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浮觀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401期2024年08月
強調面對色塵緣境時,運用定力在想行之間建立間隔,達到冷靜與專注的面對問題,從不造作到不傷害,甚至用智慧完成圓滿的饒益性。
學僧月記 《佛說42章經》報告
/浮觀
前言:
甚麼是學佛?甚麼是修行?如何面對煩惱?
這些問題雲老禪師在《佛遺教經》裡一一解答了,並不斷深入淺出地作出說明。作為一僧眾,了解佛四十二章經是專門為出家人所講述的經典,學僧就在剛出家不久,被剃度師推薦閱讀此經,因早早深受其內容經義之力量鼓舞,度過許多剛出家的煩惱迷惑。
過去曾自行抄寫整卷,與單篇章於小卡上,置於桌案上反覆閱讀,激起精進力,因此與此經甚是相應。今日有幸就讀千佛山佛學院,第一堂就是以此作為自修的內容,聽聞當代有實修實證之菩薩行高僧--雲老和尚講解,深覺法喜。
為什麼要閱讀《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就如一剛出家佛子的鋼骨結構,從出家到修證有一個概念性的說明,尤其雲老和尚以菩薩法的方式說明,就如漢傳行者的指南針,能夠不斷導正自己出家修行的方向。剛開始非常期待的就是,要如何以菩薩法說明對聲聞乘來講的經典。而在閱聽的過程中,慢慢得到了解答,也大致掌握了作為一名僧眾,老禪師為每一位修行與實踐菩薩道行者,所闡明的心態與架構。
觀讀 雲老禪師講述《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章、二十二章、三十章重點內容摘要:
第三章〈割愛去貪〉:「一般人解釋的慈悲;慈就是仁慈,悲就是悲憫,這還是世俗的說法。 因為慈悲談拔苦與樂是要有條件、有修養的。如果沒有修養做條件,等於……過去高僧大德提出一句話:「自己都度不了,憑什麼度別人?」……以慈而言,要「無緣慈」,就是不以因緣來表現慈;如果說「我跟你有緣、跟你沒有緣」,那叫做分別緣;所以慈要「無緣大慈」,悲要「同體大悲」。同體大悲用白話來講,就是「感同身受」,就像事情、痛苦、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可以發現:慈悲,是以心——自己心的修養為條件……慈悲的最高境界是「了生脫死」;不僅自己具備了能 「了生脫死」的修養,還能幫助人家了生脫死,這才是究竟的慈悲。」(出自第70、71頁)
第二十二章〈財色招苦〉:「學佛談修行,須從身、口、意三者下手。 於色欲來講,身口意就是行為的表現,主宰者是五蘊的我,也就是說誰在那裡分別、計較、執著?是那個“我”,也就是五蘊!為什麼會分別?為什麼會計較、執著?是關係到色欲的問題。色欲怎麼形成的?關係到六根六塵相接觸而產生的;能夠把握這些,將知見理解之後,轉變為修養,也就是慢慢去做。」(出自第309頁)
第三十章〈欲火遠離〉:「過去的惡業愈多,欲火就愈旺;過去的善業愈多呢?欲火就比較輕微。......學佛的人就是在淨業,面對業怎麼使它清淨的修學人。不是只追求道而捨棄業的人,因為業捨棄不了,欲呢?從業而組成的。沒有業的力量,欲就不會生起,這個基本原理要把握!把握了原理,再加以做五蘊的調理、做止觀的修養,當然就很容易可以面對,而怎樣愈來愈淡,最後化解!」(出自第414頁)
心得:
五蘊調理與佛法在生活中的實踐性
白雲老禪師在講記中不斷提到,如何利用佛法在五蘊想、行間進行身口意的調理,強調面對色塵緣境時,運用定力在想行之間建立間隔,達到冷靜與專注的面對問題,從不造作到不傷害,甚至用智慧完成圓滿的饒益性。
舉個例子:平時狀態並不是個情緒化的人,但常因為身體在疲累時,情緒變得不耐煩,當面對他人有理的言語批評,或無理的要求時,會直接回嘴、反駁,並沒有考慮後果。有時是真的情緒化溝通,但就算自己說的有道理,也沒有想到後果、時機,與對方的情緒,進而傷害了對方與自己。再看了《佛說四十二章經》後,我能夠慢慢實踐的是由佛法的止觀: 拉大想行之間的距離;冷靜地聽他人把話說完,再觀察自己的意念,進而分析或是選擇閉口,照顧自己的身口意,不再讓業繼續造作,然後在自己足夠冷靜時,去化解問題。
在這裡,我認為老禪師用一個字,很好地去闡明這個五蘊調理的道理方法,就是用「讀」的心態。「一個學佛的人,要把握『讀』這個字,『讀』就是一個『學』的態度,讀的心態面對人事物,那你天天知識經驗都會進步」老禪師如是說。站在一個讀者心態,就像站在第三者角度去「明辨是非,不參與是非」,不管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因此平日定與慧的修習,於此在實踐性上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觀照自己的生活
