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現實之間 科學與佛法的交會

    我個人的猜測,那是佛陀的聖地,到處都有各國高僧大德虔誠的念經禮佛,散發出強烈的正能量,與我內心產生的意識撓場重疊,無形中提昇了自我療癒的心理機制,而淡忘掉了疼痛。

  • 文:編輯部出處:佛法與現實之間期數:388期2023年06月

佛法與現實之間 科學與佛法的交會
 ────訪談一位大學教授退休後修學佛法的心路歷程
與會者:有靈、知、勍等法師及主角朱老師、繡靜及多位在座居士等

 

當確定了這次的採訪,暮春的某日早晨,六點多我們從菩提寺出發,十點半來到了教授與與繡靜新竹的住所。繡靜一聽到門鈴聲就來應門,臉上洋溢著熟悉、溫婉的笑容,當她帶領我們穿過她家簡潔、雅緻的庭院,室內老師已在客廳等候多時;打過招呼後便輕鬆的坐下,經長遠車途後,啜飲了一杯繡靜特地準備的溫暖飲料,真是甘甜解渴。

這是個平淡靜謐的早晨,室內的一切感覺很好,風城的的風也沒有呼呼作響,我們可以安靜的、自由的談話,首先從繡靜怎樣親近千佛山聊起……...

一、繡靜親近千佛山的因緣

繡靜回顧大約十多年前,她說:某次從電視上看到老和尚的弘法節目讓我心服口服,就從電視上的資訊直接打電話去菩提寺,想起當時學佛的初心,知道菩提寺有舉行皈依儀式,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去!此生能遇到善知識,也不辜負這期人身,我期待能見到老和尚!」嚮往之情便慢慢醞釀,終於第一次踏入菩提寺,也做了皈依。

她說:

我是 2006(民國95) 年 11 月皈依的,皈依以前我什麼都不懂,後來又知道在桃園有千佛山講堂,有空就去參與法會與活動,慢慢的投入熏習,並加入義工行列;我曾經開車在桃園、新竹一帶收發票十二年,直到那年我的車子不行了,同修說:「妳要不要考慮讓別人接棒?」於是提出兩個建議讓我考慮:一是換車,一個就是停止收發票;想想收發票的工作我已做了十幾年,現在年紀也有了,就跟基金會辭掉這份工作,時間上有了餘裕,便開始往人生的目標與方向前進,執意把握時間投入桃園講堂的共修活動,也時時懺悔檢討過去與今生的作為。

本來同修不希望我跑桃園那麼遠的地方學佛,想想為了全家大小能夠和樂,凡事我都以忍去面對,只要我能做得到的,就都盡量滿大家的願。可是如果千佛山講堂有大悲懺、齋天法會,菩提寺的大護摩、傳授在家戒等的活動,我還是想去參加。同修並不瞭解我學佛的心,他認為家裡已有多種宗教了,怎麼我還要去學佛?我甚至還鼓起勇氣跟他說:「我想出家,我喜歡寺院,在那個地方我很快樂。」結果他還以一張臭臉,猛看著我,嚇得我不敢再提這檔事。年復一年地過去,心想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我的因緣才具足啊?

後來許是他看到我的精進、踏實,一步一腳印把家照顧得很好,慢慢的也就不再為難我了。一直到前年,可能緣份到了,由於他是一所學校的理科教授,而我多年熏習佛法或多或少影響了他,耳濡目染之下,他不再反對我去講堂共修,甚且還為我願當義工而高興。雖然他不能一同來修學佛法,但是我還是很感恩他!前幾年起,他開始精進閱讀佛書,而且進步神速,以前我講的他聽不進去,可是現在他終於懂得我講的,雖然他是以學理科的科學的角度跟佛法相應,但目前的功課他做得很好。

當一有心得或新的發現,就會馬上說給我聽,而且做報告:像〈漫談業與業力和果報〉、〈漫談天性、習性、學習與習慣等〉、〈從身語意的修行談轉念〉等,以及《心經》與《金剛經》的研究,他都站在科學的觀點作深入的思惟。學佛後,他的人生觀與脾氣個性上改變了很多,也常將這些研究心得寫成報告與學校同事分享,他很高興能在臨老之際得遇佛學,我則希望他能夠有緣到道場跟大家一起共修,但是每個人學佛向道的機緣與方法各有不同,目前我們就只得各自精進了。

