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7期2020年8月
所以學會接受是一件重要的事,接受不了,一輩子永遠不是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
佛研院園地 人生沒有彩排 每天都是現場直播 /釋圓慧
丹丹是在醫院工作的護理師,於她而言,每天所面對的是「無常」。在一個有著死亡的絕望與新生的希望之地工作,或許上一刻面對是死亡與家屬哀慽之聲,下一刻面對的卻是新生兒啼哭之聲與家屬的歡悅,這隨著因緣生滅的無常現象,從不為人所掌握,從來不是有所彩排過的,而是每一分、每一秒的現場直播。
行堂的工作亦如是,關於常住三餐,有其時間上的限制,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必須要應付各種不同的狀況發生,總不外乎人、事、物,比方說:下大寮分湯,結果鍋子找了老半天找不到,甚而至找不到合適的;又比方說:用餐人數增多時,必須絞盡腦汁在送菜梯有限的空間之下排菜、送菜;到了用餐時間,椅子還未坐下,突然來電話,抑或有時客人的菜量不夠、常住的菜量不夠,每日行堂,總有各式各樣無法預期的狀況發生,無法掌控,隨著因緣千變萬化,所以此時真的要有足夠豐富的知識經驗,才能在情況發生之時,有方法可以應對。
其實遑論護理師與行堂,人本來就是生活在無常之中。老和尚曾說:「生命加上生活就是人生。」人的一生,所有大大小小的事,都有多少因果、因緣交織而成,只有我們適應的份,而抗拒、逃避,最後無非自己滿身傷,徒增許多煩惱而已,於自身而言毫無益處。
的確,人壽不過百年,在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我們如同蜉蝣置身於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顆粟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一生不過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沒有窮盡。又劉禹錫:「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人世幾多輪迴,雖景物依舊而物是人非。確然,以時間的長度看,人的生命不過呼吸之間,《慈悲三昧水懺》的懺文裡提及:「夫人命無常喻如朝露,出息雖存入息難保。」人的一生須臾而短暫,又脆弱無比,自然對比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也只是彈指即逝。但這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又是永恆的嗎?其實有其成住壞空的存在,說它不變,其實每一剎那都在變,那就是無常,但卻又是萬物不變的軌則。廣大如河山,渺小如螻蟻,生命每一刻都遷流變化,甚麼也抓不住,又有甚麼可以值得去計較執著、抗拒逃避的呢?
所以學會接受是一件重要的事,接受不了,一輩子永遠不是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只是說我們在體驗人生的過程中,面對「變」,可以把握住什麼?如何去調適、修養自身,那就必須運用「道」來使自己不斷進步,否則人世走一遭,白來一趟而已。
所以生活每天充滿變化,我們要懷著學習的心態去面對,因為每個人的一生事沒有彩排的,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