老禪師在講記中說:「如果能經常維護自己的思想意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性就顯現了。」這句話對我來說非常受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會莫名處於一個緊張狀態,導致胃腸不好,因為這句話,深刻反省「為甚麼我會緊張?」在觀察中發現,是在時間的管理上出現了問題,就是現在人所說的「拖延症」。比如小時候,暑假作業常在最後時間趕完。成年後,上班趕在最後一分鐘打卡的等大小事,就會讓自己無形中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再深入發現,其實那是一種「貪」造成的。比如因為貪玩、貪進度才導致晚睡,隔日沒精神。自己就是在五欲裡打轉,才導致身心上的不平衡。直到最近,規定與遵循自己設立的時間表,不斷適度調整,慢慢的,我的身心也有了轉變,雖然才正開始起步。
但就像老和尚說的:「如果平常就能保持正當的、適度的、恰到好處的就是精進。不管色身的、法身的,都是如此。能經常這麼做,『智』就能表現出來!遇到障礙、煩惱、問題,自然,都可以排除」。
菩薩道觀念的建立
過去我親近的大多是聲聞乘的修行人,在此篇章中我慢慢建立起對菩薩道的一些知見。比如聲聞乘談厭苦,而菩薩行的以「在苦中,而不覺得苦」;在身、口、意造作時,會考慮更多如何將事情做得「圓滿」不造成傷害,甚至可以利益到他人。如老和尚在第三十九章又說明「所謂離苦得樂只是二乘行人的心態,但能求離苦得樂已經很不容易了...菩薩行,在個人的修養以及利人、度人的時候,這中間同樣也要有離苦得樂的修養,才能做得到...大乘佛教修行的目的,是要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入究竟涅槃。可是二乘行人是在意離苦得樂、入涅槃,所以差別很大。菩薩行者在現實生活中也要能離苦得樂,這種離苦得樂不是逃離苦而是突破苦、不以為苦,那就是樂!這跟聲聞乘的離苦得樂是不一樣的。」
佛法是要能饒益眾生,不關乎自己,也要在乎他人的感受,慈悲心,這就是在修養上很大的體現。而人在世間多多少少有慾望,老禪師點題:「慾望不一定是不好的,好的能成『願』,行菩薩道,中間最大的差別是,你是為別人,還是自己的私慾」?!
實踐上面,我想其實很特別的是,老禪師不斷強調「智慧,就是修養」這件事情,這不同於以往的解說,但我體會到「修養」就是有著菩薩的精神的一種態度。曾聽過一句話「越有修行的人,脾氣越古怪。」過去我就對這點懷疑,但以「修養」一詞點明,就理解修行上,還是有次第存在的。老和尚也不斷強調,如果關在山中,沒有紛擾可以體會禪悅,當然覺得很有修行,但一旦碰到事的時候呢?因此在做事情的時候,要把握自己的修養態度,並時刻問自己,做這些事情「我是為別人,還是自己的私慾」。
我認為學佛修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世間法的知識學習是看這一世,而學佛是將生命放大到累世累劫的時空。而今生有幸聽聞與能行持菩薩法,種下善根厚植菩提,畢竟學佛的究竟目標是成佛,行者當然要向更長遠的方向走。儘管修行之路很漫長,但是有因緣聽聞法義,就要好好把握每一個「現在」,長養修行的願力,如《楞嚴經》云:「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把握善因緣,少走彎路,因此學僧我很感激這次能就讀佛學院的緣份。
總結:
在一開始,雲老禪師就點出一個現代學佛行者的迷思,就是「虔誠學佛、多發心服務、念佛就能消業障」,但老禪師明確指出「業要承受果報,才能化解」。聽完整部經的介紹,我越能理解的是,面對業來的時候我能不能歡喜承受,而不再造新業!歡喜承受,聽起來是多麼的難,因世間法而言,我們要去「對抗」所有不公與痛苦,去「否定」這些。如:面對他人的惡言行產生憎恨對抗、有煩惱時用玩樂逃避,不斷增長貪欲、一有病苦就吃特效藥,不檢視自己的生活等;而不是從中理解「道」,究竟我是誰?為甚麼不能清淨祥和?
今生有幸聽聞佛法,還能學習實踐佛法是莫大的榮幸。在學院時,也與教授師談到此問題,說:「我們學佛的人很幸運,能不斷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改進自己,而不是在臨終時,頂著強烈的痛苦作一次重大的悔改檢討。」關於學佛,就是在面對色塵緣境時勇於面對自己與不斷改變自己。最後,老禪師在最後一篇章云:「《四十二章經》都在談『心』,就是『我』的問題,自己隨時要清楚:是造業,還是行道?!」在修行路上,我是不是能看清自己的計較執著,用「讀」的心態認識了解分析,就如師言「明辨是非,不參與是非」,一次又一次地更冷靜,更圓滿地去化解問題,還能幫助他人。因為有這堂課,學習道理方法改進,更能清晰的檢視所有「心」的問題,在聞與思下,去修,達到真正的清淨、莊嚴、淡泊。
感恩佛、感恩法、感恩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