提到對老和尚的孺慕之情──有一年我執意要去菩提寺參加齋天法會,那次竟然得見老和尚,老和尚還笑著對我說:「妳來了?」心裡好高興,那時我正提著水要幫忙擦桌子。還有一次夢到老和尚,夢中不知他為何竟提醒我要洗水塔?另有一夢是,他來到我家庭院,當時園裡有些新芽初萌,有些花燦爛生發,我高興的摘下花朵供養師父。

二、朱教授學佛心路歷程的簡述 

教授是國立大學退休的老師,他自我表示,從前他是大男人主義者,常使脾氣,同修都百般容忍,多年看著妻子的改變與修養,讓他興起探究佛法的好奇,甚至試著走進繡靜的內心世界。總之,時際因緣一到,學佛之心就開始萌芽,他甚至說希望將來新竹能有個千佛山道場,繡靜就不用舟車勞頓的跑到桃園了。繡靜卻以他都沒有機會見到老和尚為此生之憾;而有關佛法在生活上的運用,教授頗健談:

他自述:同修的表現讓我對佛法產生興趣,老和尚的止觀「想行之間建立間隔」,也深入我心,因為那些都是「轉識成智」修行過程中,必須經歷「轉念」的自我修養。學佛法,當然要能將所學的佛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此才能改變自己的受想行識,否則學佛做什麼?學佛的當下要有饒益性,就是能將佛法應用到日常生活裡。千佛山 白雲老禪師說過:「如果佛法不能運用在現實生活中,對(有情)眾生產生饒益,那佛法就沒有效益性了。」佛法可以說是於當今複雜社會中,能運用在現實生活的一種智慧結晶;所以需要學習這門「化解生活中煩惱的道理方法」,也是能使人領悟成長的最有饒益價值、最重要的「解脫法門」。

記得從前有過一件事,讓我至今慚愧反省。有一天早上甚早開車去學校,當時馬路上來往車輛不多,路上正好有一位殘障人士駕著代步車,而他卻慢悠悠的擋在路中似乎不太動,我急了就按了一聲喇叭,或許清晨喇叭聲音刺耳,使他承受不了,轉過頭來咒罵著我。後來想想,因為他的行動不方便,一時不好閃,其實我當下應該停車靜靜地等待,讓他先走才是,如果能當下將心比心,就清楚他為何生氣了!人也是經由審思察覺才能深切體認自我的樣子。(編者按:老和尚常說──別人是一面鏡子,自己才是鏡中人),問題的發生都有一連串的因緣因果與自然性,學佛的人當去面對緣境,好好正視每個當下應該保任住「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的體悟,這也是對佛法起信後,才比較能產生同理心。

我是從理科科學知識的角度切入佛法,也就是從科學的研究中,慢慢才有了自己的生命體驗。回憶早期認識一位蔡醫師,他是勤修佛經、學佛自修的領悟者,常邀請我去他家摘蔬果,他研究過甚多經典,常找時間跟我談說一些經典的義涵,當時我都不甚能理解,甚至認為都是迷信。如今回憶起來,或許這是他「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的方便吧?他成為我的領航者。例如:有一次講到《心經》裡面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時的我直覺的站在物質科學的角度,認為有就是有,怎麼會是空無呢?因為這是當時對佛法「空性」的瞭解不正確所使然。直到於網路上讀到諸多高僧大德的立論、和許多科學先進所提出量子力學與撓場的立論,終於讓我能從科學的理論作邏輯的推理,正確的印證「空性」不是沒有。「色」,不僅是「物質」,而且還包括一切能使人視力感覺到的所有外境,相當於物質的概念,但並非物質的現象。「空」是指世間所有一切事物的虛幻不實,也就是說一切事物、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既然因緣和合而生,當然無有自體,所以當體即是「空」。甚至於「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又有一次,他要我去瞭解「第一次見山是山;再次見山不是山;最後見山還是山」,這不是正如《金剛經》所說的「是什麼、非什麼、是名什麼」的法義嗎?如果能從量子力學的觀點切入探討,這無異是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的「波粒二象性」和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最好解釋;這不就能明白《金剛經》的「般若」智慧了……?

