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無著清涼意 白槌雲端照冰心(三)

    正好呼應老和尚當時所作的開示:「當一個人在“表現自我”的時候,就已經與道不相應了!如果能夠慢慢深入去認識那個“我”的話,就會有與道相應的機會。」

  • 文:編輯部出處:憶師 想師 念師 徵文特刊期數:364期2021年04月

文殊無著清涼意 白槌雲端照冰心(三)
--在心佛落昧間的想行垂絲--
/淨尚

 

(五)**如鏡智,若蓮淨。

  念無尤,知和樂。

  有時候獨自一人在社區林蔭庭園大道掃落葉時,起初心念多半跟著落葉打轉,情識中的天雷地火也隨之開始蠢動起來;於是邊掃地邊抱怨風太多情,惹得弱不禁風的枝葉紛紛凋零,想到古來騷人墨客們:「種了芭蕉,又怨芭蕉」的心情,不正恰似當下在掃帚尖揮動中的滿地落葉?然而,又是什麼樣的緣力,讓心念在那裏「早也瀟瀟,晚也瀟瀟」的呢?接下來心緒又很“無聊”地想到《楞嚴經》裏,那位因為對“客塵”二字的深入了別,而契入三摩地正受的憍陳如尊者,覺察出煩身惱心的雜妄念頭,恰如陽光風中的浮塵柳絮輕舞飛揚。這時念頭開始生起“反轉”動能,心念依舊觀照著院子裏落葉飄零,在“是因、是緣、是自然”的覺察中,被落葉給牽起的種種自以為如何如何的內在情識作用,感覺忽然可以任運來去跟它“平起平坐”了;但老實說,在大多數時間裏,自己依然處在“主客之間”的相互角力狀態之中。有一回,在某個公開性質座談會的場合中,曾經當面請益老和尚:「在“表現自我”的當下,要如何“與道相應”?」老和尚起初似乎對有人能提出這樣的問題,露出些許的肯定;但隨後自己又毫無招架餘地表現出得意忘形,露出種種造作忸怩醜態,這樣兩相對照之下,正好呼應老和尚當時所作的開示:「當一個人在“表現自我”的時候,就已經與道不相應了!如果能夠慢慢深入去認識那個“我”的話,就會有與道相應的機會。」這次的苦經驗,也讓自己深刻體認出所謂「理融事,事顯理」的無礙自在境界,在想行之間觀行深度,還需要有多少認識了別的修正空間?老和尚在《千佛山頌》中提到:「究竟佛法探真如」,在佛法畢竟不可說的勝義諦下,在「開口即錯,不開口連錯的機會都沒有」的靜慮中,該如何來體取真如的“如實”法義呢?!

 

  雲老和尚經常提醒佛弟子們,不要忽略了日常起心動念中“有業也有道”的這個事實,否則所作所為若當真盡是不善業相,怎麼可能有投身為人道的機會?而即便是行善也是業作現象,一樣不能執著它,福德善舉至多得天人果報,無益究竟解脫。況且依佛說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以及緣起性空的概念來說,色塵緣境來自現實生活中,種種伴隨人事物互動時生起的考驗,才是引發一切無明煩惱罣礙的温床。然而,深觀“無始無明”的概念,又意味著種識中造作習氣的染著,才是“自淨其意”過程中,最需要關注覺察的源頭。就如同老禪師最常舉的例子:「蓮花出汙泥而不染,那不叫清淨;要能像蓮藕一樣,住在汙泥裏而不受汙染,才叫做清淨」;那麼“菩提在煩惱中顯現”,這與顯現真如的現象是一是異? 老禪師曾經再三表明:煩惱化解的當下即菩提,煩惱消失菩提即呈滅相,已無可繼續執取之空間,所以老禪師才會說菩提依舊不離世間法。因此,學佛行人真正要把握的用功下手處,還是在於緣境中的每個當下,無始以來識田中的各種習氣的牽引。

 

  然而,識田中“恆審思量”的分別識性,究竟在其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例如:如何看待佛法中有關“真”與“假”這兩個概念的問題?菩薩乘的二諦圓融說,苦、集是俗諦,滅、道是真諦;若依《心經》中的思惟修理路,即使入無餘涅槃,依然要繼續:「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連涅槃境界都要學習放下,可見所謂的“真”,也只是個方便下手的“安立”權說。唯有身在“苦不以為苦”的緣境裏,才能生起淡泊的願力忍行,進而體認在人事物互動中空性之把握要領,在色心相應成色法,開展五蘊意識流變過程中,如何突破人我、法我之執障,方能生起人法二無我之饒益性空間。人心之所以經常被困在相對境相裏,往往是因為“擇善固執”的心念所致;所以佛法重“捨”,「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曾經有一次因對千佛山的『家風』疑惑不解,當面請益老和尚:「本山系門下弟子遵循的家風裏,提到了很多有關“對”與“錯”的思考方向,那要如何才能不落在兩邊,去看對與錯的問題呢?」老和尚簡單地說了四個字:「不要執著!」隨即宣告下課,就逕自步出課堂了。

 

  有時候,心中會對《金剛經》裏,佛陀對須菩提尊者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感到好奇不解,心念如浮雲飛塵,何來“護念”空間?老禪師則指出:“善護念”是針對因地菩薩的鼓勵期許,“善付囑”則是對於已授記果位菩薩的提點。註12

 

  因此,從聞思修的角度看“善護念”,會慢慢覺察出人的心念總是會落在“好,還要求更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不斷攀求之慣性中,從來沒有讓心意識有個“歇腳處”,狂心外馳,拼命把歧路當成是出口活路,那種落在「總是想『摻雜些許自以為是好的東西』的念想,會讓人平白錯失緣境中許多“因相應緣不動”的人間好時節。註13

  老和尚在談到真如之性時,也做過如此表述:「“假”,才是每一天、每一個時刻面對的問題,所以在學佛的過程中,不可以真去尋找它的假,必須要從假相上面去發現它的真實,那才是佛法的方向」;至於「“如”,是關係到因緣跟自然性的問題,……所謂因緣所生法的“如”,通常是一種有利益性的、沒有傷害的。……這個“如”可以說是一種由有缺失慢慢去調整,而達到圓滿境界的,叫“如”」註14。而在《觀行法要》一書中,老和尚對觀真如之要旨,則做了這樣的綜述:「真,離虛妄而顯真諦,於假中發現。如,實常住而不變異,遷流是過程。」註15

註12:參閱 雲老和尚述著《金剛經研討》第36~37頁內容,白雲版。

註13:參閱老禪師(囂禪)手著《雲水悠悠》第47~51頁內容,佛印版。

註14:參閱雲老禪師述著《漸修與頓悟》第401.402頁內容,白雲版。

註15:詳見《觀行法要》第51頁,金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