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57期2020年8月
佛法告訴我們家親眷屬有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有學佛之人不知今生業因果報皆是自作自受。
佛研院園地 邂逅善緣 /釋印寧
其一:
四十年代屏東純樸的鄉村有位江居士──阿華,家境不是很富裕,家中父母重男輕女觀念很重,她在家排行老四,上有兄姊,下有弟妹,從小幫忙家中事物,未受教育,十幾歲就出社會賺錢養家。
民國五十三年的某一天,阿華的母親對她說你長大了應該出去學一技之長,隔壁阿玉在台北美容院燙頭髮你上去跟她學。
阿華:好的,可是我不識字會害怕,而且台北那麼遠。
母親:沒關係,我會請阿玉照顧妳。
三天後阿華跟著阿玉開始了學徒的生涯,在那個時代學徒只給少許零用金及供膳宿,從早忙到晚上十點打烊,洗髮精加上燙髮藥水造成手部龜裂疼痛,苦不堪言,但一想到母親的期望心中又萌起無限的希望。除夕那天,老闆娘手裡拿著一包紅包對阿華說:阿華這是妳的年終獎金。
阿華:謝謝老闆娘!謝謝!
老闆娘;妳回屏東,初四就要回來喔!
阿華:會啦!會啦!我初四就回來。
阿華返回房間打開紅包,裡面有八百元,第一次拿到這麼多錢很興奮,想到母親拿到錢的表情,她這些日子來的辛苦都不算甚麼!隔天阿華搭火車回屏東,享受母親準備的年菜,並將紅包交給母親,僅留下往返車資,初三又回北部,直到一年六個月後當上美髮師傅,所賺的錢皆寄回家中,自己僅留零用金,直到結婚後才停止。她的母親累積一筆錢之後買了不動產,阿華的父親過世時,母親分家產卻沒有女兒的份,阿華也覺得理所當然,甚至照顧母親至一百零三歲。
其二:
民國七十年代有位莊居士,年輕喪偶育有三位子女,一個人撫養三個子女長大,長子很優秀幾乎家中經濟全靠他,小兒子染上毒癮,二十幾年於監獄來去,這位母親也跟著來來回回探監,只盼望每一次出獄都是最後一次。長子給她的綵衣是經濟,雖然很孝順,亦無法填補她心中之痛,小兒子雖然染上毒品,莊媽媽還是未曾放棄,探監時大包小包準備,就怕兒子餓著凍著。然而年紀漸老,色身敗壞,看來這小兒子要戒掉毒品已無指望,反倒擔心自己過世後小兒子該怎麼辦?
佛法告訴我們家親眷屬有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有學佛之人不知今生業因果報皆是自作自受。
第一個故事──阿華女士圓滿了前生的因緣,也成就了孝養父母的人天福報,以不同方式展現老萊子的「綵衣娛親」的精神。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兒女有孝養之心,可並非皆能如願,佛法講因緣,若無善因緣,想要有孝順之子,有如緣木求魚。
佛法教我們如何在今生改變業力,清淨業識,在人、事、相、境中圓滿過去的因緣,把握當下,直至清淨解脫。雖然面對無始無明習氣,要做到了了覺知,轉識成智,並非易事,但不努力今生又將錯過,一直在討債、還債中生死不休,所謂「一切隨緣了,莫再造新殃」。雖然修行之路漫長,但今生有幸值遇正法,就有出離解脫,清淨業識的機會,讓我們以佛法來開創生命與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