經過一段時間,從量子理論的科學觀點切入深入研究,發現佛學不是迷信,很多都可以站在科學上詮釋,我想一定有其道理在。於是從大學教書退休後,就與幾位同事一起研究,我把一些心得資料打字印成簡易本,先請同仁印證有沒有違背科學的地方?大家一起討論,奇的是大家越來越有興趣。本來與會的僅兩三人,現在已有諸多教授與退修的院長都有興趣聽我論述了。我提出諸多文章的論述,在科學領域方面,找大學同事們協助印證,佛學領域,則找蔡醫生協助校對。偶而也將生活中的例子提出來,變成生活的佛法。

舉例:譬如學院有同事找院長麻煩,開會不來,院裡的決定他又不配合。有人認為當事人不妨圓融一點,多包容他;有的則說,跟他幹到底啊!誰怕誰!我就「撓場」的觀念面對跟他說,假如今天有一隻老虎想吃你,拿棒子或跑都不行!乃因兩人互看不順眼,一個說:「你憑什麼當院長,指揮我?」心結已糾纏在一起了。我的看法是:可以不聽,也可以微笑,然後閉上眼睛,對方覺得你在聽,很高興,其實你只是讓聲音從右耳進左耳出;因為你對他有太多的意見,只有暫時放空;一執著,就會有情緒撓場產生,如果他看對方溫馴,會很高興,當下可以先止諍。

科學家愛因斯坦發現宗教與科學有沾到邊,1949年出版的《我之世界觀》一書中,愛因斯坦寫道:「我們認識到有某種為我們所不能洞察的東西存在,感覺到那種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們的心靈的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正是這種認識和這種情感,構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這個意義上,而且也只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才是一個具有深摯的宗教感情的人。」

我最近這一年來勤於探討科學對佛法的詮釋,也只是想有什麼問題經過佛法而可以得到修正,希望師父能給我指正。我反覆讀《心經》、《金剛經》,並在心裡咀嚼,某一刻會訝然發現而產生驚喜──像量子力學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的「波粒二象性」和海森堡「測不準原理」與最近幾年來的「量子意識」與「撓場理論」等等,幾乎都能印證佛教的所有觀念………..。從科學的超弦理論也能探討出佛教所說的「鄰虛塵」………..。佛法實在太精采了!永遠站在科學前面,科學發現了什麼,佛法早已等在前端。

知:《楞嚴經》講虛空性的認識,就提到「鄰虛塵」,微塵的七分之一就是鄰虛塵,「鄰虛塵」是說已近虛空,可是這些都是物質的現象,佛法畢竟是講心學的。物質講「成住壞空」,精神講「生住異滅」,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楞嚴經》說「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所以不可讓科學束縛身心,科學是認知,佛法是體悟;須知生命匆匆,不宜須臾浪費,佛法是要去證悟的,而且不離世間,有迷才需要覺。

三、採訪後,朱教授來菩提寺皈依,再次的心得分享

    知道朱教授學佛的心路歷程,充滿好學、求道的精神,從沒有信仰到今天的表現,難怪繡靜會高興的說:「學佛功德力,感謝佛菩薩,讓我又撿回了一個先生。」

    朱:「以前我比較大男人主義,同修非常隱忍,家裡的大小事她都默默的做,她不善言辭,而我比較會吹毛求疵。她的記憶力很好,求法的精神更令我感佩!那種踏實、誠懇、專注,我都有注意到;如果我們能學習別人的長處,一定可以得到成長。記得小時候,我無意中發現一位同學的讀書方法很好,他勤於上課做筆記,所以成績很好,每次老師一出題他都會解,我就學著,沒想到成績也進步了。所以繡靜的優點我都看在眼裡,我們已是同參道友。」

    靈:剛才朱教授講了一些科學知識,我想問「量子糾纏」用佛法角度怎麼看?

