎窮三際」,時間是綿延不斷的,生命是永久存在的,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我們以為只有這一世,其實它是 「前際、中際、後際」,際是國際的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時間是綿延不?的,生命就是在前世、後世這樣子綿延不絕。
 
若講空間的話,就是東西南北加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中間、上下,一共是十方;本覺超於三世,我們的自性本覺能力是永遠存在的,本能的存在,各位如果看過《楞嚴經》裡....波斯匿王三歲經過恆河,六十二歲的時候經過恆河,人雖然變了,從小到老,但是有一個本能沒有變,就是見的本能沒有變,對不對?「能」沒有變,本覺超於三世,「根塵不滅」,是說根塵能力的作用不會滅,我們自性覺悟的本能是超於三世而存在,根塵的作用是不會斷的。
 
「非色滅空 」,它不是色滅空,根塵相應的時候,外境形成色法,色法它是一個無常性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法就是我們看到眼前的東西都是存在的,在我們看來都是恒常存在的,事實上它是「成住壞空」,色法的東西是成住壞空,它會消失的,只是我們在這麼短的人生,我們生命是脆弱的,生命的消失遠快於物質「成住壞空」的消失。雖然說「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有時我們還看不到,我們生命太短暫了,趕不上外界成住壞空的變化,我們要超越就要具備佛法方面的知識。生命是超越本覺三世存在的,根塵的作用它是不會滅的,也許今天我們的生命會消失,聽起來根塵的作用好像消失了,可是能量在,當你換一個形體來的時候,又產生根塵能力的作用了。
 
「非色滅空」,非是不同於原有,色滅空不是色法消失了它就成為一個空相;「行願無成」,在般若裡面,大乘佛法裡面講,我們說心經最簡單吧!心經是般若的精華所在,也是三世諸佛之母,裡面講「無智亦無得」,《金剛經》裡面講無修無證、無實無虛,我們要行菩提願,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們要行菩提願救度眾生,可是不要抱著有可行、有可得、有可修。我們雖然要發大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救度四生九有的眾生,可是無一眾生可度,對不對?行願無成,所以要抱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行持四弘誓願,要懂得「捨」的道理,他無所得,能如此的話,「即凡成聖」你能夠懂得這一點的話,凡聖無別,阿彌陀佛!
 
鍾教授:
非常謝謝知師父!講得很深入。我引這一段的原因,因為王維做為在家居士把南宗精要寫出來了,跟《壇經》那一段很像的,他能講到要點「即凡成聖」。在735年由六祖弟子整理的《壇經》寫出來、印出來沒有呢?即使已經印出來,身不在廣東的神會也未必有一本。王維應該是透過與神會談話,來瞭解六祖的佛法。你說王維有沒有悟性?有悟性。
 
王維有很多五言絕句都很出名,這是他一首短短的詩〈萍池〉:「春池深且廣,會待輕舟回。靡靡綠萍合,垂楊掃複開。」他不是寫大江大海,是寫一個小池子,他竟然觀察到池子深且廣,池不是小小的水域嗎?是怎麼可能深且廣呢!要瞭解春池是活的東西,春雨以後,池子會聚水,就小池而言,注入那麼多水,池子已經變得深且廣了。王維由物的觀點出發,體察物的感知,所以池子會覺得自己變大變深了,它也是會等待的,等待被駕走的小舟回來。王維在此寫出物跟物之間的感情。
 
「靡靡綠萍合」,「靡靡」是慢慢的意思,綠萍慢慢地合起來,什麼東西把它打開的呢!「垂楊掃複開」,垂在水面的楊柳條的末梢,風一把它吹動,就把浮萍掃開了,所以是垂楊打開了水面上合起來的浮萍。王維的觀察力很細膩。在這花園裡柳枝和浮萍小小的互動,王維也能表現佛法,這首詩歌又跟佛法有什麼關係呢?第一,春池是小小的才叫池,大叫潭,臺北碧潭就不是池,對不對?我想說的是王維進入池子的角度來看,池子加一點水,擴充一平方釐米的話,也會覺得很廣,深了一點會覺得深了很多,很多事情是看從誰的角度來「觀」?王維的思想細膩是由佛教的觀想而來。表面上這兩句講的是綠萍與楊柳在互動,是一種周而復始的互動,這周而復始也只有很短的時間,也許再過幾天,水少了一點,就完全沒有楊柳拂水面的現象,始終不變的是表面以下的水是不動的,雖然王維字面上沒有講,可是由他的思惟來看,讓我們看到表相是動盪的,就像我們看到我們人生是動盪的,我們跟某一個人一下聚合、一下分開、一下又合,楊柳掃開又一下合起來了,又開了,但是底下是不變的。
《楞伽經》裡面有講,不變的是「藏識」:「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於彼現諸業,譬如水波浪。」白雲老和尚講記憶體,像電腦的記憶體,記憶體裡存的東西一直在那裡,很多東西都可以抽取出來,我們通常以為那東西已經不在,那就是一直跟著我們走的各種業,由這輩子跟到下輩子。水底下的是如來藏,上面有各種變化的浪。《楞伽經》有這一段講得很好,就是大海的表層被浪風一吹,打到岸邊,浪花如雪,永遠不停地在拍岸,但是在底下的水是不動的、不大動的或是根本不動的,叫做「藏識」,或叫如來藏。動的在表面,我們叫浪潮,浪一下翻了又重新生了,像我們種種發生在生活中的事,以為過去了,又出現了,這種波浪叫「諸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