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05期 2006年 7月刊
世俗人想圖個寧靜、清淨的生活,還真不容易!尤其在修養不夠,智慧不足,隨塵境束轉之下,更常做不了主。
文/泡漚
世俗人想圖個寧靜、清淨的生活,還真不容易!尤其在修養不夠,智慧不足,隨塵境束轉之下,更常做不了主。鑒於此,世尊慈悲權立八關齋戒,方便外緣纏缚的在家眾,有機會到寺院體會出家生活的清淨。
八關齋戒的內容就是:
1. 不殺。2. 不盜。3. 不婬(一切女人,乃至夫妻皆犯)。4. 不妄語。
5. 不飲酒。6. 不著香鬘、不香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
7. 不坐臥高廣大床。8. 不非時食。八行全淨,相同無漏(能證四果)。
這一次千佛山般若寺謹遵佛制,開辦了八關齋戒,提供清淨、莊嚴的環境,讓在家二眾感受八關齋的內涵。是日特別恭請旭師父擔任「得戒和尚」,翔師父擔任「教授和尚」,秉師父擔任「羯磨和尚」,修師父擔任「開堂和尚」,從迎請三師始,直到佛前正授,一切儀軌皆如法莊嚴行進。且於佛前大供,用餐休憩稍後,緊接著是下午的「八十八佛洪名寶懺」及晚課儀軌,課程可謂紮緊、充實。
晚上首由得戒和尚旭師父,為戒子們講解八關齋戒的內容,旭師父開宗明義提醒戒子:修行的第一步是受戒,要表現定與慧,就須先具戒的基礎,大家前來參加八關齋戒的用意,就是要把娛樂的時間挪移來修行。基於在家菩薩外緣較多,所以才要來寺院受八關齋戒,使之易受而圓持,所謂「齋者」有三義:清淨、斷肉食、時食。八關齋即以「齋」為體,期使受者務達清淨。
得戒和尚並以「大智度論」為本,為戒子們講說五戒的內涵,使戒子能更正確、深入的了解「持戒」的意涵;並且不厭其煩地宣說持戒的好處和犯戒的壞處,並舉深入淺出令人會心一笑的小故事,融入生活當中應用。
再來是由學養深厚的翔師父為戒子們講述「如何作一個菩薩行者?」,他說:菩薩行者,是行於菩提道上的人,人帶業而來,業有「無始以來的業」及今生再造的當世之業。以一介凡夫進入菩薩因位,並不表示業就清淨了,只是他會將佛陀的道理方法,運作在日用中修養自己,點點滴滴的突破,且不隨業再造,步步提昇、增上。
一位菩薩行者必須具有「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所謂的「四無量心」不只對別人也是對自己。畢竟菩薩要先自利才能利他,「四無量心」是無時空限制的,有多少就做多少!「慈悲」兩字,照字面的解釋是「仁慈悲憫」之意,若深入的闡釋則是「拔苦與樂」,也就是要先有能力拔自己的苦,與自己樂,在業感引發的問題中;在行為造作之先,調整自己,修養自己,不再造苦因。二者進而「拔別人的苦,與別人樂」,在考量「饒益性」的大前提下,使自他免於傷害,例如「布施」,在行施前若沒有先衡量對方的情形及自己的條件,只一廂情願去行,往往會造成難以防犯的傷害,疏忽了對方的感受以及自己的動機,好比如果對方若是吸毒者,你行財施那不就助紂為虐了?或者行施時以一種高姿態的方式,令對方有不好的感受,也會造成傷害,所以,針對「布施」問題,佛法才提出「三輪體空」的道理。因之,行施的表現要以歡喜心、平等心,亦即「拔其苦」、「與其樂」,在面對業報的當下,歡喜承受,才能真正化解問題,清淨業我。
於因果來說,佛法提到的「好」與「不好」總為互倚,為什麼?因為人往往處於順境容易放逸,種下苦因;而遇「逆緣」反更加奮發。所以,人習於苦、樂的流轉,往往在業中打滾而不自知,學佛之道在求解脫,然則佛法所言之「解脫」,不是指「死」,而是問題的化解,煩惱的出離。
一般人常習於計量自己付出的多寡,面對曾協幫助過的對象,若表現不如己意時,有時會計執自己過去所作的功德,所以佛陀才會提出「慈悲喜捨」,金剛經有云: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那麼如何不受呢?回向眾生即可不受!云何回向?回轉趣向,即回自己之善而轉向於人。佛法中說「身、口、意」的表現即我,談到「捨」,面對別人的我或自己的我,唯放下才有機會得到功德,故菩薩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不斷的開發自我。
教授和尚滿堂法義和法益的開示,開拓了我們單一、慣性的思路,把我們原本零散的知見串連起來,闢發佛法的融通性。另有受戒期間,每當接近入眠時刻,萬籟俱寂,正適合做檢討改進之舉,在羯磨和尚莊嚴肅穆的梵唄聲中,戒子們漸漸收攝心意識。秉師父甚而一再的耳提面命:學佛是要改進自己的缺失,所以耳目所及,除了分別、認識,更要進一步「返照」自我,才能從中得到饒益。受戒期間他並開放讓戒子在大殿發露懺悔的機會,這實需相當的勇氣,結果上次齋戒中曾發露懺悔過的學員,這次又大方的提出自己的體悟,她的話非常平實:「改過要先能知錯,如果連自己錯在哪都不知道,就根本沒有改進的機會,改過也是放下自我,要從自己能察覺到的開始進行檢討、改進。」
相異於上次偏於感性的語氣,這次在八關齋戒中,她顯得平緩,思路清晰,顯見用功之深。再想想自己,總是好高騖遠,畏苦耽樂,雖然受了五戒,但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意無意地造作,戒體或已不復存,難怪當初老和尚提醒學者應先學戒,讓自己在佛法上具有基本的知見,再考量本身的條件和環境,因為如果有所把握再去受戒,才不會造成更多的掛礙和傷害。反觀自己,充其量不過是知解之徒,佛法總是掛在嘴上,其實佛真正重要的是:理解、吸收之後有沒有消化成為自己的,在現實生活當中踐行多少?決不是鎮日充貌「大吹法螺」之相,事到臨頭卻做不了主;高談闊論卻不相應行,便復可悲、可憐。
戒期晚上還開放「隨喜不倒單」讓戒子用功,但兩天一夜的時間總是過得那麼快,隔天早課畢,即由修師父為戒子們做齋戒圓滿開示,但見修師父神色自若、氣度從容、辯才無礙,頓時拉近彼此的距離,原本生疏的場景,隨著一個接一個的提問竟熱絡起來,修師父耐心地應答,為其解惑,戒子無不法露均霑。
最後在欲罷不能的情形下,才圓滿的結束這次的八關齋戒,大家並相約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