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嗎?不應該乎?!

                                                                                                     文/常住

打從出家,成為常住一員,第一件事便是學習早晚二堂課誦,這是所有常住大眾師的本份事,是出家人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修行者於心路歷程中必須體驗的實務行為。

早晚二堂課誦,既是份內事,其中的唱誦禮讚,法器的運作,大家理應會相互配合成莊嚴的梵唄,而圓滿完成一堂回報施主供養的功德。

然而當我們陷入執著於誦念、唱誦速度的快韻或慢調,認為唱慢、念慢才能顯現課誦的莊嚴,而快調的話,則讓人心無法沉靜、安穩?!事實上,如果只強調速度的快或慢,若忽略了其他的因素:比如配合者氣的長與短,或氣的強與弱,或音的高低,或課誦的熟練與陌生,或修養的深厚與淺薄......等,一堂功課的圓滿,勢必難以達成。

師父耳提面命教誡眾弟子:佛法不只是說應該、不應該,對、不對,問題不在這上面;而是人難免有分別心,只要是人的世界,人與人之間關係到人與事,就會有所謂「相對的分別」,如「是與非、美與醜、好與壞....」,都是相對的。若只是在相對上分別是非,就會選擇「是」,善惡就會擇「善」,美醜就會選擇「美」,那「非、惡、醜」又究竟屬於誰的呢?我們只分別而不深入認識,這是很大的缺失。學佛的人難免有分別心,但只分別是不夠的,還要進一步深入認識、瞭解,就會發現:自己的分別究竟好的在那裡?不好的在那裡?如此分別之後能得到什麼利益?在這樣的條件下,對自己所起的分別再深入作認識,不僅可以完成一種知識、經驗,還可以幫助別人得到利益,自己也不會受到傷害。

猶如許多人問師父: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那麼好,為什麼還有許多人不信,甚至排斥?師父謂:我們不能說佛教既然是那麼美好,為什麼別人怎麼樣....,那是人的分別,如果站在「你已經成佛」角度去看,你的感受就不同;如站在「已經成菩薩」的角度,你的感受更會不同;假使到達羅漢境界了,感受也會不一樣,從一個普通人進入到佛教徒,你的感受又會不一樣。對所懷疑的問題,應該這麼去看。所以,問題不在應該、不應該,或誰對?誰錯?而是必須設身處地去聽別人的看法,將心比心,去作認識、瞭解,就會發現一些自己忽略的問題,進一步再設法化解、突破之。