    朱:如今對於宇宙的形成,雖然科學界尚有爭論,但是直到現今,大部份的科學家都已認同「宇宙大爆炸的理論」。由此推論,宇宙形成之初的「奇異點」可對比佛教的「共一如來藏」,由於甚高溫度的影響產生「大霹靂」,大約在膨脹進行到10-37秒時,產生了一種相變使宇宙發生暴脹,在此期間宇宙的膨脹是呈指數增長的。「大霹靂」衍生出無數的「個體如來藏」遍佈虛空,如來藏含藏的七大妙真如性,當暴脹結束後,構成宇宙的物質包括夸克-膠子漿,以及其他所有基本粒子再形成現今的宇宙。每個「個體如來藏」都出自於「共一如來藏」,所以無數的「個體如來藏」都會產生『量子糾纏』等種種的效應存在。限於篇幅與時間的關係,以後有機緣再詳述。

    朱:我現在縮小論述。當一對同卵雙胞胎,由於在母體內成長的過程中,彼此間就有共同的量子意識的糾纏作用,出生成長後,一方發生問題,遠在他鄉的另一方就會有所感受。再例如兩人相處久熟,彼此間或特殊的關係會有量子意識的互相干擾而有量子意識的重疊效應,當一方心識發出強烈的信息後,即刻會以撓場的傳播方式(傳播速率會高於109光速)讓另一方即刻有所感受,這也是量子糾纏的實例。再如某人,去寺院禮佛,很虔誠,強烈的意念發出去,撓場訊息傳播甚為快速向四方傳播,獲得四方諸佛菩薩的感應,而得到心安法喜。真如自性,遍佈虛空,都是同一個如來藏出來的,都有量子意識的糾纏,萬物都有,親人之間更強。有機緣再相聚時,諸位大德有興趣再詳談。

    我曾經前往印度菩提迦耶(佛陀成道處)朝聖,因為幾天前旅途的勞累,致使腳膝蓋關節痛,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但是那一天抵達菩提迦耶,一腳踏入朝拜大門後,腳膝蓋關節痛突然就慢慢減輕而恢復正常的走路。我個人的猜測,那是佛陀的聖地,到處都有各國高僧大德虔誠的念經禮佛,散發出強烈的正能量,與我內心產生的意識撓場重疊,無形中提昇了自我療癒的心理機制,而淡忘掉了疼痛。還有諸多事例,像在埃及躦入金字塔時的奇跡等等都與撓場有關,以後倘有機緣時再談!總之,讓我發現:在無常偶發事件裡,心念所起若是一句佛號,好像在雲霧迷離中開啟了一條神秘小路,身心倏然就獲得安頓。所以信佛、學佛,虔誠就有正能量,我也高興佛已入己心,讓我領悟到「念」的力量。

    知:都不能執著!「相」是因緣和合產生的,會變化,「性」無所不在。不妨去瞭解佛陀怎麼成佛的?成佛後做了什麼?不妨先放下科學與世間法相對性的認知,佛法領域可是波瀾壯闊的,對人性和人生可以達到很高的領悟。

    恕:量子糾纏,讓我想到朱老師與繡靜家庭園裡的一個銅雕設計,放在家門入口處,一進庭園就可看到這銅雕,看似一個星團圖,其實是科學設計包容人文精神意涵。原來是朱老師辛苦工作多年,積蓄買到這間房子,希望能永續存下來,他希望孩子都重視這個家。中間亮亮、圓圓的代表媽媽,一邊的幾個小圓──面對媽媽的是光明,背對媽媽的是黑暗。中間點點點點的是孩子從小到大,正值叛逆期,媽媽給予包容,歷經的辛酸,可是等他成長後就發出光芒,所以家是一個避風港,整個家的後盾就是背後那雙父親的手,穩固所有的一切,孩子出入可以看到這個銅雕。

    剛還聽說教授也在桃園由獅子會委託設計為一所國小設計的一個銅雕──「奮鬥的人生」,就放在大操場,其設計理念是:一艘船上站著兩個人,象徵「生命共同體」,面對船駛向的方向的人低頭望著背對船前進的反方向的人,隱含中警示,人生奮鬥前進的過程不要忘記你也有可能會有失望悲傷的時候;當失望悲傷時,趕快回頭調整方向,終究你還是會有駛向人生正確的方向而有成功的一天。人生的順逆、悲喜都在同一條船上,是榮?抑衰?這也是個人諸多心識量子糾纏很好的解釋,講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緣分,不如佛家講的「無緣慈、同體悲」。

    知:(這時知師父指著東客堂牆上的一幅對聯──「道通南北,德化東西」)說:智慧越高顯現「無」的意境就越高。這幅對聯含藏著般若慧的境界,我們想要有般若慧,就不能執著,如《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來藏就像摩尼珠,不執著就能發揮「道通南北,德化東西」的修養,朱教授的學識與德養,若經過佛法的涵泳、熏陶,就能實修饒益,完成「道通南北,德化東西」。

