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的足跡 <千佛山止觀法門>研習報告(上) 發現自我

    研習止觀法門雖然包含解、行二部份,但法門的體證仍需要長年累月的功夫。所以學生目前的報告內容還只能以個人讀書、自省在學院一年多來的生活心得為主,從五蘊的調理下筆,進而討論法門的内涵,最後分享一點學生練習的體驗。

  • 文:釋浮檀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91期2023年09月

衲衣下的足跡 <千佛山止觀法門>研習報告(上) 發現自我
/釋浮檀
/論文指導:釋若知

 

 

  • 前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說:「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猶記第一次讀《心經》時,「心無罣礙」這四個字深深震撼了沒有接觸過佛教和佛法的我。一直以來,習慣處於追憶過去、編織未來、想東想西的日子,雖然眼前的生活相對穩定、物質無缺,但我的心好像不容易安靜、安定和滿足,總是覺得缺少了什麼,又好像一定要做些什麼;想到《金剛經》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什麼樣的道理方法能讓人「心無罣礙」呢?「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又是什麼境界?自踏入佛門後,我終於漸漸開始了解調理心性的重要和內涵了。

在千佛山女子佛學院讀書,止觀法門是必修的基礎課程。從世俗的環境來到學院,要與不同家庭和社會背景的人一起生活和共事,要學習融入道場和吸收佛學知識;面對全新的生活和諸多的挑戰,學生可以學以致用,依循止觀法門做系統性而且深入的思惟,來探討生活中的種種問題,調整自己的起心動念,進而從人與事中突破自我而增上。

研習止觀法門雖然包含解、行二部份,但法門的體證仍需要長年累月的功夫。所以學生目前的報告內容還只能以個人讀書、自省在學院一年多來的生活心得為主,從五蘊的調理下筆,進而討論法門的内涵,最後分享一點學生練習的體驗。

  • 從五蘊下手:試舉「我」常有的問題

「盲人們群聚摸象,摸到象牙的認定大象似杵、摸到象腿的認定大象似樹、摸到象背的說大象似土丘,大家都以為自己是對的,各持己見,相互諍論是非」,在經典中釋迦牟尼佛以「盲人摸象」來比喻世人的無知和問題;《長阿含經》裡如是說:「諸盲人群集,於此競諍訟。象體本一身,異相生是非。」世人的感受和想法常為強烈的自我意識所蒙蔽,被色塵緣境的表相所支配;然而,在無始以來積累的塵垢下,佛法為眾生開拓出回歸清淨覺性的道路;學佛行者所需經歷的過程之一,就是觀照自己的身口意,在緣境中發現並面對「我」的問題與盲點。

「我」的問題可能有些什麼?面對人、事、物,我們習慣依循眼前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再加入自己以往的知識經驗、思考邏輯來做判定。例如,剛接觸佛法時,讀到經典中「捨、無、空」等字,我們容易依文解字,以為佛法是否定世俗的一切,要我們切斷和世俗所有的關係,什麼都不想、不管;又或看到寺院中佛像林立,師父們也不時燒香禮佛、舉辦法會,就以為出家人的生活就是眼前的這些事務。生活中很多不實的印象或觀念常來自於這樣直覺、片面,沒有經過分析和實證的思惟邏輯;就像盲人摸象,只依從個人的感覺做判斷,試想其間的錯謬有多大?!

再則,人也容易忽略事物的無常性:法的發生是基於因緣和合,物質變化講成、住、壞、空,人念頭的變化是生、住、異、滅;認定是事實的可能刹那間就變了樣?!然而我們總是習慣性地把過去學到的印象當成是現在的事實、現在的樣貌當成是不變的真相,就像是把只呈現事物一瞬間的相片,當成是事物長久的實相。在《八大人覺經》裡提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若能時時於生活中察覺現象和自己內心的無常變化,就能漸漸地放下心中無來由的執著,進而接納各種改變。

雖然思惟的盲點會侷限我們對知識和外界現象的正確察覺,但是這些知見上的缺失是相對容易察覺、理解和修正的;隱藏在錯誤下的強烈自我意識、貪瞋癡慢疑和不正見等內心長期累積的塵垢,則會把我們困在自己的雜念、妄想、執著和煩惱裡,隨業造業,不得出離。《圓覺經》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如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盲人摸象的問題,不只在隱喻人們見不到事體的全貌真相,更可憐的是依於自己的偏執,還相互諍論不休。

如何調理「我」?如何發現「我慢、計較、執著」?是進入佛學院後常遇到的課題;一開始對「面對自我」這題目很不習慣,為什麼學佛談的不是提昇心性、修養的大道理,反而是著重這樣小心眼的題目呢?但是,當有一天終於聽進去了,才驚覺自己有捉著過去知識經驗的「我慢」、對是非對錯的「計較」和對法的「執著」;「我慢、計較、執著」每一個點對「我」而言,都是一針見血。原來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那個「自以為是、看不清楚自己」的有眼盲人。

  • 行修止觀法門的資糧:
  • 止觀法門的立足點

導師雲公老禪師在《修行法要.止觀法門》中說:「學佛之道,於止觀法門,很可以作為五蘊的調理方法,運用於『想、行』之間所建立起的間隔」;書中又說:「止觀新法由止於一念至觀照菩提,而完成禪的修養方法。」做為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一種輔助方法,止觀法門強調必須要以内視的功夫,打破自我意識,完成「覺道」的果。

