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等閒,白了少年頭──戊子年清明節有感 (上)

                                                                                             文/寶山僧
金烏西墜、玉兔東昇,太匆匆。還記得才剛過完年,轉眼清明節又到了。時間是最公平的,不管貧富、貴賤、忙閒,一天總是二十四小時在過日子。只是快樂、如意的日子過得特別快,痛苦、失意的時候,則感覺度日如年。但是不管怎麼樣,一輩子最後還是「忽然間」過完了。正當臨命終時,揮揮衣袖,不帶走世間的一片雲彩,荒山土坵長埋枯骨,一縷中陰孤魂,又隨業輪迴於愛河苦海之中
。縱有孝子賢孫,清明掃墓,美其名是慎終追遠;畢竟只是圖利了一群野狗,難得的打了一頓牙祭,主人翁呢,早已不知投胎到那一道去了。

俗話說:「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憂什麼?憂沒飯吃、沒衣服穿……憂死後沒人祭拜。總的來說,現代人不外為五事而忙碌:銀子、房子、妻子、兒子、車子。有了嬌妻,又想得到美妾;生活富裕了,還希望擁有權勢、名位;做了皇帝,更進一步想做神仙長生不死。終日為無止境的欲望所驅使,身心不得自在。奮鬥了一生,以為大有所得,真的得到了什麼?只有一大堆的「業」而已,
連「道」都沾不上邊,更別談覺悟到什麼,體會到什麼,或者說:學到了什麼。正是「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向人間走一遭!」

其實,人的一生,不在乎它的長度,而在乎它的密度;長度是指時間,密度是就內涵、意義而言。長壽百年,生活如果沒有豐富的內涵,生命如果不能發揮饒益,那只是一具造糞的機器,於人於己,毫無意義。以儒家的理想,是退而「獨善其身」,進而「兼善天下」,理念固然很好,可惜美中不足的是,無法讓人解脫六道輪迴,因為「善」的果報最多只能生天。佛教則強調「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度人是要具備條件的,必須自己本身能度生死海、到涅槃岸,才談得上去度人家。大集經說:「自不調伏,能調伏他;自不解脫,能解脫他……自不涅槃,令他涅槃,無有是處。」

或者說,除了為三餐而忙碌、為名利恩愛而奔走之外,還必須去追求覺悟的人生,及早日儲備往生的資糧。雖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是除了人,能修行、學佛成佛,其他眾生今生都沒有機會。天道眾生只是耽於逸樂享受,三惡道劇苦無暇修行,只有人道苦樂參半,甚至是苦多於樂,最有覺悟的機會。畜生道、鬼道但有三事,那就是飲食、淫欲、戰鬥。人則多了倫理道德及智慧,做錯了事還
知道慚愧、懺悔。人更有三事勝過諸天,所謂:憶念勝、梵行勝、勤勇勝。經中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今日慶幸已得、已聞、已生,是該好好的珍惜、把握,不讓今生空過,到老一無所得才對。

說到珍惜,第一優先要珍惜時間。人生百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過三萬六千多個日子;何況人生七十古來稀,再扣掉三分之一的睡眠時間,實際上只有一萬多個日子好過。因此有句話說:「人一出生,就慢慢步向死亡!」可見時間是多麼的寶貴。有人說:時間就是金錢。還不如說:「時間就是生命」來得貼切。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生命。有人很大方,把時間像敗家子一樣的揮霍,不知錢
花光了可以再賺,時間浪費掉了,再也買不回來。因此有一首詩警惕人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有人振振有辭,說很想學佛,但實在太忙,沒時間,事業、家庭兩頭忙,如蠟燭兩頭燒。其實如果有那份道心,並稍為留意的話,會發覺生活中,總有一二十分鐘,或半小時的空檔沒事幹,或在發呆,甚至悶得慌。就可以把握它來充實佛法的知識經驗及用功辦道。久而久之,就能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得到很大的好處。

人的習氣,總是快樂時、有好日子過時,就懈怠放逸,得意忘形,把時間都用在享樂上,根本無心修道。痛苦時,日子不好過時,又只知道怨天尤人,埋怨今天、現在,枯等明天、未來,期待鹹魚翻身,把每一個今天、現在都浪費掉了。勸他學佛,會說:「哪來的心情?!」或是:「學佛又不能當飯吃!」珍惜時間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正勤精進於修行辦道。勤勞是一種美德。俗話說:「一勤天下無難事。」又說:「業精於勤荒於嬉。」天下沒有不勞而穫的,如果勉強要說有的話,那就是貧窮──沒有世財、法財。因為不管世財、法財,都必須正勤精進去追求,才能得到。正勤精進要像細水長流,持之以恒,卻忌如山洪暴發,來匆匆去也匆匆。因為學佛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急不來,有一句話,叫做「下的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就是正勤精進的樣子。精進也要有健康的身體做後盾,才能持久,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生過病的人都有經驗,坐也不舒服、躺著也難過,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還有什麼心情修行!所以,精進有兩個大前提,除了如法如律之外;不要體力透支,更不可把身體搞壞了。

但是人有惰性,或者說,懈怠放逸是人的通病,凡事總愛推給明天,今天樂得清閒。因此靠自己一個人要維護精進,力量是很薄弱的,才需要依止僧團,大眾一起薰修。寺廟僧團有固定的規矩法則、起居作息,按表操課,大家都照規矩來,想懈怠放逸,都會覺得不好意思,雖然比在家學佛苦了些,也認為理所當然。一有事情,大家來分攤,人多好辦事。檀信皈依護持,四事供養不愁。雖然人
多嘴雜,只有無盡的煩惱,總是見不到菩提。畢竟菩提不是去尋找得來的,是從煩惱當中突破化解之後,所顯現的一個現象。所以說:「沒有煩惱,那來的菩提!」有人討厭僧團的嘈雜,獨住精舍,或深入山林尋找菩提,其實離開了煩惱,就無處覓菩提。上白下雲老禪師說,過去在大陸,大修行人、大成就者都出自大叢林,小廟裡很少有成就的。大叢林才是佛場、聖僧的搖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