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47期2019年9月
老和尚寫古詩是駕輕就熟,他寫了多少首?寫了265首,都收在《寒山真面目》這本書裡。這本書是1973年出版,距離現在多久?差不多四十六年前,接近半個世紀前出的書
專題演講 行腳生涯和修行:白雲老禪師的五言詩(一)
演講者:鍾玲教授
地點:高雄般若寺
時間:2019年5月19日
大家早安,很高興你們今天這麼早來聽這門課,大家想到要讀讀老和尚寫的詩,心裡也蠻開心的吧!是不是?今天講的題目是「行腳生涯和修行:白雲老禪師的五言詩。」
我們講的是他的五言詩,詩中有他的親身經歷的行腳,還有詩裡會講他的修行。你們看千佛山雜誌常登的是老和尚的什麼詩?(現代詩)。也就是白話詩,沒押韻、分行文體,其中講很多很深的道理,深入淺出。這次要講的是他的五言詩,我們都知道老和尚的學歷是什麼?(湖南大學國文系),是的,他是國文系畢業生,你知道那時念國文系的國學底子應該比現在要紮實,同窗都有讀私塾的底子,對五經四書和詩詞的基礎是很強的,我相信對那時候國文系畢業的學生而言,寫五言詩、七言詩是很平常的事。現在應該也有很多大學國文系有寫詩的課,但是是寫現代詩的創作課,古詩創作還不是每間大學中文系都有。
老和尚寫古詩是駕輕就熟,他寫了多少首?寫了265首,都收在《寒山真面目》這本書裡。這本書是1973年出版,距離現在多久?差不多四十六年前,接近半個世紀前出的書,所以我才說這1973年要記清楚,這些詩不可能是1973年後寫的,應該是1973年前寫的,然後1985、1994、2013再版,我手上這本就是2013再版。
老和尚為什麼寫這265首詩?我們看這張古代人的,這個人是寒山,是中國唐朝的詩人,身世不詳,也就是你不知道他的生平是什麼,他有個筆名叫寒山,留下305首詩,所以有四十首老和尚沒有跟他唱和,他只挑了265首跟寒山唱和,那已經很多了。這唐朝詩人我們就不深入探討了,今天完全是講老和尚的詩。這字「和」是動詞,「和」是第四聲,「附和」之和,不是「我和你」的和,大家跟我念一下,做一下中文系的學生。
「和詩,和唱,唱和」:一個人做了詩或詞,詩友或後世之人相應作答(大多按照原韻),就是唱和。如詩人王維和裴迪的<輞川集>,兩人都描寫同一景致,用五言絕句,有時用同一個韻,如<臨湖亭>,有時不用同一個韻,如<鹿柴>。千年以後的人,也可跟古代詩人和詩,就像老和尚千年以後唱和寒山,跟他相應或者是答他的詩,或者只是用他相同的韻寫另一首詩,都有可能!唱和的方式很多,你可以跟他講同一件事,他寫這株梅花,你也可以寫這株梅花,寒山很多詩都是講在山中學道、打坐的,老和尚常講的這些,所以有些唱和呼應得很緊密,但是有些是你寫一首,我用你押的韻寫不同的主題。我們看寒山寫的五言律詩前四句:
岩前獨靜坐,圓月當天耀。萬象影現中,一輪本無照。。。
白雲禪師唱和:
海濱跏趺坐,凝目波光耀。萬頃盡起伏,一葉相映照。。。
寒山的「岩前獨靜坐」,老和尚唱和的「海濱跏趺坐」。「坐」不是押韻的地方,老和尚也用同一個字。
寒山的「圓月當天耀」,老和尚寫的「凝目波光耀」:「耀」是押韻,那是韻腳。
最後一句是寒山的「一輪本無照」,老和尚的「一葉相映照」。這句他把「一」也重覆,內容只有一點點相應。他講他的,老和尚講老和尚的,可是他用一樣的韻腳作為唱和。
接下來講行腳,這張老和尚行腳的照片有沒有人看過請舉手!哇!很多人看過,大部份的人都看過。你覺得這張照片是在台灣拍的還是在大陸拍的?(台灣)為什麼呢?什麼可以證明是台灣拍的?(他在台灣行腳嘛)。你先不管我講什麼,只看這張照片,為什麼不是在大陸而是在台灣拍的?有人記得老和尚是怎樣來台灣的嗎?(隨軍隊來的),除了隨軍隊來的,還有被捉來的。抓伕的時候他身上有帶什麼?就只有引磬,有可能帶照片嗎?不可能。所以這張照片用反推法,一定是台灣照的。因為他只帶引磬,之外就只有身上的僧袍,僧袍一定被人脫下來換上軍裝,對不對啊?所以連僧袍都沒了,有可能帶一張照片在身上嗎?
