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塵世界 若心取相

    我大半生住在島嶼,身體與海洋潮汐已緊密聯繫。有一年居住在美洲大陸,乾冷的冬天裡,身體接觸了異質風土,彷彿記起了需要來自島嶼的水分,皮膚因乾冷為過敏所苦。

  • 文:黃心雅出處:微塵世界期數:398期2024年05月

微塵世界 若心取相
/黃心雅

 

白雲老禪師有關《金剛經》第6分「若心取相」、「 若取法相」、「若取非法相」的開示,於我日常修行,非常受用,敬謹恭錄如下:

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至無法相,於現象而言,只是一個緣
起的現象,如果人的那個我,心念相應於這一種緣起的現象成為誘因,當然就會煩惱。

首先,我想以一首英國 19 世紀浪漫詩來分析老禪師開示——「心念相應於這一種緣起的現象成為誘因,當然就會煩惱」的道理。威廉·華茲渥斯 (William Wordsworth) 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有首短詩〈我心雀躍〉(My Heart Leaps Up) ,[1] 闡釋一個心念事件的回憶,「我心雀躍」,因「看到」(六根之眼根)而攀緣外境(虹彩),於是誘發內心喜悅的「感受」,是「心取相」。如同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因晴天歡喜、雨天苦憂,又聽到悅耳的聲音而貪戀,開始啟動攀緣經驗,成為「心念事件」,即是「作意、觸、受、想、思」五遍行的過程。「六入緣觸,觸緣受」,於是念念遷流。短詩由第三行開始,以「天際虹彩」之恆常,對比人的一生無常變動,一首短詩切割生命為不同階段的印象,做種種聯想,形成時間更迭概念,給予名稱「在生命初綻的童年」、「成年的今日」、「直到年老」, 以英文之過去、現在、未來時態表示,起心動念即是「作意」,心念相應於此一緣起,成為誘因,形成「心上之相」,即是「想」。於此「想」上,進行審思、決定,於是得到「但願直到年老依然如是」的自我執念。「天際虹彩」為「恆常」所託,是「取法相」,又以「執念」攀緣,「願」無常生命為「常」 (「我祈願生命以對自然的虔敬,日日相續」),是為「妄念」,即「取非法相」。

這首詩開始兩行,「見彩虹而心雀躍」,其實敘述一件習見的事實。以下詩句句型相同,時態不同——was, is, be 分別代表過去、現在、未來——可見歲月推移,平行的句法突出 So ,在心念遷流中,無法「如是」、「如實」,不明白「虹彩」不過就是陽光經過水滴時,折射、反射後再折射的自然現象,剎那即逝,「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詩人以虹為記,為喻,視「虹彩」為恆常,以心取相(六根、六塵、六觸),心念攀緣(色、受、想、行、識),又取法相(彩虹的恆常,相對於生命短暫), 取非法相 (恆常的斷滅,生命消逝)。以妄心對妄念,念念相續,循環往復,正是老禪師所說煩惱的根源。

我大半生住在島嶼,身體與海洋潮汐已緊密聯繫。有一年居住在美洲大陸,乾冷的冬天裡,身體接觸了異質風土,彷彿記起了需要來自島嶼的水分,皮膚因乾冷為過敏所苦。有回在靜坐中,心念掃描到背部因過敏而起的疹丘,觀想細節,感覺刺癢源自皮膚,癢的信息經由神經來回傳導,皮膚血管擴張,因而紅腫火大,組織液滲透.....。當我把覺照從身體轉移到心理,心則產生明顯、強烈的癢受,體會到,身與心的中間就是受,就是感受,身的感受是身與心的連結。於是,啟動一波「觀受如受」的練習──苦受、樂受,觀到了,知道了,不起執念,不起相續的念頭,接受、認知,如實的感受,不起第二念。於是,痛癢覺受,生生滅滅,神經傳導時,苦受以外,也可感受通體流動的清涼。乾癢皮膚用簡單藥物可治,執著的癢的覺受,則需「因病施藥」,當下這念心的覺知,緣生緣滅,沒有一件事物或任一覺受是恆常不變的。

 

於是,我體會到「身念處——四大皆空」的道理。身體乃是地、水、火、風,四大和合所成,地、水、火、風有質、潤、煖、動之相,而其為相,由心妄執,畢竟沒有實體,分分秒秒都在變化,每一個當下都不可得。身體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古希臘則有四種體液之說──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四種體液對應到四大元素。以體液流動或氣息的概念,即容易理解無常空性。四大元素能夠透過分解而彼此轉化,眾多小的單位合成較大物質,或反過來,大物質毀壞時會分解變換為許多小微塵。於是,身體在風裡、雲朵裡、流水裡......。《金剛經》「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數大之微塵眾,無有恆常的體性,無恆常不變的自性,實是因緣所生的假相。如果三千大千世界並非真實恆常的世界,也僅是一個假名而已,是「一合相」,如雲朵,緣生而聚,分合離散,非空非有,又如何能貪戀執著「身體」的「一合相」?

《大方廣圓覺經》直指「圓頓安心」,於行住坐臥二六時中,不生驚畏,隨順覺性,在日常修持中「觀受如受」、「知而不隨」、「受而無受」,不起意識分別,保持當下的一念清淨無住。諸法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猶如鏡花水月。人生經歷一次一次的無常,是佛陀教法的示現,護持當下的這一念心,在寂靜中呼吸、止息,反觀自照,一次又一次練習,反覆思維,一點又一點放下、捨離,深入瞬時照破常見。

受持《金剛經》,「受」是「悅納」,「持」是「堅持」。保持能誦這一念心,清楚明白,更要安住正念,不驚不怖,受持就是要使正念相續,心念專一堅定。這是不容易做到的,每每誦讀《金剛經》時,字字念念分明,心安住了,就有自在、平等、寂靜的法喜,「悅納」生起了信心。但一念清淨的覺受,相當短暫,「受持」仍須時刻於日常行住坐臥間「還至本處」,將堅持覺照的時間拉長,深入思維,成為日常可以精進的動力。

佛法和世間的價值恰恰相反,福德資糧不假外求,而是當妄心止息時, 一切本具的智慧顯現,悠然自在。收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最新一期的電子報,研究顯示,長期以來自然科學界用來解釋 太陽大氣密度、溫度和其他物理特徵的「冕環」(coronal loops)可能是光的幻影(optical illusions)。這是科學新知,但對學佛的人而言,這不過是 2500 年前佛陀教導的一小部分。

詩人書寫以文字編織大夢,老禪師心量廣大,幫助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的身行心念,卻不執著,如鏡花水月、如夢幻泡影。《華嚴經》「如來出現品」所言,「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此即最好的提醒。

 

[1] My Heart Leaps Up

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 A rainbow in the sky:

So was it when my life began; So is it now I am a man;
So be it when I shall grow old,

Or let me die!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And I could wish my days to be Bound each to each by natural p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