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採訪 借那一片風景 ── 暢遊浮光

    其實佛法講求“無諍”,人事異見時不妨用寬廣的心,咀嚼佛法道理,就像靜靜的感受微風吹拂,不須用力抗爭,讓自他有時間能觀照當下,適時做良性的溝通,問題終會迎來轉寰。

  • 文:賴國煌出處:人物採訪期數:405期2024年12月

人物採訪 借那一片風景 ── 暢遊浮光
受訪/賴國煌
整理/編輯部

 

一、親近千佛山的因緣

我是在台中北屯出生的,民國76年夏天退伍,逕自揹著行囊到高雄工作,在機緣安排下親近了千佛山,從此生命越發豐厚、穩熟──那些美好的記憶至今歷歷在目,所有的發生已然珍藏在我記憶深處。 

 

民國78年親近菩提寺,第一次見老和尚,他現頭陀相、打赤腳迎面走來,灑脫自在的法相教我震驚,不知怎地覺得他萬分親切。民國80年老和尚開始周日講經,法會期間義工大夥們會忙著搬桌椅、搭棚架。有一次事畢他竟在客廳開示,還幫我們加持,真是無限歡喜。輪到我加持時,他把手放在我的額頭,竟然拋下一句話:「你的個性要改喔!」

 

「什麼?個性要改!」為什麼他會這麼說?還不諳佛法的我被觸動了,也感到不安,常納悶「要改?怎麼改?哪裡才是下手處?」興許一個人要看到自己不易,一切如鏡中花,霧中景,察覺返照也真是一門大學問!常常那句話會從記憶的匣子跳出來,慢慢的學佛熏習,與日俱增,老和尚說的五蘊──「想行之間要建立間隔」,竟是我的敲門磚,也是一把鑰匙啓開了甘露之門,老和尚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善知識啊!一再提點我們「好、還要更好!」至此生命的視野漸漸拓展。同修慧玲在一旁笑說:「剛學佛熏習不夠,所以他說話比較直接了當,理直氣壯的,待人處事上就不是那麼圓融。」

 

他們賢伉儷彼此是最好的同參道友,當初乍識相逢,在高雄前金的救國團,瞧她輕聲細語,一副端莊溫婉,靜靜的在工作室做紙黏土造型,散發出一股藝術的氣質。幾次相處下來兩人投緣,第一次約會不是沉浸在自然山水、名勝古蹟,而是邀她去高雄講堂聽老和尚講經,某師笑著說:「國煌!你不怕慧玲聽著聽著就出家了嗎?」

 

二、到大寮當義工

第一次參加千佛山的園遊會是八十年那次,結合我接觸的弱勢團體──喜憨兒基金會,主題是「心手相連永不放棄!」那次我參與大寮的運作,至今印象深刻,由於個性活潑、主動,原本不會炒菜,但對新事物有一份熱衷探奇,在大寮幫忙幾年,越發熟悉其中的訣竅,若問是不是受到香積菩薩的妙行感召,這我不知道!起初在大寮,陌生又好奇,還沒來得及想怎麼煮,就一頭栽進去了,不怕!反正從做中學,多去觀摩別人的就是了!就像從大大小小的拼圖碎片,經由觀察、分類,找出需要的圖板,放置到合適的位置。多年下來從不熟悉到安然自在,越發生出面對突發緣境的敏銳與融通。

 

訪談中,一幕幕在千佛山靜好的歲月不斷湧現,可以讓國煌流水潺潺的托出:林林總總的畫面,那些當義工的日子、親近三寶的法喜、與師父的交流互動,在慢慢清晰的觀照中,他常問自己:「個性改了多少?自我意識的成份還有多濃?怎樣再調整步伐,減少身口意的缺失?」大小考驗,盡是試煉他的生命走到了什麼的樣境地。當然修身養性必須要過濾許多黏膩的雜思亂想、許多的自以為是。漸漸的在大寮玩得熟稔,靈思一來就策劃一個大寮的活動。首先從福慧寺的香積組選出參賽人材,七八位一組,食材十幾種,各組自由搭配,要求煮出來的成品要色香味俱全。

 

沒想到這次大寮烹飪競賽,讓他萌發籌劃活動的巧思與興味,往後的他在時節因緣下,挑起了策劃活動的興味,他熱衷策劃著一個個“知性、感性”的活動,配合師父與大家的集思廣益,也主持起節目,盡情揮灑創意,讓台上台下融成一片,每個節目有師父的提點,你說怎會冷場?