我覺得是在1960年代,他在臺灣行腳時背負著背箱。(看圖片)你們覺得這箱子是什麼做的?應該是竹子,因為容易彎折,不是木頭做的,木頭不能彎,而且竹子輕,竹子真好。還有這是什麼東西?看不太懂。(有人說是雨傘),那時有這樣的雨傘嗎?(有點像油傘),反差是在下面,真的像油傘,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這可能要出家的比丘與比丘尼去查是什麼東西。對了,看起來有點像油傘,他的傘柄是直的,不像現代的傘柄是彎的,很有趣!(有人說會不會是圓鍬?行腳時用來埋動物)。圓鍬?(不像啦!)好了!待考!待考!你們知道我講「待考」是什麼意思?大家慢慢考證的意思!那現在講「頭陀十八物」。講的不是現代,是講古代,因為行腳的習慣淵遠流長,印度時代已有頭陀行,就是行腳僧!
頭陀行要帶十八件東西:
楊柳枝(淨牙用)、洗淨用的豆粉、三衣(重衣、大眾衣、作務衣)、水瓶、缽、坐具、錫杖、香爐、香匣、漉水囊、手巾、小刀、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像。
現代當然不用楊柳枝淨牙,用牙刷(以前嚼楊柳枝清牙齒),也有用豆粉洗三種衣服,還有用水瓶、缽裝盛東西,還有坐具、香爐、香匣、漉水囊、手巾、小刀,這「火燧」大概是火柴,還有鑷子、繩床,兩樣就搞定,一張懸空的床,還有錫杖、經典、佛像、菩薩像。老和尚真的行腳吔,他走走走,走到寺院,就去掛單。我們現在看他行腳的年表:
老和尚在1935-38年,21-24歲,行腳大江南北,去過五臺山、峨嵋山,也到甘肅、西康、印度、西藏。三年間去很多地方,而且是二十幾歲的時候,不是坐飛機是行腳,腳走的。
他27歲行腳泰北,之後1948-1959被抓去當兵,在台灣的軍隊。1959退役。1961(47歲),在台東臺灣行腳一個月。1961-62( 47-48歲),行腳全台寺院七個月,這是比較長的一次。他在大陸三年走過那麼多的地方,在台灣七個月大概該走的也走遍了。
1964-71(50-57歲),在關子嶺碧雲寺任導師八年,這不是他自己的寺院,他在那邊被請做教授師。
1967-68(53-54歲),曾經到臺灣東部行腳。
1971 (57歲),彰化古嚴禪寺蓋好了,對了!在坐的師父有沒有在古嚴禪寺呆過的?(我就住過),您是長住過?(只三個月)。
1971年古嚴禪寺成立,到1973年(59歲)菩提寺就成立了,6月老和尚住持關廟菩提寺;9月《寒山真面目》出版,裡面有白雲老禪師三篇論文,加上265首寒山詩,老和尚唱和詩265首,那是這本書的內容,是九月出書,這日期要記住,是九月以前寫出來的。
你們比一下這兩張照片,左邊是誰?(玄奘法師),可見在坐的有許多人知識豐富,其實這張玄奘法師是後人畫的,原來的拓本我沒找到,原來的是石頭上刻的,比較簡單,線條而已。這張把它著色,比較一下玄奘和老和尚拿的東西:
老和尚拿錫杖,玄奘拿拂塵,拂塵是做什麼用的?(趕蒼蠅、蚊子的),沒錯!玄奘法師在大沙漠中走,蟲子很多,所以要用拂塵,而且拂塵是用什麼做的?牛尾巴還是馬尾巴?(應該是馬尾巴,因為比較長,剪長剪短都可以),了解!那他們兩個都穿什麼鞋?(草鞋),玄奘是穿草鞋,老和尚沒有赤腳而是穿布鞋,(是赤腳,你看腳上是泥巴)。那是襪子罷?(是赤腳,有腳趾露出來)。打赤腳,有玻璃片怎麼辦?(他們習慣赤腳行腳),這太厲害了!
再看這裡,玄奘的頭上是一把傘,上面吊下來一個香爐,他就一面走一面聞香(笑)。老和尚也有遮陽板,有這裝置,可以遮雨,我猜用的是油紙。還有什麼是玄奘圖有,老和尚那張沒有的?(經書),是我們出家人厲害,馬上看出來。因為玄奘法師從西域帶經典回來,所以這樣比一比也蠻有趣的。這我研究了半天──玄奘帶的那串線掛鍊不曉得是什麼東西?是珠子嗎?這待考,(有點像瓔珞),瓔珞就是裝飾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