四、想行之間的修養

    朱:佛法注重內心的靜慮,問題發生就要針對五蘊想行之間的間隔來調養,舉個例子,以前在大學游泳池有兩個女救生員,A比較晚來,是淨土宗的;B早來,沒信仰,兩人常常在吵,A說我雖然晚來此處,但是以前在別的地方已經很久了,懂得也比妳多。B說妳到這個地方資歷就比我淺就要聽我的!有一次A坐在游泳池邊,看到B要走過來,她就伸出腳故意擋路,B還是有辦法從縫隙間通過,擋路的人後來就把椅子放得更靠近池邊,不留一絲縫隙讓對方走。

    A說:「她好討厭!每次都故意找我麻煩,所以我故意找機會去挑釁。」

    我說:「妳換個心識,轉個念吧!」

    A:「不要!我唸阿彌陀佛就好!」

    我說:「也許她真的平常對妳表現不友好,妳對她笑一笑,結果會不同的。」

    (這時有人問知師父怎麼看這問題?)

    知:這是兩個人業的相應,要是我就不走這裡,擋一次就夠了,還一直走這裡?往這裡鑽縫?何苦!另外,妳可以問她為何要蹺腳不讓妳過?問她為何要這麼做?受氣的人比較能降伏自己,如果氣憤到無法消化,最後氣人會傷到自己。教授提供她轉念的方法很好,可是一般人做不到,所以她寧可唸阿彌陀佛就好,但無法化解問題;可見學習千佛山的止觀法門有多麼重要!止觀法門可以調理自我,化解煩惱,提昇修養,解決問題;也就是雲公老禪師說的可以達到「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效益。

    勍:止觀法門的要點在「想、行之間要建立間隔」,「想」是可以不斷修養而不同於原有的想法,想法改變了,行、識的結果有可能是佛法中的道的修養。如果想、行沒有間隔,那就只是「受、想」,只是分別苦樂、對錯而已,而不同的轉念在佛法叫「非想」,許多的「非想」,經過比較、選擇,進而入「非非想」,突破世間法的對立,才能達到完全無缺點的境界。

五、皈依是迷而知返回歸覺悟之佛門

    說到皈依,繡靜早就希望同修正式成為三寶弟子,而朱教授隱約也知道要皈依才對,但不知是知識份子的偏執或是佛緣未到,他老想著:蔡醫生不也是做「自皈依」,何須到寺院去皈依,拘於形式?反正心裡有佛嘛!所以朱教授一直拖著,或許還缺那臨門一腳吧!

    這次採訪後,促發了他的佛緣,隔天繡靜在電話中告知,早上十點他們會抵達高鐵站,然後由教授住台南的弟弟與弟媳,專誠陪同教授來寺皈依;因為對佛弟子而言,「皈依」形同入學的註冊,是第一關,這是雲公上人的教諭。所以要建立起正能量的撓場,唯有依教如法,才能讓學佛的一切步上軌道。

    朱教授領謝大家的好意,他是這麼想的:「反正遲早要皈依,就不要再讓妻子操心,我就來皈依吧!」好在師父有介紹,皈依先學戒,不殺生是培養慈悲心,並沒有要求一定要吃素,這有待自己的修心和用功。唯皈依之後,每天上午要在佛前皈依一次;一天不皈依,一天就失去皈依,這倒是要牢記於心的;其他的有待自我成長和覺悟!

    其實知識份子有強烈的我執和所知障,說得不好聽就是「自以為是」。而學佛第一關就是要降伏自我,對「佛、法、僧」三寶,能放下身段,五體投地能夠「禮拜」得下去!以「佛、法、僧」三寶為尊。《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說:「佛法如大海,唯信方能入,唯智方能度」,是正信佛法的入門,依教如法奉行,「我執」先破,「我慢」隳滅,正教弘法始可期!

    朱教授是一位入佛門不久的新兵,他為人很謙虛,覺照敏銳,肯向師父們請教。我們願他在菩提大道迎向前去!信解之餘還能行證;同時也祝福繡靜菩薩菩提道上,三學增長,菩提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