 

活動最高的主旨是凝聚共識,作多元的連結,一起朝向共榮勝景。事先與師父、小組開會是必要的程序,歷來興辦的活動有:户外讀書會、佛弟子聯誼,“走行美濃的中正湖”的策劃,還有參觀“瀰力村美術館”等等,不外是透過活動帶出佛法,讓大家浸潤在知性、感性的充實中,身心輕鬆怡然。

 

三、室內與戶外的活動策劃

後來在福慧寺的歲末聯誼中,巧師父囑咐他與慧玲一同主持,所以他們同台出現,互為對方的軍師,倍增熱烈活力。

 

「當然希望活動與節目做最閃亮的呈現,就須先做功課,蒐集資料,多向師父請益,讓流程在腦中暢連,還好平常有在寺院走動,憑著一份默契,才能面面俱到,得心應手,讓時間不空過。接著延伸到戶外活動,我思忖可以怎麼做?就先梳理活動性質,了解人事、景觀的脈絡,先作場地探勘,把救國團辦活動的經驗與千佛山作連結,這兩個團體便有高度的結合。」

 

一旁慧玲也說出她的感覺:「我在瑜珈的學習與教導中,覺得瑜珈在注重當下的心念上與佛法相像,告訴我們要把握中心思想,不疾不徐,往更好的方向磨練,雖然不確定做得更好,至於能怎麼做呢?就讓大家好好梳理整個環節,一起激盪智慧的火花,深信必能呈現精彩。」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除了福慧寺,我們也在本願寺、般若寺辦活動,足跡不侷限在某個地方,台東曼殊佛寺有法會活動時也會去參與。前年福慧寺的浴佛節、母親節,雖然平常寺方也常對老人機構付出關懷,但是浴佛節、母親節,他們無法上山参與,我們就把愛心送到養護中心,讓這佳節,老人們因受到關懷而感動。見面時我們發現前次疫情送他們的唸珠猶戴在手腕,足見心中有佛!感於老人們日漸體衰,平日作息大都安靜,那次到「高雄內門養護中心」慰勞,就帶他們玩闖關遊戲同樂,剎時大家洋溢著活力光采。」

 

四、讀書時代所遇 

記憶的再現,那是國煌幸運的校園時光,讀書時代即受良師啓迪,當時的他已活絡出一份活躍與大氣,往後有膽識、定力、點子在千佛山辦活動,就是承接當時當幹部為大家服務的底氣。

 

國煌說:「班導師很願意教我們,他說當幹部的可以形塑ㄧ個人的成長,培養服務、責任、擔當與包容的美德;又可累積經驗將來在社會運用,這些引導多少形塑後來的我,遇事要勇敢、堅決有擔當。另一位師長善於經營班級,他培養學子體諒、共識、包容的精神,那時我們班和融像個大家庭,團結一致。譬如:第一年小組推選一個體育好的人當班長,第二年同學先說好,打算選一位個性比較靜的人當班長,讓他有成長的機會,若有需要我們也會一旁協助。結果樂見兩位都動靜得宜,具有生命的韌性,可見每個人都有待發掘的潛力,不可自我設限。

 

教職老師更是教我們勇敢,一再激勵要有『探索未知』的精神,遇事總要積極樂觀,所以我才會豁達的去走我的路,辦法不就是人想出來的嘛!印象深刻的還有亦師亦友的科主任,面對調皮學生他會耳提面命:「我現在跟你講是覺得你們還有救,不然就沒救了!教你技術了還不好好學。」一副老婆心切的模樣,令人莞爾,呵!吾愛吾師!

 

國中階段氣氛就不一樣,因為聯考的關係,我們走過一股競爭、疏離,記憶中有一件令人不悅的事──偶然間發現成績好的同學,在考試前會去老師家,原來先做題目得高分,相當於洩題惡補,可是我也不到處說嘴,沒錢補習那就努力自修吧!直到學佛,看到老和尚在《禪的語絲》寫的這段法語感慨萬分:

 

「禪行者之所以能灑脫自在,主要的行為表現在於面對『是、非』之時,徹見是非的利與害,卻止於明辨,而不是參與。」

 

思惟、轉念須慢慢養成習慣,長時在佛學班、讀書會汲取佛法知見,久經熏習,遇無明方能「山不轉路轉」,認知改變了,跟世界的溝通就不ㄧ般!

 

五、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曾經有某位義工說:「為何重要事你們做?出頭的都是你們?」

 

其實佛法講求“無諍”,人事異見時不妨用寬廣的心,咀嚼佛法道理,就像靜靜的感受微風吹拂,不須用力抗爭,讓自他有時間能觀照當下,適時做良性的溝通,問題終會迎來轉寰。如果有所發現,這個、那個....,不妨梳理一番,退後是向前,放下計較、執著,眼前所見都是山的壯闊、水的胸襟!「日日是好日」,能同理他人,在人事上有一份體貼,不就是在生活中實踐佛法?有些紛爭、誤解可能經一段時日才會帶來真正的理解,沒關係!好好的維護自己的身口意,相信每段吉光片羽便有了不同樣貌。

 

衷心感謝師父與同參道友的提攜,一直以來對我們的鼓勵、協助與支持,不斷推動著我們前進。且讓種種轉為菩提,一路的足跡也是信仰的實踐,一切仍在不遠處,在時光的斑駁中流淌著饒益功德。親近千佛山近三十六個年頭了,永遠記得老和尚那句話,猶如一語驚醒夢中人,不!他的所有法語只要你去體會或去理解、攝受,在在都是修行的針砭,修養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