  • 行者資具的要求 

修習止觀法門前,導師在「行者資具的要求」一篇章提供七項行止觀時的思惟方向和內涵,做為調理五蘊,轉煩惱為菩提的基石:

1. 發菩提心:止觀是為了突破侷限自己的煩惱和所知障,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精神,調整自己,以達利人利己、理事圓融之成效。所以,打坐前、後,不妨各用佛門中偈語:「結跏趺坐,當願眾生,善心堅固,至不動地」、「解跏趺坐,當願眾生,觀諸行法,悉歸散滅」以提昇觀行的品質和內涵。

2. 莊嚴戒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十善業為準則,不傷害物我、不侵犯人我為宗旨;防禁身心過犯,則莊嚴有嘉。

3. 正知正見:以知識和經驗為基礎,般若波羅蜜為標的,明「佛法不離世間覺」。正知見的修養在於不斷修正缺失,突破層層的相對而顯絕對,表現近圓滿的饒益功德。

4. 調整計較:未見道時,人都難免計較執著,強調自我意識。學佛行者只要心有道,調整意念,以清淨、莊嚴、淡泊為原則,多能化解無始以來的習氣,漸入菩提大道,成就「看破,放下,自在」之德養。

5. 善巧隨緣:「法諦為依皈是善巧,方便成功德為隨緣」。以般若為基礎,以菩提為指標;凡起心動念,須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學佛行者最忌頑固不化,侷限於名相法句,耽迷於空假相對中,不是偏我就是偏法,自設障礙。

6. 道緣具足:成就道果為緣力,以佛法–戒、定、慧三學為範疇,三十七助菩提法為行道軌則。

  1. 相境清淨:行修以建立正知正見為基石,以《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教誡,須知精進時空中的瑞相和境界,易與成就、見道證果混淆,將行者導入「五蘊魔境」的陷阱,不可不慎。

   大體而言,道心、道理和道緣是修習止觀前須先奠基的前行功夫,行者不宜輕忽。

  • 止觀法門的認識

止觀法門分為二階五層次:

初階–止於一念,包涵三個層次:研究,分析和認識。

二階–觀照菩提,包涵二個層次:察覺和返照。

  1. 止於一念:止於覺察到的感受或分別心生起的一念。
  • 研究:這一念是什麼?先要掌握「順境隨它去,逆境好修行」則比較好下手;若是善的、饒益的,就做功德回向,不執著於順境;若是惡的、負面的或造成煩惱的,就進一步探討:我的分別心是什麼?從何而來?為何而起?造成什麼結果和問題?有沒有造成傷害?!
  • 分析:分析其中所有的元素和內容。
  • 認識:於分析而得的相對和絕對内容,分辨而保留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的。完成謹慎的選擇,才是真正的認識。

在止法中,如何體取其事理的真實面目是止法的重點。

  1. 觀照菩提:以自我意識,從主觀進入客觀,運用思想而發揮智慧,達到清淨而寂滅的境界。
  • 察覺:認識的結果,難免是自我、主觀的。要以智慧發現「好的」,與道和生死之利益所在,放棄無利益的一念。
  • 返照:返照察覺的一念;所謂別人是一面鏡子,自己才是鏡中人!
  • 《以法為師・五蘊調理和止觀法門》讀後

導師在《以法為師》的五蘊調理和止觀法門中,講解了許多修行人行止觀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並從「我」和業、道的角度分析止觀的内涵、修行的次第和不同程度的覺悟。如果試以《修行法要.止觀法門》為止觀法門的說明書,《以法為師・五蘊調理和止觀法門》或許可以作為行止觀的問題解答本。

《以法為師・五蘊調理和止觀法門》一開始就以文章標題提醒讀者,止觀法門的應用重點,在於調理五蘊。如何下手?修行的次第大體包括什麼?行者首先止於一念,面對問題或煩惱,於想行之間建立間隔,從捉住的那一念中,經過止的過程,由想提昇到許多不同於原有的想(非想),並從原來可能是業的諸多非想中提昇到道的非想,非想再經過不斷的五蘊調理,於其中更深入到察覺而後返照,篩揀進而與道相應,成就轉煩惱為菩提之清淨無我的饒益功德。

初學行者在止的那一念中通常有什麼内涵?轉業成道又可能經過什麼過程?剛開始我們難免都是在面對五根與外緣相應所產生的煩惱,不離於業我的分別中生計較、起執著。在止的過程中,覺察自我意識的執念,於「想、行」之間建立間隔,從「業的想」中,探討「身心不安的是誰?為什麼身心不安?」等問題,建立諸多「業的非想」。止於每一個非想,從中做五蘊調理,進而化解非想,突破煩惱,從中捕捉道的蹤影。

如何轉業成道卻又不執著於道?面對所知障,在「道的非想」中,做五蘊調理。「所知形成了什麼障礙?面對道,能不能也像面對業一樣,歡喜承受?歡喜可以淡化到清淨嗎?」察覺並返照,保留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的一念,從中一點一滴修養清淨無我的饒益功德。

《以法為師・五蘊調理和止觀法門》再三告誡行者,切勿被自我意識蒙騙,輕易把由想中突破而得的「非想」認作是「清淨無我」的修養。止觀也需解行並重,面對緣境,經過止觀調理的自我意識是不是能夠被淡化,進而發揮隨緣、隨境、和不造成傷害?這是檢驗「我」提昇的關鍵之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